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652 儀式
652 儀式
yíshì
RITE
參閱: 692692 禮儀 693693 禮儀神學 559559 聖事
580580 聖儀 137137 地方教會 278278 宗教現象學 271271 宗教行為
(一)概念說明:儀式rite不但指一般禮儀,也指在生活及組織方面有獨特因素的禮儀。因為不同的教會也會有相同的禮儀,這些獨特因素大部分來自某一教會的聖統制、紀律,以及精神遺傳。在普世教會內,共有十八種不同的特別禮之教會,如科普替禮教會Coptic Rite及依索比亞禮教會Ethiopian Rite等。
天主教會是由許多在聖神內因著相同信仰、相同聖事、接受相同管理的信友而組成的。教會有普世性(參 535535 普世教會),同時也有地方性(參 137137 地方教會);因此,教會的儀式同樣有普世性也有地方性。原則上,地方性的儀式有同等的尊嚴,也是由普世教會領導當局來支持及協調。
(二)內容描述:在原始教會,禮儀和規律因地而異,這些差異也影響到後來各種不同禮儀之教會的形成。在各種組成的因素中,可以大略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種:
(1) 外在因素:395年,羅馬帝國分為東西二國,政教從此結緣,當時的傾向是在東西兩帝國各有一個地區教會的領袖。最早的斯拉夫教會,以及莫斯科宗主教區都是這樣形成的。
奈斯多利派(參 228228 奈斯多利派)和一性論(參 4004 一性論)兩種異端,以及1054年的拜占庭大分裂(參 267267 宗教分裂)等,都影響更多特別教會儀式的產生。
(2) 內在因素:各地不同的文化和神學培育、心理和國家的傾向,對不同教會儀式的成立也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其中影響最大的原因還是聖教法典。
在最早幾屆大公會議的時候,教會儀式的分裂只是地區性的而非個人性的;這與後來在同一區域內存在一種以上的教會儀式,於是屬於那一個教會可以由個人來選擇不同。在東西教會大分裂(1054)後,即使在羅馬也有許多合一希臘禮的教會儀式和修道院。
(3) 另一個影響儀式的形成的因素,就是教會轉向中央集權的事實。在最早幾個世紀,不同的地區教會,由於相同的信仰,是以姊妹的關係互相連合在一起的;羅馬主教的優越地位也只是以potestas,sollicitudo,或primatus等字眼來形容。西方教會經過相當複雜的過程漸漸地轉化成中央集權的教會。然而即使如此,在普世教會內卻沒有擯棄特別教會儀式的觀念。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1439-1445) (參 209209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也承認拉丁和東方教會的自主性。此自主性不是指獨立,也不是指主權,而是指生活方式及儀式方面的獨特性。每一教會都有配合其歷史與需要的獨特生活規律。
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特別有《東方教會》法令來重申大公教會內各個特別教會儀式的自主性。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