188友弟德傳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友弟德傳(Book of Judith, Liber Judith)

《友弟德傳》在《《舊約》》裡與《艾斯德爾傳》、《多俾亞傳》同列於史書內。如只從書名來看,屬名人傳記類;但 若 考諸本書內容,史事的成分,則又有很大的疑難,是以本書可稱為《舊約》裡一部獨樹一幟,而帶有傳奇性的名人傳記。今分四點將本書簡介如下:

一、內容:

從本書內容來看,顯然分前後兩部:前一部1:1-7:32,是記述亞述王拿步高大敗 瑪 待王阿法撒得後(1:7-16),又下令給他的最高統帥敖羅斐乃,命他領兵西征(2:1-13),一 路 所向無敵,直達以色列境內(2:14-6:21),將一座位於山口的名叫拜突里雅的城,予以圍困迫使居民投降(7:1-32)。後一部8:1-16:25,是敘述天主怎樣藉一名叫友弟德的寡婦,也即本書的主角,解了拜城的圍,使以色列子民大獲勝利。先述友弟德家世,及她有意解救拜城之志願(8:1-36)。她在實行她的計劃之前,先祈求天主授助(9:1-14),後深入敵境(10:1-23),計殺敖羅斐乃(11:1-13:10),勝利回城後,以民乘勝追擊敵人,大獲勝利(13:10-15:14)。最後記述友弟德的凱歌及以民大事慶祝(16:1-20),友弟德的晚年及逝世(16:21-25)。

二、經文:

本書的原文,幾乎一致公認,當是希伯來文,或最低限度為阿剌美文,決非希臘文,只可惜原文早已遺失,而現作為本書藍本的,則為希臘文。但從希臘文的用字與結構方面來看,仍可看 出 當是 出 自希伯來文的譯本,而其他較古老的譯文,如敘利亞、亞美尼亞、古拉丁等譯文,都是依照希臘譯文譯 出 。《拉丁通行本》的譯文, 出 自聖熱羅尼莫。據聖人自己說,只在一夜之間,已經將全書譯竣。聖人的譯文是以一種阿剌美文作藍本,而這阿剌美文也並非原文,而極可能是一種依照原文採較自由式的譯文,而聖人又將它多少予以濃縮,是以《拉丁通行本》較現有的希臘文約少五分之一。

三、歷史性:

對本書最棘手的問題,可說是歷史性問題,即本書所談是否屬於史事。因本書一開始就說:「拿步高在尼尼微大城為亞述王第十二年,那時阿法撒得在厄克巴塔納為 瑪 待王」,而且本書先後提及拿步高這一名字,不下二十次。但根據古史文獻來看,在亞述各王朝內,根本沒有一位君王名叫拿步高的。其次自亞述建都尼尼微以來,從未曾與 瑪 待人交戰過。相反尼尼微城在公元前六一二年上,為 瑪 待王基雅撒勒斯同巴比倫王納波頗拉撒爾所滅。又按本書4:3; 5:18, 19; 8:17-20各節所載,本書的事情發生在以民由充軍地歸來之後。以民歸國時,約在公元前五三八年前後,其時尼尼微早已化為瓦礫。只憑上述所提數點,則本書的歷史性,實在無法立足,因而歷代解經學者提 出 了不少意見,為解決這一難題,不過直至目前,一個真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而又為人人所樂意接納的學說,尚未之見。因而我們也只略提一二學說,以供讀者參考而已。
  1. 寓意說:根據這一學說,本書所述,並非史事,而只是採用了歷史體的形式,來激勵以民,每當遇到強敵入侵時,要一心倚恃上主,上主必會予以救援。是以本書人名地名,都屬虛構,這由本書主角友弟德與她所解救的城拜突里雅二名字可以看 出 :友弟德按希伯來文乃猶太人女性化的名詞,「即猶太女人」。且全《聖經》裡,除  創 26:34 厄撒烏的妻子赫特人叫作友狄特外,再無叫這名字的人。同樣拜突里雅按希伯來文,意即「雅威的貞女」。全部《聖經》裡除本書外,再找不到有這樣一名字的地方,而這一名字,頗使人聯想到熙雍和耶京所有的稱號:「熙雍的貞女,耶路撒冷女子」( 列下 19:21; 依 37:22; 哀 2:13),或指全以民的「以色列處女」的稱號(亞 5:2; 耶 31:4)。這樣拿步高、尼尼微等人名地名,也是作者隨意取來作一陪襯而已。故不必硬性考究拿步高究幾時在尼尼微作過君王,因這樣的考究,只是徒勞而不會有結果的。這一學說,固然輕而易舉地將問題解答了,但由於徹底否認本書的歷史性,故不為大多數學者所接納。
  2. 隱名說:根據這一學說的意見,本書所述,乃實有其事的歷史記述,只是為了當時所有特殊緣故,作者姑隱真人的姓名,而代之以猶太人盡知,而事實上曾滅亡了猶大國的拿步高。同時在敘事時,採用了較自由的記事文筆,藉以民不同時代的史事,匯集一齊,來敘述天主如何拯救一心 依 恃他的百姓。本書主角友弟德雖有化名之嫌,但既記有她的家系祖譜,似乎不能否認真有其人。作者著書的主要用意,是為激勵以民不拘遇到任何急難的事,仍要一心 依 恃上主,而非為寫一狹意的史書,是以有關史事發生的時地,已非作者所斤斤計較的了。對這一說,雖仍不乏無以自圓其說的難題,但因不否認本書所述,是以史事為根據,故此比較地來說,較前一說更為可取。

四、作者、年代與正經性:

本書作者為誰,這又是一無法解答的問題。既不知作者為誰,對本書成書的年代,自然也無法作一肯定的答覆。不過從本書的原文,既公認是希伯來文,則作者當為一猶太人,殆無疑意。又從本書內容來看,除本書明說,是在由充軍地歸來之後(4:3; 5:19),而當時人民對聖殿、祭壇、司祭、宗教禮儀,非常熱誠,與德訓篇所述互相輝映,因此可以推知,本書最早不會超過公元前二世紀,而比較近乎事實的年代,是在公元前二世紀末,或一世紀初。關於本書的正經性,因本書不見於猶太人的《聖經》書目中,因而基督教以本書為偽經。但我公教學者則稱為次經。雖稱為次經,但不否認本書的正經性。相反由教會伊始,除少數幾人,包括聖熱羅尼莫對本書的正經性有過懷疑外,其他教父、學者、希頗公會議(三九三年), 迦 太基第三、第四公會議(三九七年及四一九年),無不根據宗徒傳授,以《希臘七十賢士譯本》為藍本,一致認可本書的正經性,即以本書為在天主默感下所寫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