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佛教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
208 佛教

fóiào

BUDDHISM

參閱: 266266 宗教  269269 宗教史  275275 宗教哲學  277277 宗教神學

278278 宗教現象學  272272 宗教批判  240240 非基督宗教  595595 傳教神學


(一)概念說明:「佛教」(Buddhism)一詞涵蓋著一個很廣泛的哲學和宗教的體系,此體系源自一個叫佛陀(佛) Buddha的人(Siddhartha Gautama)。「佛陀」意思是覺悟者,佛陀

原住在印度北部靠近尼泊爾的地方;學者們認為他死於公元前480年左右,但佛教傳統本身卻認為他約死於公元前544年。佛教發源於印度,早在公元第八世紀在此國度裡就開始衰微了。式微的原因一是佛教教義被吸收回到印度教裡,一是僧侶組織的腐敗。712年回教開始發動侵略,摧毀了佛教的制度及組織。1200年左右,回教軍隊攻佔了古代佛教的搖籃─ 摩揭佗(Magadha)。佛教在印度雖未徹底滅絕,但對印度世界卻不再產生任何真正的影響力。

公元前500年左右,佛教創始於印度,先傳到印度本土的西部與南部;然後,約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傳入斯里蘭卡(古名錫蘭)和印度西北邊境;大約在基督宗教時代的開始,就傳遍了中亞(土耳其斯坦,新疆)直到遠東一帶。約在公元一世紀中葉,就傳到了中國;「小乘」(Hinayana)和「大乘」(Mahayana)兩種佛教傳統同時都進入了中國。但最後,只有大乘傳統得以普遍流傳(Zuercher)。

公元第九世紀時,佛教的怛特羅乘,或稱密秘乘(Tantrayana)傳統,開始盛行於西藏(Soothill and Hodous, 89)。後來,這種佛教傳入了蒙古。

佛教在東南亞的傳播,是東南亞整個地區逐漸「印度化」的一部分。佛教影響了緬甸、泰國、寮國、高棉及部分越南地區。流傳於這些國家中的就是上座部(Theravada或小乘)傳統。

東南亞「印度化」的期間,佛教傳到了印尼,但第十三世紀以後卻被回教取而代之。現今那兒大部分的佛教信徒都是從中國來的,屬於中國式的大乘佛教。

四世紀末,佛教由中國傳到韓國,韓國人把佛教當作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而接受了。大約公元550年,佛教又從韓國傳入日本,日本人也把佛教視為中國文化的遺產。禪宗創於中國後,約公元七、八世紀逐漸傳進日本,日本更進一步發展為典型的日本禪(Zuercher, 62-63)。

近五十年來,佛教從日本傳入美國,大抵都是走「禪」傳統的路線,後更傳至歐洲和世界其他各地。1959年中共佔領西藏的結果,使得「西藏佛教」傳進了歐美。如今,在歐美已有數處西藏佛教中心。

(二)佛陀的宗教經驗:整個佛教奠基在「佛」、「覺悟者」的靈修經驗上。佛陀生於印度北部,靠近尼泊爾的仙城Kapilavastu。他姓喬答摩,或瞿曇(Gautama),屬於釋迦(Sakya)這一家族,所以稱為釋迦牟尼(牟尼的意思是賢者)。他的父親可能是個國王,母親是摩耶(Maya)。佛陀小時候被取名為悉達多(Siddhartha),意思是「一切義成」或「達成目標的人」。他自幼生長於豪門,從未經歷過艱辛的生活。當他離棄一切,過著赤貧、默觀的日子時,他已結過婚,生了一個兒子。由於他發現了人生盡是痛苦,他乃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佛陀發現人類的痛苦,這是他探索生命意義的起點。有一天,當他前往一座所喜愛的花園時,途中遇到人類生命的三種情況:一個精疲力盡的「老」人、一個「病」人以及一個要送去火葬的「死」人。他問自己的僕人,這些到底是什麼?……僕人答道,這就是人類的情況:老、病、死,沒有一個人能夠倖免。這年輕人聽了,不禁悲傷不已,終於他發現了存在的實況:萬事皆苦。這個發現困擾著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僧侶,這僧侶臉上散發著寧靜的神采。這年輕人領悟出:寧靜超越痛苦是可能的。於是他決定找出痛苦的原因以及解脫痛苦之道。這就是他離開妻兒的原因。

此時,印度盛行婆羅門教。悉達多先跟隨了一位婆羅門師傅;接著又跟隨另一位師傅,這位師傅把更好的沈思默想與自我共融方法傳授給他。最後,他離開了師傅,決定靠一己之力探索覺悟之道。六年的探索,使得他心神疲憊不堪。後來,他放棄了這種苦修方式,靜坐樹下,在此,他得到了「菩提」(bodhi意思是覺悟),在覺悟中,他發現了「四聖諦」。

佛陀在波羅門師傅的指導下,對「三昧地」、「三摩地」(samadhi)或「定」的功夫雖然有些進步,但仍未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他在樹下凝神默思時,魔鬼「魔羅」(Mara)來試探他,但他卻不為所動。佛陀以右手指向地面的姿勢,即「木得羅」(mudra)手印,意思是佛陀要大地為他作証,證明他受魔鬼誘惑時,未曾動心。

佛陀得到「天眼通」,了悟「輪迴」與「因緣」(因果之律)。他認為人根本不需要神,只靠自己的因緣就夠了;他認為沒有神,但有一絕對的「真如」(bhutatathata)存在。

佛陀明白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是痛苦的,痛苦的主因是萬事無常與人的愛欲(渴、貪、愛)。人為在今世得到心靈的平安,並進入涅槃,必須滅絕所有的愛欲。

(三)四聖諦:佛陀靜坐樹下的那晚,他「覺悟」了。現在他是個覺悟者─ 「佛」(就是得到「菩提」的人)。他聚集五個弟子,向他們解說「四聖諦」,此「四聖諦」成了整個佛教的基石,包含了佛教的許多基本原理:1)苦諦:萬事皆苦;2)集諦:痛苦來自愛欲的聚集,又稱為「聚諦」;3)滅諦:滅盡愛欲則痛苦止息;4)道諦:遵循「八正道」以勤修德行,止息痛苦(Rahula ch. 2-5)。

佛陀認為許多痛苦來自無常,這「無常」感是尋求涅槃(nirvana不生不死)的根基;涅槃是人生回歸「絕對」與「永恆」的最後階段,進入涅槃之道全然操在人手中,不必靠神的助力。他要人離開任何神,自己獨立,以涅槃為依歸。因涅槃是人在愛欲、幻覺滅盡之後,回歸到絕對的一種境界。由於因果律(因緣律),人只要對自己負責就行了。佛陀認為沒有「神的旨意」,也沒有救世主。

佛陀不否認「絕對者」的存在,他以實際的態度帶領弟子渡過苦海,到達彼岸─ 涅槃。他宣講:談論或思考神及形上學問題,都是浪費時間與精力的。

大乘佛教認為有許多佛陀、菩提薩唾(bodhisattva)、阿彌陀佛的西天等;看起來大乘佛教比小乘更富「宗教性」。故似乎不宜說:任何佛教只是一種侷限於此世的哲學或生活之道。

支配人類存在之律是因果(因緣)之律。人不仰賴任何在他之上的力量,而只靠他自由努力及人內在的「因」與「果」相隨之「因果律」。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業(karma)的規律(就是因果律)所產生。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都是以前(今世或前世)的每一個行為的「果」。而這個新自由行為,又將成為一個「因」而產生新的「果」,「果」的好壞,視「因」而定。「業」假如是個「因」時,則稱之為「業因」、「業緣」;假如「業」是個「果」時,則稱為「業果」、「業報」。「業」有業力,能自我運作,不需拿神來解釋「業」,「業」能自給自足的。所以,整個人類的生活可說是個「業田」。

業的作用不限於人的此生,如果死時,還留下業,他就得再生。不管殘留下來的業是好或壞,都要求再生。死時一個人若未留下任何業,完全得到解脫,他就能進入涅槃。但無論如何,這生與死的連續過程令人有「無常」的感覺,這就是人類痛苦之所在。換句話說,生命之所以「痛苦」,不只是因生命中充滿了各種痛苦的悲慘狀態,更重要的理由是生命的「無常」(Raguin, 12;中譯本34頁)。

在死時,如果人還留下某些善或惡的業,那麼他必須再生。再生之道有五或六,「六道」是天、人、阿修羅(asura)、畜生、餓鬼、地獄。其中「天」、「人」兩道是好的,其餘四道是壞的。而「五道」則略去「阿修羅」(Raguin, 16;中譯本43頁)。

(四)小乘與大乘:在其他文化、哲學和宗教的影響之下,佛教不斷地進化。早在印度時期,佛教便分裂為兩大教派:小乘(或稱Theravada上座部)和大乘。上座部(意為「長老的傳統」)較注重僧侶團體,他們的理想是成為阿羅漢(arhat)或羅漢(arhan),也就是設法憑自力進入涅槃,謀求自己的得救;這種觀念使佛教徒團體和得救的這兩觀念變得很狹窄。公元前250年左右,一股反對運動就形成了。這運動自稱為摩訶僧祗部(Mahasanghikah)或大眾部。他們要擴大「佛教徒團體」這觀念,將在俗的信徒也包括在內;並反對過分系統化的教導,反對太注重「論藏」(abhi-dharma),主張回歸保存於「經」(sutra)裡的佛陀本人的主要教導;並把小乘的「阿羅漢」得救觀,擴展為自救救人的「菩提薩捶」教義(Raguin, 6;中譯本15頁)。

根據小乘佛教的說法,人無法從自身以外得到任何救援,又能完完全全地依賴自己的力量(自力)得救,連佛陀也不能以所謂的「恩寵」來幫助那些追隨他的人。而大乘佛教則認為人能依靠佛及菩薩的幫助而得救,因此,人的得救,不但靠「自力」,也靠「他力」(Raguin, l6;中譯本43頁)。

大乘的另一個重要教義是佛的「三身」,這三身使佛成為絕對或「真如」的外顯。小乘佛教中,佛只有一個,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Sakyamuni)。而大乘教義則主張人人都能成佛,因為人人都有人性,此人性也是「佛性」,佛性是萬事萬物的根基。佛的三身是:1)化身(nirmanakaya):意為會變化的身體。化身是歷史中佛在世上的身體。2)報身(sambhogakaya):「得賞報的身體」指一個人在世上死後所接受的光榮身體。3)法身(dharmakaya):「絕對」律的身體,此種身體與「絕對者」相同,相當於道家所說的「道」。

入涅槃之道是基於從愛欲以及任何與現世有關聯的事物中解脫出來的概念。達臻這種解脫的兩個主要方法是實踐智慧、知識之道與虔信、信仰之道。

虔信、信仰之道發展得很早,尤其在大乘佛教裡,特別強調虔誠敬拜阿彌陀佛(Amitabha)和菩薩(如觀音菩薩)。這種虔信之道就是淨土宗的特徵之一。

智慧、知識之道盛行於中國小乘佛教裡,而大乘佛教的禪宗使其更加發揚。

(五)中國佛教的主要派別:佛教是以一種大乘與小乘混合的型態傳入中國的,但後來大乘卻完全取代了小乘。首批由國外來到中國的佛教徒,與道教徒建立了友好的關係。佛教徒幾乎一到中國,就開始翻譯佛經,這譯經工作持續不斷,達六百年之久。

按照傳統來說,佛教在中國共分十個主要派別。有些派別是從印度直接輸入的,但很難在中國生根;另一些派別如禪宗、淨土宗則具備了典型的中國特色;天台宗試圖集各宗派之大成,也具有中國特色;法相宗是由玄奘從印度傳入中國的;這派的思想方式屬於「唯心論」,對中國知識分子影響甚距。

佛教在中國的主要派別,先後建立於公元第四到第八世紀之間,其中第六及第七世紀是巔峰時期。這些派別是:

(1) 淨土宗:建於第四世紀。「淨土」意即「純淨的樂土」。崇拜阿彌陀佛、觀音。

(2) 成實宗:建於第五世紀。「成實」意即「達到真理」。起源於印度。是鳩摩羅什(Kumarajiva)所創。

(3) 三論宗:建於第六世紀。起源於印度。「三論」意即「三部論典」。又稱為中論派(Madhyamika)。由鳩摩羅什引進中國。

(4) 禪宗:建於第六世紀,「禪」意即沈思瞑想。通常說是菩提達摩(Bodhidharma)所創。此宗吸收了道家大部分靜坐瞑想的基本理論(吳經熊,1頁)。

(5) 天台宗:建於第六世紀。「天台」意為天上的平台。因創立人智顗(538-597)住在天台山而得名。此派融合各派教義。

(6) 俱舍宗:建於六世紀。「俱舍」意即形上的寶藏,源自印度。

(7) 華嚴宗:建於七世紀。「華嚴」意為「花之冠」。

(8) 法相宗:建於七世紀。「法相」意為「佛法的特性」,又稱為唯識宗。源自印度,由玄奘引進中國。

(9) 律宗:建於七世紀,「律」指「戒律」。

(10) 真言宗:建於八世紀。「真言」意即真正的話,是三位印度僧在中國所創。

在這些宗派之間,比較具有中國特色的是淨土宗、禪宗、天台宗及華嚴宗。其中除成實宗、俱舍宗屬於小乘佛教外,其餘八宗都屬於大乘(Raguin, 7;中譯本17頁)。

(六)台灣的佛教:台灣的佛教跟大陸的一樣屬於大乘。此地大部分的佛教徒奉行「淨土宗」的傳統。但「禪宗」越來越吸引那些尋求默想方法的人。當然,其他各宗(如華嚴宗)也都有自己的信徒。台灣最近由於受到西藏僧人的影響,佛教「密宗」方興未艾。

很難說台灣到底有多少佛教徒,因為大部分的情形是這樣的:人們信奉一個基本上是傳統的宗教,即通稱的「民間道教」(Popular Taoism),但奇怪的是:在為數可觀的寺廟當中,竟然有一千多間純粹的佛寺;這些佛寺不敬禮「神」。

根據最近的統計顯示,台灣現在約有一萬名受戒的僧和尼住在修道院裡;有許多佛教善會、協會在知識分子之間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現今大約有廿、卅個佛教機構十分活躍;大專院校校園裡有六十個左右的佛教社團。此外,佛教徒最近很努力宣揚佛教的人生哲學和宗教信仰,而且在宗教與宗教之間的交談與合作(interreligious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越來越開放。


參考書目:

甘易逢(Y. Raguin),明鏡譯,《淺談佛學》,光啟出版社,1983。

吳經熊,吳怡譯,《禪學的黃金時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Rahula, Walpola. What the Buddha Taught. Gordon Fraser, 1959. In French: L'Enseignement du Bouddha. Paris: Le Seuil, 1961.

Raguin, Y. Buddhism: Sixteen Lessons on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Taipei: Ricci Institute, 1975.

Soothill and Hodou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th Sanskrit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Pali Index. London: Kegan Paul, 1937, 台北重印。

Zuercher, E. Buddhism: Its Origin and Spread in Words, Maps and Picture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2.

甘易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