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誘惑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33 誘惑
633 誘惑

yòuhuò

TEMPTATION

參閱: 11011 人  203203 私慾偏情  99099 本罪  482482 寂靜主義

353353 恩寵  213213 良心  440440 基督徒倫理生活  710710 靈修


(一)概念說明:誘惑temptation來自拉丁文的動詞temptare:引誘。誘惑通常指引誘去犯罪作惡。誘惑是人類處境的一種正常現象,是人類以自由選擇受造物來滿足他的需要之錯誤動向。要躲避一切隱含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實在不可能。誘惑可因任何需要及刺激而起,但它的最後根源則在生活於私慾偏情中的人身上。誘惑本身不是一種罪而是一種出於自我中心的偏向。

(二)聖經中的誘惑觀很豐富;創三裡原祖墮落的故事是向誘惑投降的最佳寫照;聖經中這一類的敘述不勝枚舉:

(1) 舊約中「誘惑」(希伯來文massa)一字原意是試煉、証實、考驗,指出誘惑是一個人在某種情況裡經驗到在忠實於天主或不忠實於天主間作選擇的一種挑戰。當天主考驗人對盟約是否忠實時,就是天主「試探」了人;同樣,當人考驗天主賞或罰人時,是人「試探」了天主。智慧文學把誘惑視為淨化和教育的工具(智三5;十一9);約伯是一個受天主考驗的典型例子。

(2) 新約中表達出基督徒生活是一種不斷與傾向罪的誘惑之鬥爭;耶穌自己面對魔鬼的誘惑(瑪四1~11;路四1~13;谷一12~13);祂警告門徒不要陷於誘惑(瑪六3;谷十四38)。保祿把誘惑視為撒旦的行為(格前七5),但同時表明天主會給予力量戰勝誘惑(格前十13),誘惑對靈修的成長有其重要性。默示錄中戲劇化的象徵手法指出教會不斷與撒旦的誘惑戰爭,獲得最後勝利的天主必賞報那些接受考驗的人。整部聖經經文都保証在掙扎中的人總會得到天主的幫助。新約進一步向信友保證:在戰勝罪惡與死亡的基督內,他們得勝的希望才可確保。

(三)誘惑的生活面:

(1) 誘惑的強弱會因每人不同的氣質、個性和反應的習慣而有差異。每個人每次所受的誘惑都相當獨特,以致找不到兩次全然相同的誘惑;一個人對刺激所作的習慣性反應也因人而異,所以相同的情況或經驗對某人而言可能常成為誘惑之源,而對另一個人可能一點也不動心。可是誘惑仍有其共同點。由於誘惑所導致的惡有大有小,誘惑也有大小之分。一般誘惑有輕重之別全在於主體被吸引去選擇的是重大的惡,或輕微的惡。其實過分仔細劃分並無助益;經驗指出誘惑的嚴重程度有差別,即從輕微誘惑到重大誘惑。

(2) 一般說來,一個人必須盡力避免向誘惑投降。倫理神學家對各類必要的抵抗已做了探討,似乎最低限度的抵抗是「不予同意」;但經驗以及教會對寂靜主義(quietism)的譴責卻說明了:在實踐上這種消極的抵抗是不夠的。為有效抵抗誘惑需要「積極抵抗」(雖不一定要直接抵抗:如祈禱)才行。許多個案顯出間接抵抗比直接抵抗更有效(如誘惑來時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上)。誘惑來臨時,加強慈愛的行為(如受誘於偏見時,服務他人)對破解誘惑極有效。一般的抵抗法尚有祈禱、聖事生活及克己努力。

(3) 一個人對誘惑反應的模式會影響他日後對付誘惑的能力。不斷抵抗誘惑可養成好習慣,且強化他的抵抗能力;相反的,不斷向誘惑投降卻會變成壞習慣,而削弱日後抵抗誘惑的能力。對付誘惑時要記得人的整體性很重要,除非他同時設法控制別的相關問題,如懶惰、不誠實、毫無人情味、粗魯、攻擊性,他不足以擊退誘惑。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