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67 中國倫理學
67 中國倫理學
zhōngguǒ lúnlǐxué
ETHICS, CHINESE
參閱: 345345 哲學倫理學 68068 中國哲學
66066 中國各種思想典範 671671 儒家 619619 道家 208208 佛教
(一)概念說明:正如同中國哲學祇包括未接觸西方哲學以前的哲學題材,中國倫理學Chinese ethics亦僅指未受西方影響的道德理論。中國哲學的各流派都有相關的倫理學。這裡祇提及影響最深遠的幾種,亦即儒、道二家,以及佛教、道教和民間宗教。儒道二家及各宗教的倫理學不但在歷史上都扮演過重要角色,即在今日仍然如此。
(二)歷史最悠久而且二千年來一向被尊為正統的是儒家倫理學。它至少可溯源於西周時代。當時的文獻如《尚書》、《詩經》已提及「秉文之德」(《詩經》:周頌:清廟),「永言孝思,孝思維則」(《詩經》:大雅:下武),並由祭祀之禮逐漸發展出一套道德與政治規範,而均以「禮」名之(十三經中因此有「三禮」)。孔子(551-479)的不朽貢獻是以「仁」概括古老的道德傳統,並首倡不計利弊之自律倫理學。孟子(約371-289)則更進一步用「仁」字作為人的定義,視之為每個人自我實現的正確途徑(「人人有貴於己者」,告子上17),但這一實現途徑恰好又與五倫的社會關係相輔相成(滕文公上4);孟子不但關心人類社會,同時也關心宇宙(「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上13)。孟子心目中的自我實現與關心社會和宇宙實為對立、統一而升高的辯證過程,這是他天才的創見,遠較「大學之道」視個人修養(修身)以治國平天下為目的之意境為高。孟子與荀子(約289-238) (尤其是後者)也發揮了任何道德行為所需要的思慮與抉擇二個心理條件。
(三)道家要人返樸歸真,絕聖棄智,同時反對儒家的仁義,以為這是「易性」、「傷性」(《莊子》:駢拇18~21);主張無為而任其自然,培養柔弱、謙晦之德,不可分是非(《莊子》:齊物論22~30),而應「保身」、「全生」、「盡年」(《莊子》:養生主2),「沒身不殆」、「無遺身殃」(《道德經》:十六、五二)。這些導源於亂世時自衛心理的道德思想對二千餘年中國人的影響力自無待煩言而喻。
(四)佛教從人生一切皆苦的大前提為出發點,認為超脫痛苦進入涅盤才是人生終極目的。自從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它已逐漸成為中國人生活與思想的重要部份。佛教出世思想卻為禪宗的入世傾向所淡化。對一般老百姓的道德生活而言,佛教所倡導勿因惡業而來世輪迴為畜生,以及藉為善而投生西天極樂世界,世世代代均係強烈動機,至今依然如此。
(五)道教雖可分許多派別,仍以煉丹服食企圖與天地同壽的丹鼎派與以驅鬼為事的符籙派為主。道教又相信世界之中有許多神靈,人身中亦然。晉代葛洪所作之〈太上感應篇〉經宋真宗廣為流傳,對道教倫理學影響至深。此通俗作品一開始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又詳細繪述善惡諸行所受獎懲,而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六)一般老百姓的民間宗教根本佛道不分,可以說亦道亦佛,沉浸於佛教的因果報應,同時也受到儒家仁義及五倫思想影響。可惜,由於民間宗教的倫理學太強調功過報應,難免沾染功利主義色彩。這在現時代格外明顯,非常需要返歸古典儒家的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精神。現代新儒學這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贊同的;祇不過新儒學所一味推崇的宋明理學僅係古典儒家發展出來的一支。就目前情形而言,現代新儒學會成功與否的關鍵端在於有否足夠的道德熱誠和思想的包容性,而使古典儒家的自律道德深入知識份子與民間。
(七)基督宗教的倫理學一方面以道德的自律性為基礎,另一方面也不鄙視一般老百姓的道德行為含有求福避禍的動機,但絕不鼓勵人僅僅以此為念。基督宗教似乎最有潛力使中國倫理學得以去蕪存精,開創新境界。
參考書目: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台五版,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1980。
沈善洪、王鳳賢,《中國倫理學說史》(上卷),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此書具馬克思主義觀點,唯歷史資料甚豐,從古代一直到唐朝)。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台七版,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項退結,〈心術與心主之間─ 儒家道德哲學的心理層面〉,《中國人的路》,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8,53-84。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8。
項退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