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新士林學派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09 新士林學派
609 新士林學派

xīnshìlín xuépài

NEO-SCHOLASTICISM

參閱: 20020 士林學派  344344 哲學  186186 多瑪斯學派

221221 亞里斯多德主義  140140 西方哲學  651651 歐洲神學


(一)概念說明:新士林學派Neo-scholasticism一詞通常與新多瑪斯學派(Neo-Thomism)交互使用,係指十九世記和二十世紀在天主教會中的神哲學運動。此運動奉多瑪斯(Thomas Aquinas, 約1225-1274)思想為圭臬,以對付所有受到譴責的神哲學。

(二)簡史:

(1) 從十五、十六世紀多瑪斯思想首次復興以後,多瑪斯便在天主教思想界成了最高權威,使士林哲學在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時期佔了上風;但到十九世紀初就沒落了。其後為了對付實証主義(參 639639 實証主義)和現代主義(參 396396 現代主義),多瑪斯的思想再次復興。尤其是1879年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 1878-1903)賜封多瑪斯為教會的聖師,在《永恆聖父》(Aeterni Patris)通諭中,特別推薦士林學派的神哲學,此舉對新士林學派運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量。歐美各大學爭相開設中世哲學講座,有關多瑪斯和士林學派思想的著作及刊物也如雨後春筍。1891年梅謝樞機(D. Mercier, 1851-1926)更在魯汶大學創設了「哲學高級研究所」。

至於良十三世推動的新士林學派本質上是基督徒的亞里斯多德主義。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直接實在論(direct realism),認為觀念是從感覺經驗中抽象而成,此論點與笛卡兒(R. Descartes, 1596-1650)學派和觀念論者(參 712712 觀念論)的認識論的主觀主義和天賦主義(innatism)正相反。亞氏形上學的型質論(參 294294 型質論)能解釋人肉身與精神的整合性,因此亞氏的思想被看成優於笛卡兒學派後期的形上學,因為笛氏思想導致人的肉身(質料matter)與精神(型式form)分裂為二。於是認為重拾士林學派大師採用過的亞氏方法,就能釐清信仰與理智、本性與恩寵間的混淆。如此,將此「新一點」的方法引進了天主教神學。

(2) 也許十九世紀末新士林學派和新多瑪斯學派的背後推動力是魯汶大學的「中世紀哲學」教授烏爾夫(M. de Wulf, 1867-1947)。他認為十三世紀完成的士林學派共同學說、亞里斯多德哲學與基督宗教教義的綜合,主要都出自多瑪斯的手筆。換句話說,烏爾夫認為,多瑪斯是新士林學派的主要成份。

(3) 直到二十世紀,新士林學派才日漸沒落,也許是因它過於保守,過於脫離現代思潮所致。此外,吉爾松(*. Gilson, 1884-1978)等認為多瑪斯的神哲學風格十分獨特,與其他士林學派大師的思想迴然不同,前者的思想體系無法視同於其他大師,或特利騰大公會議(1545-1563)後的士林學派。魯塞洛(P. Rousselot, 1878-1915)甚至懷疑新士林學派極讚賞的亞里斯多德的科學方法比得上多瑪斯的認識論。就在此時,新士林學派或所謂的新多瑪斯學派分裂為好幾個系統:例如吉爾松、瑪里旦(J. Maritain,1882-1973)和馬雷夏(J. Marhal, 1878-1944)三人的認識論一直無法取得協調。而良十三世及其繼位者所支持的聖經研究與歷史研究,其研究結果卻無法把亞里斯多德那種建基於希臘邏輯和數學的方法整合於神學中。如此,一方面在士林學派的學者間存在著緊張,另一面,詮釋家、歷史學家和教父學家對它的研究變得更嚴格。

(4) 到了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時,一方面新士林學派在天主教神學中已不再佔優勢;另一方面,透過歷史研究和重新發現多瑪斯獨特風格的神哲學,使新士林學派在天主教神哲學中仍具影響力;神哲學家們,如拉內(K. Rahner, 1904-1984)和羅耐爾剛(B. Lonergan, 1904-1984)早期受過士林神哲學的訓練;後來他們的神學仍不斷受到多瑪斯的認識論和形上學的影響。


參考書目:

參閱相關條文的參考書目。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