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492 超性
492 超性
chāoxìng
SUPERNATURAL, THE
參閱: 161161 先驗神學 11011 人
176176 自然與恩寵 167167 自然主義 493493 超性主義
(一)概念說明:
(1) 教會文件或書刊常見「超性」(the supernatural)、「本性」(參 176176 自然與恩寵 )兩個概念,給人一種靈修生活或信仰生活屬於兩層的感覺。一般人的觀念裡,本性代表著家庭、職業、社交等的屬世生活,超性則指上教堂、領聖事、祈禱等宗教信仰方面的生活。在傳統較為靜態的說法裡,用此二概念描述天人往來的奧蹟。在此往來中,「本性」代表所有屬人的因素,超越本性的則屬「超性」。由於受此兩層概念的影響,教會內不少信徒的信仰生活明顯有著分裂的現象。
(2) 其實,「超性」一詞主要的意義不是「兩層」思想,「超性」要表達的內容包含著三個因素:
1)天主自我給予的「恩惠性」,亦即,天人的親密來往是天主白白給予的恩賜,是恩寵。
2)天主自我給予的「自由性」,亦即天主有絕對的自由給人恩寵。
3)天主的自我給予之「內在性」,亦即天人交往屬於人的內在生活。但是,要用「超性」這概念來表達上述三因素,便顯出這概念本身的限度,超性的恩寵彷彿本性之上所外加的,而有陷入外在主義的危險。靜態形上的「超性」概念是否能夠充分表達動態的天人交往﹖希臘羅馬文化中所用的「超性」概念用於其他文化是否恰當?這概念能否推進信友的入世靈修﹖都值得予以探討。
(二)聖經的看法:
(1) 聖經作者喜歡用整體性的、位際性的、具體的、動態的語言,卻很少用哲學性詞彙,未曾用過「超性」一詞。
(2) 聖經作者常用戲劇性、故事性的詞彙(如盟約、父子關係等)表達靜態概念「超性」中的含意─ 天人交往中的三個因素。
(3) 聖經作者十分強調救恩史上的天主走向人是完全主動、自由、白白賞賜的恩惠。
(4) 保祿與若望用「舊人」與「新人」表示人在救恩歷史中前後兩個不同的階段。
(5) 初期教會末期逐漸接受一些希臘文化中較哲學性的說法,比如伯後一4描寫此世與天主世界上下分明,希望信徒們「在逃脫世界上所敗壞的貪慾之後,能成為融於天主性體的人」。
(6) 默示錄作者未用「超性」、「本性」二詞,而用「天主子民」、「天主帳棚在人間」等描述詞語,充分表達出天人的交往(默廿一1~5),並清楚指出新天新地係由天主而來(默廿二3~5),是絕對的自由的愛的給予。
(三)超性觀的歷史演變與教會有關的教導:
(1) 在希臘文化背景下的教會思想家,一步一步地運用當時的思想範疇來表達信仰的內涵,所以「本質」、「本性」、「實體」、「位格」等逐漸成為教會的思想工具。
(2) 初期教會東方思想家如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 約140-217)、亞大納修(Athanasius, 295-373)、濟利祿(Cyril of Alexandria, +444)、奧力振(Origen, 約185-254)等,常以「天主性高於人性」、「人分享天主性」、「人因而被神化」等,說明恩寵的內在性。
(3) 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強調天主恩寵的必要,以反對白拉奇(Pelagius, 約354-418)所主張的自由意志、自力得救的思想。加答琪地方會議(418)以奧斯定學說駁斥白拉奇繆說(DS 225-227)。日後有關本性、超性問題的爭論,便集中在恩寵與自由意志的關係上。奧斯定將「自然」(人性)解釋成一些基本因素(如肉身、靈魂)加上人性以外的賦予(指在地堂中的全知、無苦、不死、無慾之恩)。
(4) 加彩東大公會議(451) (參 130130 加采東大公會議),針對基督學方面的「一性論」(參 4004 一性論)及「奈斯多利派」(參 228228 奈斯多利派)兩種異端,應用四個「不」字隆重宣佈基督兩性結合在一個位格上的奧蹟:兩個性體彼此不相混、不改變、不分離、分不開的結合著(DS 302)。
(5) 依西都(Isidor of Pelusium, 約360-431)首次用希臘字hyperphyes (超性的)。以後被譯為拉丁字supernaturalis。
(6) 多瑪斯(Thomas Aquinas, 約1225-1274)一面用聖經與教父的說法,一面應用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人性論來解釋「超性」。他認為「本性」是本質加理智、記憶、意志三種德能;「超性」即恩寵加信望愛三種超德;本性按著自己的理性渴求,並趨向圓滿的榮福直觀境界;但本性的渴求無法滿足,要完全靠天主自由的愛來滿全;如此他認為可以整合超性的三特色:恩寵性、內在性和自由性。
(7) 卡耶大努(Th. de Vio Cajetanus, 1469-1534)提出「純粹本性」,可能誤會了多瑪斯的思想。
(8) 十六世紀士林神學(參 19019 士林神學)日漸用靜態思想來解釋「超性」,以致日趨強調「超性」的外在性。面對這樣的思潮,巴依烏斯(M. Baius, 1513-1589)力主超性的內在性(DS1901-1980)。
史學的研究雖仍在探討碧岳五世(Pius V, 1566-1572)棄絕巴氏的九十七項主張所給予的懲罰屬何性質,但這已說明了:教會訓導權保護士林神學超性傳統思想中的恩寵性。
(9) 楊森(C.O. Jansen, 1585-1638)太強調天主的恩寵性(DS 2001),所以教會訓導權為保護人的本性而予以棄絕,而且1653年依諾森十世(Innocent X,1644-1655)更嚴加譴責。此後教會一直採用士林傳統對超性、本性的說法。
(10) 梵一大公會議(1869-1870)仍用「本性」與「超性」,「自然」與「超自然」等字眼(DS 3004-3008,3015-3020,3026-3036,3041-3042);顯然,梵一面對當時的理性主義 (參 398398 理性主義)的挑戰,運用了士林神學本性超性的思想,以保護有關的信仰內容。
(11) 本世紀(尤指法國)神哲學重新研究超性本性的問題,極力闡發整體性思想,強調人性由「內在必然」的力量趨向榮福直觀,而不太贊成「純自然」的概念。面對此「新神學」(參 614614 「新神學」),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 1939-1958)以傳統士林神學的詞彙予以駁斥(DS 3891)。
(12) 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很少提及「超性」、「本性」之詞,而走出了流傳久遠的傳統說法,並改採聖經語言,動態地、牧靈性地向今人講話。只在文獻中留下了些許傳統說法的痕跡(如《啟示》憲章5、6號,《教會》憲章第一章2號等)。
(13) 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 1963-1978)在《天主子民的信經》中仍以傳統「超性、本性」的語言論及原罪和嬰孩洗禮。
(14)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1978- )完全追隨梵二,以動態、牧靈的話表達,但在《人類救主》通諭11號,《家庭團體》勸諭中(13,49號)仍露出傳統語言的痕跡。綜觀教會文獻中往往有兩種說法:一屬靜態「超性」、「本性」的說法;一屬來自聖經的動態說法。
(四)四種模式:
以下用四種系統神學的模式來解釋「超性」。每一種模式都試圖保持教會一向所肯定的三個特質:即超性的恩惠性、自由性及內在性。而四模式的作者們有時所運用的是較抽象的人性、純本性的形上層面術語,有時卻運用具體的歷史的存在層面的言語:
(1) 模式一:士林神學的傳統解釋:
1)教會在比較靜態的思想典範上,在存有本質哲學之背景下,以「救恩的堡壘」、「成全的社會」自稱。士林神學認為「本性」是指任何存有物本有的特徵和成份;並描寫「本性」的基本因素為理性、身體、性別等;「本性」的成果有學問、工作、子女等;「本性」的需求有食物、被愛、休息、表達等。在他們心目中,「超性」是指超越自然的存在、力量與要求的事物,而可分為本質的超自然(或超性,如恩寵、三超德、榮福直觀)、方式的超自然(如奇跡)、絕對的超自然(如三位一體的天主)、相對的超自然(如說話對人是本性,對猴子則是超性)。這種模式把超性視為在人性之外或之上,二者各自獨立。
2)這模式的優點:a)如此分析,清楚易懂,容易說明。b)明顯保護了超性的恩惠性和自由性。
3)這模式的缺點:a)無法兼顧天主聖三行動的整體性,好像創造、救贖是先後兩種不同的行動。b)受希臘理智主義的影響而有狹窄且「物化」的看法。c)超性若在本性之上,有外在主義的傾向。d)超性有如附屬品。e)不易培養積極入世、整體性的靈修。
(2) 模式二:新士林神學的新探討:
1)受二十世紀教內外思潮的衝擊,像亞法羅(J. Alfaro, 1914- )和魯巴克(H. de Lubac, 1897-1990)等神學家,在他們的思考中由救恩史中的自我給予的天主出發,認為事實上已存在於天主愛的計劃中之具體的人,必然「趨向」超性的圓滿,但他不一定必然「達到」超性的圓滿,因為只有天主能滿足人性內的自然渴望;此自然渴望亦即士林傳統所說的服從潛能(參 252252 服從潛能),是受造物所具有的一種與超自然交會,或接受超過其本性限度的天性能力。換言之,人的「自然」動力,由於天主的「超性」恩寵,能藉基督而達到榮福直觀。如果天主願意把自己的奧蹟通傳給人,在人心內就應當有某種準備,就是先要在人性上渴望有某種位格、自我,才能叫人接受天主聖三的自我通傳。
2)此模式的優點:a)進一步發揮了士林傳統思想,並帶入近代思潮裡。b)由具體的救恩史(天主的計劃),亦即根據聖經和教父的思想來反省。c)描寫受造物內在的張力,一面趨向無限,一面僅靠自己的力量無法達到目標。d)同時保存了超性的恩惠性與內在性,使超性不再是附屬品。e)強調以基督為中心的超性。f)較整體、積極、入世之靈修基礎。
3)此模式弱點:a)嚴格而言,尚未脫離傳統士林的「本性與超性」模式。b)主張即使天主不給人達到榮福直觀的超性恩寵,人仍可藉本性動力獲致「自然幸福」(natural beatitude)。可見他們仍追隨多瑪斯抱持傳統本性與超性的看法;此模式屬緩和的內在主義(moderate intrinsecism)。
4)教會訓導權一方面承認,要完全了解「新神學」那種以實在論及救恩史為中心的思路的確有其困難(DS 3891),但是另一方面該承認模式二所強調的「超性」的內在性是大勢之所趨,無法加以遏止。
(3) 模式三:拉內的解釋:
1)教會訓導權認為模式二不夠肯定超性的恩惠性。拉內(K. Rahner,1904-1984)試由另一角度說明超性的內在性。他認為三位一體的天主自我給予的對象,是具體生存在救恩史中的人,這人包括兩個形上成分:純本性(pure nature)和「超性存在基本狀況」(supernatural existentiale)。純本性只是用以講解超性的一種思想性之工具概念而已,不是真正存在的。而存在基本狀況(existentiale),原是海德格(M. Heidegger,1889-1976)的用語;他特別描述一種「存在基本狀況」,就是人人常面對死亡的基本存在特色。拉內主張人既常生活在天主的恩寵、計劃內,他本來就有「超性的存在基本狀況」,而此狀況必有基督的向度,又叫基督的超性存在基本狀況。故凡是生存的人就已存在於基督的救恩內,人人都與基督有關;故拉內把不認識基督的人稱為「無名基督徒」。生於基督救恩內的人,因有超性的超越性(supernatural transcendentality),在主體的「具體經驗」中,原則上就能體驗到天主自我給予的奧秘,並答覆天主的召叫。故如果要領人來認識在基督啟示中的天主,就要從人的具體的經驗出發。
2)此模式的優點:a)適應現代思潮,又避開了在模式二中教會訓導權無法接受的說法。b)有助於基督徒以更積極開放的態度,面對合一問題,接近非基督徒(參 239239 非基督宗教)與無神論者(參 514514 無神論)。c) 指出由天主聖三觀點來看,整個人類乃以基督為中心。d)可建立入世、整合的靈修基礎。
3)其缺點:a)表面上由救恩史中天主的愛出發,嚴格而論,實乃以人的自由主體為出發點。b)「超性存在基本狀況」也未能澈底解釋超性的內在性與恩惠性。人仍被分成兩層。c)拉內在其著作中,未清楚說明「超性的存在基本狀況」本身是不是已經屬於「超性」世界或屬於準備接受「超性」?總而言之,「超性」神學問題尚未解決。
(4) 模式四:整體性的解釋:
此模式基於各學問的新發現與新思潮,以天主愛的奧蹟為出發點,並注意基督向度,以三個相關的形上觀念(存有、人性、位格)來闡釋(參 438438 基督徒人學)「超性」的事實:
1)超性:a)從「存有」來說,超性指具建設性的基本關係;此關係包含兩面:「無限」的一面,自我給予的天主具有父、子、聖神的彼此區別之關係,祂向有限受造的自我給予也有區別;「有限受造」的一面,有限的「存有」─ 人─ 趨向天主聖三的關係。b)從「人性」來說,人性包含物質、生物、精神、大我、超越等五種相互滲透的關係,其中超越幅度,從信仰角度看,即三位一體天主的臨在,即人與三位一體天主的關係。換言之,從人性來看,「超性」指的就是天主的臨在,就是天主在超越幅度上與人的關係。此「超越」表示無限到有限,有限到無限的動態來往關係。c)從「位格」來說,「超性」乃是可意識到的、自由的、顯現的、被接受的三位一體的天主。上述這種動態的解釋顯然用不著「超性」的說法。因此原則上也用不著所謂「純本性」,但仍可提出「純本性」的神學意義。
2)純本性:a)從「存有」來說,「純本性」在靜態的哲學角度上具有獨立的形上可能性;但事實上,在具體的救恩史中,「純本性」並非是與「恩寵」對立的獨立存有物。b)從「人性」來說,「純本性」指除「超越」外的四個向度的關係,就是物質、生物、精神及大我四種關係。但事實上,在具體的天主啟示中,找不到一種未受到天主在恩寵中的自我給予的「純本性」。c)從「位格」來說,「純本性」係立於天主對面的一個,有自由意識,卻尚無天主自我給予之恩寵的人;但事實上,在具體的天主啟示中,找不到這樣的人。
3)此模式的評估:a)符合聖經及教會訓導權所肯定的:由天主愛的自我給予出發,從人的存有、人性、位格三方面闡釋,肯定了超性的「恩惠性」和「自我性」;也肯定了天主自我給予的「內在性」;「超性」不再是附屬品,而是人的存有、人性、位格中最深的奧秘。b)它指出人的世界充滿天主的臨在,每一個人是被召喚者、接受者、答覆者。此模式有助於建立積極、入世、整合的靈修。c)可作與其他宗教交談的基礎:基督徒在他們具體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明顯地且有意識地體驗到天主聖三愛的奧蹟,因此有傳福音的使命感。又因人人同樣生活在天主愛的奧蹟內,在傳福音時會尊重無基督信仰的人。d)有助於教會的本位化:因此解釋肯定天主臨在於每個人、每個社會生活中,故各地(如中國)教會自會運用本地文化的成分,來宣揚三位一體天主的臨在奧蹟。
(5) 結語:過去教會常常運用本性超性之分的說法,此說法並非出自聖經作者,而係受哲學上靜態的存有分析的影響。教會雖長久以來把人分為兩層,但卻一直認為超性預設並完成本性。在今日思想典範(參 304304 思想典範)的轉變中,可用動態的詞彙(關係、動態的存有、人性、位格)來表達教會所肯定的信仰內容。換句話說,除了慣用的靜態的「超性」一詞之外,也可改用動態、無限、包含天人關係的「超越」(transcendent)一詞來表達。
參考書目:
谷寒松,《神學中的人學》,三版,台北:光啟出版社,1996,241-260。
Alfaro, J. "Nature and Grace." SM, vol. 2. 176-181.
Alfaro, J. and J. Splett. "Nature." ibid. 171-176.
Baltazar, E. R. Teilhard and the Supernatural. Baltimore: Helicon Press, 1966.
Dewart, L. "The Supernatural Character of God." The Future of Belief─ Theism in a World Come of Age.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67.206-212.
Jansen, G. M. A. An Existential Approach to Theology. Milwaukee: The Bruce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14-17.
Lubac, H. de. "Petite catéchèse sur la nature et grace." Communio. (French ed.) (1977, 7): 11-23.
─── . The Mystery of the Supernatural.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1967.
Mackey, J. P. Life and Grace. London, 1966. 25-63.
Rahner, K.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Grace," TI, vol. 1. 297-318.
─── . "Nature and Grace." TI, vol. 4. 165-188.
─── . "The Offer of Self-Communication as 'Supernatural Existential'." Foundations of Christian Faith-An Introduction to the Idea of Christianity.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78.126-133.
Van der Heijden, B. "Gnade, Natur und uebernatuerlichesExistential." Karl Rahner-Darstellung und Kritik seiner Grundpositionen. Einsiedeln: Johannes Verlag, 1973. 20-41.
Westermann, C. "Creation and Redemption." Creati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4. 113-123.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