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編輯批判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64 編輯批判
664 編輯批判

biānjí pīpàn

CRITICISM, REDACTION

參閱: 571571 聖經  573573 聖經批判學  578578 聖經詮釋學

608608 解釋學  699699 類型批判  83083 文學批判  622622 源流批判


(一)概念說明:編輯批判redaction criticism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之後的德國。它建立在類型批判的基礎之上,也可以說是類型批判的反動;它企圖以更積極的態度來應用源流和類型兩種批判,超越它們的侷限,開拓新的領域和視野。

(二)類型批判最為人詬病的地方,除了它極端懷疑歷史之外,就是它過份強調傳統,以至於忘記了整個流傳過程中,最後也最決定性的階段─ 福音編輯的貢獻。它把福音的編輯排擠到一個極不顯眼的位置;他只是傳統的收集者(collector)而已,差不多是漫無目的地收集傳統,再把它們胡亂地編織在一塊。殊不知福音的編輯們其實都是真正的作者,當他們把舊有的傳統重新安排編輯起來的時候,已經表達了他們自己的觀點。四位聖史都是教會最早的神學家,他們不僅傳遞傳統,還傳遞自己對整個基督事件(Christ event)的看法。

(三)所謂編輯批判就是研究一位作者在選擇(省略)、更動、編排傳統資料,以及在創作合成新的材料時所表達的神學動機。因此,在整個編輯批判的範圍內,其實還可以細分出兩類批判的程序。第一種修正批判(emendation criticism)就是藉分析比較傳統資料的修改變動,來決定修正者的觀點和目的。例如馬爾谷平息風浪的故事(谷四35~41)在瑪竇的改寫下(谷八23~27)表現出很不同的神學特質。第二種創作批判(composition criticism)更從福音的「創作」著眼,整體性地注視某一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新面貌,也就是說研究個別作品的神學觀點,再從各該作品的神學立場來了解每一則經文在整部(福音)作品中的意義。

黃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