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619 道家、道教
619 道家、道教
dàojiā, dàojiào
TAOISM (TAOIST PHILOSOPHY; TAOIST RELIGION)
參閱: 266266 宗教 269269 宗教史 275275 宗教哲學 277277 宗教神學
278278 宗教現象學 272272 宗教批判 240240 非基督徒宗教 595595 傳教神學
概念說明:道家和道教英文統稱Taoism (Taoist philosophy; Taoist religion);因近日中文羅馬拼音的寫法,所以Taoism改寫為Daoism,Taoist改寫為Daoist。「道家」指以老子(學者對他的年代沒有定案)、莊子(約369-286)思想為主的哲學體系,通稱老莊哲學或道家,出現於公元前六世紀到三世紀間的春秋戰國時代。道教是公元二世紀末融合古代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和習俗而成的一龐大宗教體系。今台灣的廟宇多屬道教的民間宗教。其間雖混合了許多佛教成分,然整體而言,兩教大不相同。
雖然道家與道教不能混為一談,但因道教沒有啟示教義,故仍建基於道家的宇宙論和人生哲學觀點上。
(一)道家哲學的主要課題:
《莊子》〈天下篇〉提及古代中國有一種「道術」能使人與大自然和生命的根源合為一體,即老子和莊子所倡導的生活哲學。公元前100年左右,司馬遷(145-85)在《史記》中介紹了其父司馬談對道家哲學的主要觀點時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推移,應物變化,立俗拖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記》〈太史公自序〉卷百三十)。這段文字顯示出:這兒所描述的已不是單純的「老莊學派」,而是公元前一百年司馬談時代混合了陰陽、儒、墨、名、法各家成分的「道家學派」了。
整個道家哲學體系,建立在幾個主要課題上,這些主題在《道德經》、《莊子》、《淮南子》和《列子》等道家哲學經典上清楚呈顯:
(1) 道與德(道與力量):道的學說來自《道德經》。在其他學派,「道」指某一系統或道德真理,但在道家,「道」是自然、永恆、自發、無名及不可言喻的。道是萬物的根源,萬物順一而存。當這「道」被個別事物所擁有,就成為事物的特質或「德」。理想的個人生活、社會秩序、政府型態都以德為基礎,以德為導引。而此種「生活方式」意謂簡樸、自然、柔順及無為。然而「無為」並非照字面解釋成「無行為」,該解說為「不採取違反自然的行動」。換句話說,順其自然(Chan, p. 136;參閱參考書目)。
大體而言,「道家」堅持「道」的「內在性」(參 71071 內在性)學說,亦即堅持「道」因其「德」的力量及臨在而存在於萬物內。但當人接觸宗教性的、神秘的「道教」時,會看到「道」的「超越性」(參 495495 超越性)概念不但深受肯定,而且比《老子》或《莊子》書明顯許多。在這過程裡,讀者清楚看到:道教的禮儀和祈禱如何強而有力地展現出「道的超越性」概念,而未遺忘其內在性。
(2) 道與一:在宇宙發生的整個過程裡,陰與陽是基本的元素與力量。《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兒所謂的「二」是陰陽原理。在宇宙中,天是陽,地是陰。陰陽交感互動而產生萬物。
(3) 母親與女性:「母」是道家的基本主題,「道」是一切受造物的母親,是「萬物之母」,《道德經》第一章說:「有名萬物之母」。至於萬物的起源,「道」被比擬為根源,一如母親是生命的根源,道是生命之源……由這原理流出生命之泉,一步一步地流遍整個「受造界」。
(4) 無為與空:萬物來自終極的「無」或「無有」,無是「無名」、「見不到」的,所以「道」因「無為」而為。如果這是道的真相,那麼聖人必須效法此理想,這就是《道德經》第卅七章所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如果道因「無為」而為,那是因「道」基本上是「無」,「無」同時含有「無有」和「空」(或虛)之意。用「無」字是要表達:行為來自此「空」,因為「空」即是「無有」之所在,就像天地之間的空間,又像車輪的中心點(轂)一樣。
(5) 復歸或返:道的根源是自己,因為道源於「自然」。從人的觀點看,「道」在宇宙內運行;但由道的觀點來看,「道的活動僅是道存在的模式」(Finazzo, p. 22)。這活動的主要特徵是復歸或返(或反)的規律。以作者的觀點看,「道」似為流出,實為返回根源。
(二)公元前約三百年,不同的支流匯入道教的宗教運動中:
(1) 哲學性的道家:老子、莊子一直是道家哲學的核心,但尚有其他哲學家值得一提,即列子(約+公元前500)和淮南子(179-122)。《列子》書雖較晚出,卻含有很古老的成分,這對道教思想很重要。《淮南子》在公元前二世紀時成書,此書十分重要,因為它把道教哲學的許多觀點加以系統化。
(2) 藉著呼吸運動和健身法以求長生或長生不死:在《莊子》書裡提及實用的健身運動,是為了滋養生命的原理:「養生」或「養性」。
(3) 藉冶金術(尤其是煉丹術)以尋求長生不死的藥:硃砂(丹砂)是一種紅色的物質,化學名稱是硫化汞。「方士」(秘方之士)相信煉丹術可得到不死之藥。
(4) 沿著大陸東北海岸尋找福地:古代中國人相信蓬萊島上住著仙人。秦始皇派探險隊,為的是向這些島上的仙人,求取長生不老之藥。「公元前220年至120年間,四條支流匯聚成一龐大的主流」(Welch, p. 97)。這種混合各種不同信仰(參 485485 混合主義)的主要人物是「方士」,他們最大的興趣是尋找長生不死之道(以上四支流請見Raguin, p. 23-24;中譯本39-40頁)。
(三)道教的建立:
(1) 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儒家成為中國官方的哲學,但儒家的學說無法滿足人們宗教性的渴望。再者,公元一世紀時,傳入中國的佛教能答覆中國人深處對宗教的渴望。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有些道教人士致力於發展道家的宗教因素,並努力把它組織成一個宗教團體的緣故吧!
(2) 道教的建立亦可稱為道宗教的組織化。事實上,大部分的宗教成分在上述道教運動中已經存在,以後才匯入道教的教義和習俗。公元二世紀下半葉,東漢桓帝(146-167)和靈帝(168-189)在位時,道教正式組織成一個宗教團體。
(3) 道教的創始人張陵(張道陵),在桓帝時其活動範圍從四川開始,擴大到陝西的漢中一帶。他所創的「正一宗」是道教的一支派,他自稱「天師」。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現住台北。
張道陵的教義以《道德經》為本,他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解說。當他退隱於四川鶴鳴山時,據說道行已很高深。「按張天師道陵,游於太學,博通五經,好黃老之學,修長生之道。晚歲得金丹術,入鶴鳴山」(李叔還1970,24頁)。由此可知,他崇奉黃老,在當時黃老是道教最大的神(Raguin, p.35-36;中譯本57-59頁)。
張道陵思索宇宙秩序之後,開創了中國宗教的新紀元。傳統的眾神廟與眾神都被擺到一邊,而以萬物的唯一且超越的原理─ 道取代之。
(4) 與此同時,在中國東部,張角(+184)受于吉的「太平道」影響,於175年左右開始傳教,他的弟子共有八人,他派弟子出去宣傳教義,約十年之內,已有信徒數十萬,通稱為「東部道教」。與張道陵的「西部道教」幾乎有著相同的習俗,組織也相似,僅名稱和頭銜不同而已。184年張角率其徒眾以黃巾為名起而作亂,同年張角與其兩兄弟被殺而禍亂平息,但這一運動依舊流傳著。
因東西兩運動聲勢太浩大,故一直未絕跡過。而其教會體制亦未消失,他們繼續管理信眾。西部道教的祭酒與東部道教的「渠帥」演變成世襲的道士,而好幾個宗教的習俗不斷合併在一起。
(5) 道教宗教團體的發展:東、西道教的組織都很嚴謹,階層制也非常健全。184年黃巾之亂雖被皇軍弭平了,但道教的階層制依然有一部分在暗地裡流傳著。南北朝期間,道教的宗教領袖們努力將民間宗教的諸神整合到道教的眾神廟裡。結果,嬴得了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歸附;他們蓋「廟」建「觀」(修道院),發展出一套高度規劃的禮儀,足以媲美佛教。
(四)道教主要的「宗」:道教的「宗」(schools)或「教」很多,主要的有五宗,這「五宗」裡以張道陵所創的「正一宗」最為古老:
(1) 正一宗:此宗的起源可追溯到張道陵所創的「五斗米道」,其孫張魯大大地擴展了此一運動。張魯在四川及漢中一帶建立起一個道教國度,共達五十年之久。此宗領袖稱為天師,幾世紀之久,其大本營一直在江西的龍虎山附近。1949年以來,其天師就住在台北。
(2) 北宗:此宗是金朝的王哲(重陽) (1112-1170)所建立,王哲傳說是呂洞賓(又名純陽)的門徒,所以稱為純陽派,但普遍叫全真派。其宗教中心位於北平白雲觀。
(3) 南宗:南宗的起源不太清楚,有些史學家認為它係出自北宗(Welch,p. 147)。通常南、北二宗的區分在於北宗重視修命(藉外在的丹、符以延長壽命),南宗注重修性(靠內在修煉以保全真性)。
(4) 太一宗:此宗創始於元朝。
(5) 真大宗:此宗也創始於元朝。
(五)道教的五派:道教的「派」(branches)與「宗」不同,「宗」常保有自己的傳統而又較明顯的屬於某一「派」。例如「北宗」主張煉丹而歸屬於「丹鼎派」,天師的「正一宗」則屬「符籙派」:
(1) 積善派:堅持德行的修練(利物利人,修善積德)。
(2) 經典派:參研經義哲理,考究典籍奧秘,以窮研道學玄理。
(3) 丹鼎派:修鍊內功、丹藥,習靜服氣,修性攝生,以超凡入聖,超聖入神,超神入化之長生不老為目的。
(4) 符籙派:飛符演法,齋醮祈禳,以濟人度鬼。
(5) 占驗派:凡卜筮、星相、陰陽五行、術數、堪輿、風鑑諸家均屬之。研五行術數、斷星相,以趨吉避凶。
(六)道教的經典與教義:
(1) 道教的經指的是《正統道藏》、《續道藏》,為收錄道教經典的大寶藏(大約五千三百零五卷)。道藏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法(南北朝初陸修靜始創用)。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部)。十二類(部):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戒律、威儀、手法、眾術、記傳、讚頌、表奏。
(2) 道經分四大部門:
1)教義部門:宇宙生成萬物根元的道之起源及展開,如《雲笈七籤》卷三輯錄萬物起源於「無」,感生妙一,分為三元,即三洞神尊,再說法成經。又建構以大羅天為最高天的天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天。
2)齋儀部門:道士所從事的各種度生、度死的宗教儀式;依帝王、貴族、民眾……階級不同,有規模不等的醮儀,例如為國祈安的大醮、謝天恩的清醮、廟慶成的慶成醮、送瘟的王船醮。而齋法則為拔薦亡魂,有金錄、玉錄、黃錄。儀式舉行時,道士存想通神,踏眾步斗、誦經,為道藏中最佔分量的部分。
3)方術部門:有各種符、咒、法物等法術,其次修練養生法、煉丹術、內丹術、各種草木服食法……,可以健身,並獲致神秘的宗教體驗,此外占驗術也可歸於方術的範圍。
4)倫理部門:依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所教而訂的各種戒律:十戒、二十七戒、八十戒等,清規、各類功過格等等,都為教團或一般民眾建立行為上的宗教道德。
(七)神祇:
(1) 三清是道的顯示,絕不是人,也不完全等於「神」,總是被安置在「壇」 (altar)的「北」邊,使其面向南。如此安排與地理方位無必然的對應關係,是因「醮」祭禮儀的需要而安置在「壇」內的。在壇內三清天尊之像懸掛在北牆上。三清位於天庭中最高的三層,「元始天尊」位於第卅六層天,「靈寶天尊」在第卅五層,「道德天尊」在第卅四層。
然後,才安放那些住在第卅三層天即眾神廟內的最高「神祇」。第一位是「玉皇大帝」或稱玉皇上帝,他是民間眾神廟中最高的神明,他還有其他稱號,像「天公」、天公祖、上帝、昊天上帝等等,有時甚至稱為元始天尊。
尚有其他神祇位於壇的兩側,如玄天上帝、上帝公、北極大帝、真如大師等等一系列神明,每位神各有其位置。
接著是受人們敬禮的「神」,這些神曾經是人,因民間對他們的虔敬而被尊為神(如媽祖、關帝) (Raguin p. 68-69;中譯本109-110頁)。
(2) 道教中兩個功能最大的聖職人員是道士與法師。「道士」專門服侍「道」和「天尊」。道士職位為世襲,他們將其技藝傳給兒子,可以把道士視為真正的道教司祭,「道士」一詞意為「精於道的師傅」,一般人稱他們為「烏頭」,即台灣俗稱之「師公」。在大陸又稱為「齋官」,因他們掌管的宗教節慶被稱為齋,現在習慣上把這些節慶稱為「拜拜」。
「法師」(巫術師傅)的職位並非世襲。根據天賦的特殊能力(如與死後人靈通話)挑選為法師。法師是眾神的司祭,他們的法力限於眾「神」,無法達到「天尊」,不能舉行隆重禮儀(如醮),因為只有道士才能主持「醮」禮。當童乩進入另一世界,與另一世界溝通時,法師擔任解釋工作(Raguin p.69-70;中譯本111頁)。
結語:
台灣民間宗教,基本上,是中國大陸的傳統宗教加上許多佛教的成分,並且在許多主要觀點上受到道教的影響才定型的。
參考書目:
《正統道藏》,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2。
甘易逢,李宇之譯,《道家與道教》,台北:光啟出版社,1989。
李叔還編著,《道教大辭典》,巨流圖書公司印行,1989。
───,《道教要義問答集成》,高市長生街35號,197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長青出版社,1983。
《道藏精華》,新居大坪林石屋新村四號,自由出版社,1974。
Chan, Wing-tsit (陳榮捷).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台北:敦煌書店,1969重印)
Finazzo, G. The Notion of Tao in Lao-tzu and Chuang-tzu. Taipei: Mei Ya 美亞, 1968.
Raguin. Y. Taoism and Taoist Religion. Taipei: Ricci Institute, 1979.
Welch, H. The Parting of the Wa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7.
甘易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