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國神學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9 中國神學
69 中國神學

zhōngguó shénxué

THEOLOGY, CHINESE

參閱: 385385 神學  132132 台灣神學  98098 本位化  498498 場合神學


(一)概念說明:中國神學Chinese theology指是亞洲神學之一部。就廣義而言,中國神學包括在中國領土上所建構之所有神學,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及基督徒神學等。就狹義而言,係指在中國內所有之各種基督徒神學,包括以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為中心,較為普世性之神學,或較為傳統之天主教士林神學。就最狹義而言,中國神學係中國人民對於耶穌基督的啟示作系統的思考,即他們根據中國人對中國實際宗教、文化、及社會政治內涵作系統思考;本地化的中國神學如此漸漸地形成。本文所討論者乃此項狹義和最狹義之中國神學。

(二)中國神學的建立至少在四十年前已經開始討論,發表很多嘗試性的著作,這裡將天主教中的資料分為三個階段介紹。

(1) 中國神學的過去狀況:

梵二之前,田良的《建立中國公教文化的根基芻議》構想以「孝」為本編排中國神學。這是一個相當系統化的構想,然而與之同感的人不多。但在歷史觀點上是值得提出的,使人知道六十年代之前,已有人想到中國神學。

由於梵二文件中標榜本地化,於是在台灣從事神學工作者開始嚴肅地反省這個問題。谷寒松(L. Gutheinz, 1933- )與溫保祿(P.H. Welte, 1930- )二位客籍神學家有關本地化神學的方法提供非常結實的意見。1970年中國神學有了新的動力。那年春天,中、日、韓、越四國以及港澳的主教代表,第一次在香港集會,討論神學本地化;大家認為這是福傳工作的必需步驟。結果決定各代表國的主教團分別鼓勵神學本地化的研究,並推當時台南主教成世光為聯絡人。他為了這事,在台灣曾邀請了十數位神哲學家集會兩次,商討如何進行此劃時代的艱巨工作。

1972年,在台灣興起了一股討論中國神學的熱潮,集思廣益對於本地化的意義也有足夠澄清。所謂本地化,積極的意義包括採用今日中國人的思想,發揚光大天主的啟示,同時以啟示的內涵創造新的中國文化。當然今日中國思想必然與傳統連綿。本地化該是在大公教會之內的,與西方神學互相在共融中彼此補充。因此,消極方面,本地化不是復古運動,不是孤立主義,當然不是過去修道院裡的士林神學。中國神學的建立並非只是神學院教授的責任,而更是整個地方教會的創造。神學是教會生活的反省與表達,除非本地教會生活是活潑的,在活動中力求變化環境,否則無法創造一個中國神學。

在這階段,除了對於中國神學的方法之外,尚有具體的本地化神學著作,中華民族固有文化中,無可否認「孝」與「仁」是兩個樞紐,統領一切德行。後代儒家闡衍孝道,甚至成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所以在神學本地化中,發表了很多中國孝道與基督信仰中的孝道,互相對照與融合的作品。不過一般來說,並無深入的創作。不若有關「仁」的研究,以及與基督之愛的比較。

中國人生哲學常以法天為最高標準,以天道為人道所從,由此出現仁的觀念。天地以生生為中心,人物得天地之心為性,人物都有生生之理,萬物藉生命而互通感應。唯人心能體念天地之心而為仁。中國神學自然會比較儒家的仁與基督的愛,能夠舉出許多作品,觸及此一問題。當代西方神學對於愛天主與愛人之間的關係曾有極為深刻的解釋,假使他們讀了中國思想家有關仁的理論,也許會發現自己的解釋與中國思想不謀而合。

同一階段較突出的中國神學主題,是自救恩史反省中華民族得救之道。孔子與梅瑟構成以色列宗教歷史與中華民族文化歷史,因此在得救問題上二者得以比較。不過這個主題引起教內的討論不烈,反而招致教外學者的反彈;此可見本地化的消極影響。

最後,三位作者,成世光(1915- )、李善修(1914- )、趙賓實(1911- )的三本同一模式的書,可以代表過去嘗試階段,中國神學的成果。

(2) 中國神學的現在狀況:

所謂現代,包括自1976年直到本文為止,該有十五、六年,因此資料不會很多。1976年為中國神學具有象徵的重要性;由於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研究設計小組發出了〈建設中國地方教會草案〉,其中一段如此說:「神學反省對建設本地教會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本於神學建立不只在領導地方教會的生活及行動上,在解決教會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及問題上,能給予很大的幫助,而且可以對整個教會,尤其亞洲教會的神學發展有所助益及影響。」

在主教團的鼓勵下,從事神學工作的專業人士顯得相當積極,1976年輔大神學院便以「建設地方教會」為該年神學研討會的主題(《神學論集》28,專輯)。此後,不斷地有些創作。

若與過去相比,現在階段的特點有二:一是中國神學的工作者多受過專業訓練;一是跳出過去的著重中國思想與聖經信仰之比較,而提出神學思想的方法或模型。比如房志榮有關釋經有如此的主張:「中國解經之特點有三:1)以道德實踐的工夫為後盾;2)不太注意用邏輯的方法;3)讓讀者加入他主觀的體驗和見解」(《公教報》,1979年3月2日)。由此產生的中國釋經學會補充西方的釋經學,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出發點,將為釋經學帶來極大的貢獻。但方法不是目的,釋經方法是為解釋聖經,為基督信徒有益地闡明聖言。問題乃是怎樣根據中國解經方法,為中國教會提供聖經註解;這實在有待努力了。

有關中國神學的思想範疇,張春申根據中國哲學家方東美(1899-1977)的見解,題出「一體範疇」。方先生認為中國文化的特性,表達天人之間的基本方式是「合」、「無間」、「一體」。天的生生之德流衍萬物,遂成宇宙。人駐足宇宙中,與天地合諧,與他人感應,與物物均調,無一處不隨順普遍生命,與人合體同流。此即天人之間的「一體範疇」,根據此一範疇,張春申發揮了聖事學及聖神學。至於他寫的《中國靈修芻議》更是建立在「一體範疇」之上。

也在上述著重思想方式的重點上,中國神學家面對自古及今的十個課題;但是實際上並無多大成果。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羅馬額我略大學傳教學院施省三(1926- )教授,為了本地化工作邀請西方神學家提供西方教會本地化的實例與經驗,作為中國教會的參考。這是《教會本地化之探討》一書的來由。

(3) 中國神學未來的課題:

中國神學家迄今的努力,可說偏重人類學的文化,而少說社會學的文化。中國歷史,尤其近百年的社會與政治歷史,不能不是本地化神學的題材。1974年在比國魯汶大學召開的神學會議已是一開端。1979年二月香港的「中國神學探討會」上,重新有些檢討,但是還沒有進入狀況。而近些年來,不論中國大陸以及台灣、港澳都在面臨社會與政治經濟的變遷,未來中國神學不能沒有神學反省,而且希望中國女性神學愈來愈發展。


參考書目:

中國主教團秘書處研究設計小組,〈建設中國地方教會草案〉,初版,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76, 36。

田良,〈建立中國公教文化芻議〉,《新鐸聲》五26 (1959), 33-46。

成世光,《天人之際》,初版,台南:聞道,1974。

李善修,《天主教中國化之探討》,初版,台北:恆毅月刊社,1976年。

金象逵,〈講授孝道之困境〉,《神學論集》21 (1974), 455。

張春申,〈有關孔子的解說(孔子、啟示、中國歷史與基督)〉,《神學論集》7 (1971), 33-39。

張春申,〈位際範疇的補充─ 中國神學的基本商榷〉,《神學論集》32 (1978), 313-331。

張春申,〈另一個有關聖事神學的基本概念─ 一體性〉,《中國靈修芻議》,台中:光啟出版社,1978, 162-170。

張春申,〈中國人的氣論與神學上的幾個課題〉,《神學論集》53 (1982), 314-368。

張春申等著,《教會本位化之探討》,台中:光啟出版社,1981。

趙賓實,《天人一家》,初版,台北:恆毅月刊社,1977年。

羅光,〈生生之理〉,《神學論集》14 (1972), 599-614。

羅光,〈您對於神學本位化的意見如何?〉,《鐸聲》十2 (1972), 63-76。

張春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