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560 聖事主義
560 聖事主義
shèngshì zhǔyì
SACRAMENTALISM
參閱: 559559 聖事 561561 聖事神學 528528 象徵 580580 聖儀
(一)概念說明:聖事主義sacramentalism一詞由拉丁文而來,包括兩部分sacrament (聖事) -ism (主義)。聖事主義是一種教條式的未經反省的宗教態度,它過分誇張教會生活中聖事的部份。
(二)宗教學對聖事主義有以下二個解釋:
(1) 任何發展完備的宗教都有教義、戒律(法律制度)及祭祀三個部份,而聖事是屬於祭祀的部份。上述三個部份必須彼此支持、互相滲透,才能有著均衡充實的宗教生活。有史以來,所有宗教運動者都希望維持三者的均衡,然而往往因為各時代的不同需要,三部份會個別地被過分重視或忽略。例如梵一大公會議(1869-1870) (參 452452 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時,羅馬天主教會非常強調教義,因為當時教會正受到理性主義(參 398398 理性主義)、相對論(參 299299 相對主義)及無神論(參 514514 無神論)的洪流衝擊。聖事主義的態度過分注重教會生活的禮儀部分,呈現儀式主義及形式主義的傾向,減損了日常生活及正確教義的重要性。而悉達多高塔馬(後人稱為佛陀) (Siddhartha Gautama, 約公元前五、六世紀)就是由印度教的禮儀形式化脫離出來的例子。又如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參 273273 宗教改革,589589 路德會,信義會)時代,羅馬天主教過分注重禮儀的功效,暴露了十足的聖事主義。
(2) 真正的信仰生活可由三個同心圓來表達:1)最內的圓圈包涵了現實生活中的信仰體驗、靈性交流以及存在性的回應,分別有個人及團體的層面,是宗教領域中最核心及最寶貴的部份。2)中間圓圈包括表達宗教內涵的標記及禮儀行動,這是基督徒的聖事範圍。3)最外圍的圓圈是宗教的組織及律法。
三個圓圈是互相支持及滲透的,不過彼此仍有不同的重要性。最內的圓圈是信仰最重要的部份;這部份具體化後,便成為象徵及禮儀行動,從而加強宗教核心生活的動力。聖事主義未能清楚地將信仰的核心部份生活出來,太強調外在的記號及儀式。這些形式化的記號與儀式傾向沒有內涵的禮儀。禮儀復興及宗教革新號召從聖事主義回歸到符合信仰精神的宗教生活。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