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東方靈修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
226 東方靈修

dōngfāng língxiū

SPIRITUALITY, EASTERN

參閱: 436436 基督宗教  710710 靈修

 444444 基督徒靈修  141141 西方靈修  232232 東方教會


(一)概念說明:東方靈修eastern spirituality是在所謂的「東方」而發揮的靈修方式。教會傳統中所說的東方是沿用古代羅馬帝國的說法(東方以拜占庭為中心,西方以羅馬為中心),如以語言來分,就是指希臘和閃族語言的地區(以色列、敘利亞、阿剌伯、美索不達米亞等)。今天所說的東方更包括中國、印度等亞洲地區。

(二)東方靈修二種領域:

(1) 近東或中東的東方靈修:

1)東方教會的禮儀可說是他們靈修生活的具體說明。一般來說,他們多利用有形事物來象徵所舉行的奧蹟,比如圖像、燭光、多次獻香,美麗的詩歌,不斷的詠唱等。禮儀的中心是基督的逾越奧蹟。參加禮儀者聚成「基督的身體」,共同向天父表達感恩與讚頌;在感恩聖祭中大家和生活的基督合而為一,藉著分享同一的「生命之糧」而有生命的交流與共融。東方的禮儀和祈禱常很生動地宣示未來:熱切期待基督的光榮來臨和宇宙的萬象更新。這不僅是末世信仰(基督再來)的生活傳承,更是為旅途中的天主子民,多次是由於社會環境不利而遭受困難痛苦的子民,成為面對生活挑戰的活力泉源。

2)在祈禱生活上,東方靈修更是用「心」去體驗;強調進入內心的「寧靜」去默觀、體驗天主的臨在。此種體驗常含有神秘意味,因為是人在心靈深處和「生命根源」的直接接觸,是每人親身去體驗「居住」在自己心靈深處的天主聖三。為達成這樣的默觀祈禱,東方靈修有其自古相傳的「淨心法」,教人如何有效地克制偏情(passions),逐漸使身心整合為一而達到「中和」(apatheia-passionlessness)。此外東方靈修也很重視聖像敬禮(icons),尤其是天主之母的聖像。在此所表達的更是畫中人物的「神情與心境」,使在像前祈禱的人能藉著有形事物的幫助,而達成與無形天主的合一。

(2) 遠東或東亞的東方靈修:近幾十年來,尤其是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之後,教會靈修方面興起一股「汲取東方靈修精華」的熱潮。對中國教會來說,《相逢寧靜中》(1979),《無聲之樂》(1979),《中國靈修芻議》(1978),《吉光片羽》(1989)等等譯著,都是努力汲取與整合的實例。但就靈修內涵而言,禪宗與老莊的體驗與理想,應可在教會的正統默觀生活中,尋獲徹底的整合與完成;而儒家所追求的「參天地之化育」的內聖外王(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參 48048 天地人合一),也正和教會的「寓靜觀於行動」(contemplative in action)的靈修理想不謀而合:即「在一切中都能找到天主」的靈修境界。


參考書目:

江思屯(W. Johnston),劉河北譯,《無聲之樂》,台中:光啟出版社,1979。

伴渡、李純娟合著,《吉光片羽─ 靈性修持新探》,台北:光啟出版社,1989。

徐可之,《白首共此心》,台北:光啟出版社,1985。

張春申,《中國靈修芻議》,台中:光啟出版社,1978。

───,《修會的三願與團體生活》,台北:光啟出版社,1988,215-271。

戴邁樂,鄭聖沖譯,《相逢寧靜中》,台中:光啟出版社,1979。

Maloney, G. A., ed. Pilgrimage of the Heart: A Treasury of Eastern Christian Spirituality. San Francisco: Harper and Row, 1983.

徐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