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新約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11 新約
611 新約

xīnyuē

NEW TESTAMENT

參閱: 588588 盟約  571571 聖經  687687 舊約

612612 新約神學  286286 初期教會  287287 初傳


(一)概念說明:

(1) 天主和祂由埃及解放出來的子民之間所建立的關係,稱為盟約(Testament)。當這關係隨著歷史的過程而每下愈況時,以色列人便開始渴望天主許下的「新盟約」(New Testament);這新盟約在當時可能理解為盟約精神的革新。初期教會團體領悟到所處的新境界,是許諾的滿全,而漸漸體會到,這不僅是一種革新,而是一種「更好的盟約」(希七22;八6)。就盟約一義來看,「新約」是由耶穌這個人與祂的宣講和救贖工程開始的。

(2) 天主與其子民的盟約孕育了一種文學,即天主子民賴以生活,並在會堂中常常誦念的經書。格後三14第一次以「舊約」一詞作為此經書的書名,此詞顯然與「新約」相對:「直到今天,在談舊約時,同樣的帕子仍然存在,沒有揭去,因為只有在基督內才得揭去。」把舊的盟約時代所遺留的書籍稱為舊約,這樣就把經書中的生活限定了。同時也預留了空間,好使新約能代表紀念新生活的那些書籍。

(二)新約形成的過程:

新約文獻集的形成是從耶穌們徒的初期宣傳(初傳)開始的。可以說,整部新約是在各種不同情況中的「宣講」。就這樣,漸漸的生出了一系列的「基督徒經文」,有固定的經文內容。在此引証幾個例子:

(1) 肯定耶穌的復活(宗二16~36),有時也拉長經文,以清楚地默想祂死亡的訊息(格前十五3~5),或按照民眾生活的需要而籠統的講解(宗十36~43)。

(2) 這些事件是在初期教會團體的思想架構裡去詮釋的;這樣便產生了新型的經文,稱作基督徒的經書,其重點在於強調聖言的效力,聖言在所發生的事件中完成天主救恩的計畫,這個救恩計劃的輪廓是早已勾劃出來了的。例如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上主僕人的詩歌(特別是五二13~五三12)對苦難的光照,或聖詠一一八22~23苦難和復活的背景,聖詠一一○首所提供的默西亞的解釋等等。

(3) 早期教會保留了舊約時代全部的經書,但加上了納匝肋人耶穌的行實和祂的宣講。這樣,「按照經上記載」的福音宣講,常使基督徒面對猶太的權威當局,因而激起了另一種型式的文獻,即護教學與辯論學:有基督信徒的論證,如宗三13~24,有對猶太主義不信者的爭論;有依六9~10在對觀福音中(谷四12;及平行經文)的出現,及在宗廿八26及若十二40等處一再的出現。

(4) 當初傳被人接受時,便形成一種信仰的局面,因此也有了「信徒的教導」的出現;可以區分不同的類型:1)對主復活的肯定;2)上主的作為;3)主的言論等。

(5) 因初傳和受宗徒教誨而召集的團體,聚在一起感恩讚頌,這些禮儀性的聚會促成禮儀性的文獻:如對耶穌最後晚餐的回憶(參 507507 最後晚餐),洗禮的舉行和聖神的恩惠,使命的派遺等。

(6) 一些祈禱文和聖歌可能同樣來自禮儀,其保存形式長短不一,例如〈讚主曲〉、〈謝主曲〉、〈西默盎頌歌〉,及如同保留在弟前三16的讚美歌等。

(7) 還可以加上一些信仰上的客套話、祝福和光榮頌,通常是書信中的致候辭告別辭。

所有這些文獻形成了信仰團體的生活,也已收集在流傳給信仰團體的書寫文件中,這些文件形成了新約福音的著作。

(三)新約的內容:

新約包括廿七部大小不一、形式各異、源流及內容各不相同的書;這廿七部是聖經的第二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舊約,按天主教會的看法包括四十六部。在下面將遵照傳統的版本次序加以介紹:

(1) 第一部份是由四部談到耶穌生活言行的文獻所組合而成的福音書。它涉及兩個專題,即福音書(參 642642 福音)和福音作者(參 643643 福音作者)。

(2) 福音後是宗徒大事錄,這部書是新約中,除福音外,唯一敘述體的著作。可說是路加福音的下集,介紹信仰團體在歷史中、在聖神的引導下的生活和發展;強調後來的團體與初期團體的和諧和團結。這是第三代基督徒的著作;可能是在主曆八十年代寫成的。

(3) 其餘大部分的文獻都稱為「書信」,為數廿一。其中大部分歸於保祿名下,不過論者對其中數篇的真實性多所質疑:

1)在那無可質疑的書信中,有一些稱為「大書信」,一來因為比較長,二來因為有豐富的教義內容:

a)羅馬書是特別的,因為羅馬團體並非保祿所建。正因如此,他能充分闡明自己的神學,而不像其他幾封書信,受到解決急務的影響。因此,羅馬書對世世代代擁有明確的影響力。論世界在罪惡中的局勢,論因信成義,論義人的生活等,是第一章到第八章的主題。由第九章到十一章討論猶太人的命運。之後,十二章到最後是生活的實際運用。

b)格林多前書是一系列教義問題,或團體所犯錯誤的回答;此外,對於這個團體生活的情況和他們禮儀的聚會,提供了要緊的視野。保祿強調十字架的神學,為耶穌的復活辯護,突出最後晚餐的描述及各種神恩的探討。

c)格林多後書的性質則不同。在其中他為他的職務,無論在宣講福音的內容上,或在實踐福音的方式上提出辯護。

d)迦拉達書信提到與羅馬書信相同的主題,但這裡論戰氣息很濃,是因猶太宣講者或猶太基督徒散播錯誤的信仰而造成的。保祿的反應很強烈、熱血激昂,顯示出正確瞭解信仰內容的重要,同時也流露出他和基督的關係。

e)這種關係也表現在斐理伯書信中,這封書信也是一次和猶太教信徒思想的論戰。另一方面,本書信充滿了喜樂,且流露出福傳者與其信徒間關係的親切。

f)得撒洛尼前書是整部新約中最早寫成的文件,這個團體才剛建立不久,保祿便不得不離開,書信中反映了保祿心中的擔憂之情,及對主光榮來臨的期待。

g)保祿最後一份無庸置疑的文件,是費肋孟書,簡短的信函,懇求費肋孟收留先前逃走的奴隸敖乃息摩,但不再把他當奴隸,而把他視為弟兄,因為在他逃亡時曾藉著保祿而獲得了信仰。這樣,他雖然沒有攻擊奴隸制度,卻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在新的架構上,使得奴隸制度在無形中已遭瓦解。

2)有疑問的保祿書信,包括:

a)得撒洛尼後書,這書再次討論主光榮來臨的主題。如果是保祿寫的,可能是稍後為了回答因誤解第一封書信而引起的恐慌。

b)哥羅森書和厄弗所書夥同費肋孟書和斐理伯書,合稱「獄中書簡」。由於費肋孟書和哥羅森書有些名字相同,因此有些人以哥羅森書為真。厄弗所書信作者的問題卻較大,因為保祿親自建立了厄弗所的團體,又長期在那裡生活,而這書信的語氣卻失之冷漠,使人懷疑或許不是保祿寫的。兩封書信主題相當一致,例如強調基督是歷史的主、宇宙的元首,強調教會在圓滿中的地位。

c)致於「牧函」(弟茂德前、後書及弟鐸書),如果想支持其真屬保祿之書信,則必須假設有位祕書或編輯整理了這些書信。主要關心的是如何謹守信仰,及在教會內建立一個管理上的服務。

3)最後,稱為致希伯來人書的文件,今天大家都承認是來自別的作者;它也許是一篇演講,在禮儀的基礎上發揮了基督的工程,視之為唯一、絕對的大司祭所作的最後的奉獻。並有勸勉的話使教義應用在基督徒的生活上。它也許是以簡短的附註寄送的信函(希十三20~21),但是通篇的語調則是口頭的演說。

(4) 新約還包含其他七封書信;最後三封書信與默示錄,都來自若望的傳統:

1)雅各伯書是智慧類型的文獻,無法確定寫作的時間和地點。由一些片段的警句組成,提到不同的主題,但都未作更廣的發揮。

2)伯多祿前書是一篇勸說的演講;針對一些在信仰道路上需要鼓勵、需要支持的信徒而發,綜合運用佈道、讚美詩的節錄片段、教義講授及宣認信仰等各種方法。

3)伯多祿後書寫於第二世紀,是新約最晚完成的作品之一。因此不屬於伯多祿,而是托名之作。書中強調主延遲來臨的問題,並論第一批領導人消逝後,「假教師」趁虛而入的新局勢。

4)簡短的猶達書,其主題和詞彙與伯多祿後書有關,很可能為伯多祿後書所引用。這裡也攻擊不肖之徒,然以先知揭發的口吻來描述,但卻很難明瞭所指的究竟是誰。

5)若望一書實際上是一篇論文。本書信好像是若望福音的評注,但不是逐節說明。作者企圖修正對若望福音不正確的詮釋,即忽略耶穌的人性,或過於重視末世的實現和隨之而來的倫理思想。由於爭論多於說明,使人想到在這個團體裡,已經產生了分裂,作者要提醒弟兄們小心敵人誘人的宣傳。

其他兩封署名為「長老」的短信,大概也處於同樣的爭論中:

6)若望二書是提醒信徒小心那些邪說惑眾者。

7)若望三書則在讚美收信人接待了長老的信差,同時斥責狄約勒斐的態度,因為他拒聖徒於千里之外,且以惡言相加。這些書信的作者儘管跟這個以若望為首的團體有關,卻不可能是若望宗徒自己(參 642642 福音)。

(5) 默示錄可以確定是來自同一的著作圈,但卻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學作品。它分享了猶太基督徒默示文學的傳統(參 668668 默示文學)。借助密碼般的語言和豐富的圖像,對基督的最後勝利呈現出堅定的信念,成為一部鼓舞人心的文獻,鼓勵基督信徒克服試探。可能部分的默示錄早就有了,最後的編輯則大概應在第一世紀末教難之後。

(四)新約正典的形成(參 572572 聖經正典):

在宗徒們還活著的時候,宗徒的傳統已不知不覺地過渡到教會的傳統。然而,由新約最後幾部著作,已可以察覺到其中的偏差,因而確定哪些文件保留了宗徒的傳統,成了一種需要;基督的信仰在此找到它最終的規範,而不該再添加什麼。從此,慢慢的,那些為人所接受的文獻就漸漸固定下來了。


參考書目:

麥資基(B. M. Metzger),《新約導論》,基督教文藝出版社,香港,1976。

泰慕理(M. C. Tenny),《新約綜覽》,宣道出版社,香港,1976。

Childs, B. S. The New Testament as Canon: An Introducti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5.

Collins, R. F.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New York: Doubleday, 1983.

George, A. and P. Grelot, eds. Introduction á la Bible: Le Nouveau Testament, vol. 3. Paris: Descl, 1976.

Grant, R. M.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1965.

Kuemmel, W. G.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SCM Press, 1970.

Lace, O. J., ed. Understanding the New Testa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Mole, C. F. D. The Birth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Adam Charles Black, 1966.

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