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地的神學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138 地的神學
138 地的神學

dì dė shénxué

EARTH, THEOLOGY OF THE

參閱: 170170 自然界神學  109109 生態神學  110110 生態學


「地」字通常用在四個層面上:

(一)普通語言和地球科學層面:「地」指人類居住的地球;指別於天空和海洋的陸地;也指地面。

(二)哲學層面:「地」意謂存有界的一部分(如人類身體的實體);或形成人類居處的受造存有界,與「地」相對的「天」指向地面之上的一切存有;「天地」(參 47047 天地)兩字連用時表示整體的存有。在陰陽思想中,「地」(坤)象微「陰」的原理(參 491491 陰陽),與陽(乾)的原理交融在一起。在進化(evolution) (參 520520 進化)哲學中,「地」指向物質、動植物、人類各界的變化和毀壞、生和死、創新形式與回歸無形的過程。

(三)宗教信仰層面:

(1) 地為生命的根源:「地」與一切生物連在一起,地是存在的無窮泉源。

(2) 「地」在太初時扮演創造角色,許多神話描寫地參贊了創造世界的生命:1)陰陽合體:在宇宙創造的神話裏,起頭的「混沌」常代表完美的整體,隨後而來的存在則基於此無分彼此的統一。2)單性生殖:這表示「地」的存在先於「天」。在創造過程中,由於單性生殖(未有陽性介入)地生天。3)神婚:天與地的神婚被視為基本的創造行動。4)犧牲:這主題顯出對於新生命的產生與某種死亡(或毀壞)相連的深妙洞識。5)外凸(emergence):這類神話說明了「地」像孕育各種生命的子宮。這主題引出了第三觀點。

(3) 地如母親:人們堅信人類是地所生的。

(4) 地在死亡與再生的過程中:生與死是「地母」生命過程裡的兩個階段。「地」本身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在革命性新國度的末世(烏托邦)遠景裡,地母的表面將煥然一新。各種生命都將毫無隔離地獲致安逸、平等,而通往地的豐富生命。

(5) 地如生命的宇宙一體性:在宗教圖像和象徵中,「地」表示與一切生命的密切關係。這些生命的生命力相同,共同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在神學層次:

(1) 聖經:

1)「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創一1)。創世紀第一章1至2節以及第二章的創造敘述肯定的基本信仰是:地是天主的受造物,不是諸神衝突的結果。雖然如此,創世紀的創造故事仍以「地的歷史」類型寫成:混沌先於秩序,植物先於動物,人類較晚出現。創一、二章也顯出「地」如賦予生命之母,同時又顯出「地」是有限的受造物,它絕對依賴無限的造物主。它是生活天主的住所。可稱為天主的房子、家和聖殿。

2)基本上,「地」也與人類(創一27)相連。人類的受造與「地」也有極密切關係,因「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創二7)。由於人類有著對天主及對地的雙重關係,人對地的特殊使命在於「馴服、征服、強有力地控制、支配」,和「統治、治理、負責管理」,故「人」與「地」形成了辯証的關係。一方面,兩者在起源上有一種密切的共融和生命的流動,另一方面,「人」是受造世界的巔峰,「地」是為人而造的。

3)地因與人有極深的關係,也參與了罪的歷史(創三),故一同渴望救恩(羅八20~22)。

4)天主子耶穌基督「成了血肉」(若一14),而成了宇宙(含「地」在內)的中心(哥一14~20)。像水火餅酒等「地」的元素變成了基督救恩臨在於人間的「有效記號」(參 559559 聖事)。

5)末世性的圓滿被描繪成「新天新地」(默廿一章)之偉大景象。

(2) 在長期的神學反省中,地的「聖事性」已被教父和中世紀的士林學派神學家們研究過。「進化」概念震撼自然科學與西方基督宗教思想界間的交談,僅從十九世紀下半葉才開始逐漸在基督徒教會內生根。至於「進化主義」(evolutionism)(參 521521 進化主義)把進化過程視為絕對獨立的動力而否認造物主天主,這是基督徒信仰所無法接受的。

(3) 訓導當局在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之前,以比較防衛的觀點來談論「地」,目的是保護天主的造物(地)是好的,地與人類的救恩關係以及地對最後圓滿的希望,這些都是因著耶穌基督復活所致。下列錯誤的意識型態曾困擾了基督徒「地」的觀念:1)二元論的世界觀,把地、物質、性和手工視為暫時的,低於精神世界的,應遺棄。2)物質主義(參 464464 唯物論)的世界觀,只承認物質是真正的實在,否認精神存有(尤其是絕對精神─ 天主)的存在。3)一元論的世界觀,如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把一切現存的存有(含世界史)視為絕對精神的整體運動。4)無神進化主義的世界觀排除信仰全能造物主的可能性。

(4) 梵二開始以較積極而肯定的觀點談論「地」的實在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GS)代表訓導當局轉變的里程碑。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 1963-1978)和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1978- )在不同的文件裡繼續用這種開放、肯定又帶批判性的語言。早在天主教梵二訓導之前,普世基督教協會(WCC)已肯定了「地」的價值以及人類有照顧地球的神聖責任。

(5) 今日迫切的問題:此迫切性在於整個人類將覺察今日地母的實況,蒙召由盲目、剝削「地」的態度皈依為負責、管理的投入。急需所有宗教在保存、保護和人化(humanize)這個地球─ 人類的家─ 的使命上攜手合作(參 170170 自然界神學)。


參考書目: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著,王之佳,柯今良等譯,《我們共同的未來》,台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1992。

谷寒松,廖湧祥合著,《地的神學:天地人合一》,台北:光啟出版社,1994。

翁台生,《共有地的悲劇》,皇冠叢書第一六三○種,台北:皇冠雜誌社,1989。

莊慶信,《中國哲學家的大地觀》,台北:師大書苑,1995。

韓韓,馬以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十七版,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

Auer, A. Umweltethik: Ein Theologischer Beitrag zur oekologischen Diskussion. 2nd ed. Duesseldorf: Patmos Verlag, 1985.

Berry, Th. The Dream of the Earth.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1988.

Brown, L. R. State of the World 1990.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1988.

Carroll, D. Towards a Story of the Earth: Essays in the Theology of Creation. Dublin: Dominican Publication, 1987.

Commoner, B. Making Peace with the Planet.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0.

Durrell, L. State of the Ark. London: The BodleyHead. Gaia Books, 1986.

Fox, M. Original Blessing: A Primer in Creation Spirituality. Santa Fe, New Mexico: Bear and Company, 1983.

Hat, J. The Spirit of the Earth: A Theology of the Land.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84.

Eliade, M. and L. E. Sullivan. "Earth." Eliade, vol. 4. 534-541.

Moltmann, J. God in Creation: An Ecological Doctrine of Creation. London: SCM Press, 1985.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