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辨別神類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74 辨別神類
674 辨別神類

biànbié shénlèi

SPIRITS, DISCERNMENT OF

參閱: 33033 天主旨意  710710 靈修  377377 神恩  444444 基督徒靈修  633633 誘惑  196196 克修


(一)概念說明和聖經基礎:教會靈修傳統中的辨別神類discernment of spirits,源自福音的「要提防假先知,可憑其果實而辨別他們」(瑪七15~16)。此外還有和從辨別天象(陰晴風雨)的常識,基督哀嘆法利塞人不能「辨別時期的徵兆」(瑪十六3)而認出默西亞的來臨。宗徒們在跟隨基督的過程中,也是從「心地遲鈍─ 血肉無明」到完全心靈開悟而看清真相:從「撒旦,退到我後面去!……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瑪十六23),到「除祂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四12)。他們如此「辛苦」地成長過來,自然也渴望基督徒團體「在主內生根建立」:在信仰上必須「提防假基督、假先知、假教師」(若壹二18~22;四1~3;伯後二1~3),生活中要努力擺脫血肉私慾的束縛,完全「隨從聖神的引導」而生活(羅八12~14;迦五16~25)。宗徒們所給的「辨別準則」就是他們親身的「辛苦」體驗:明認基督為主或是否認祂。教會歷代相傳,不斷引用宗徒們的訓誨,比如若壹四1~3;得前五20~22;羅十二2等等,而其「辨別準則」常是在於,是否「明認基督為主」和是否有助於「建立教會-基督的身體」。

(二)簡史:

隱修生活傳承使「辨別神類」逐漸系統化,清楚指出一些善神(天主或天使)與惡神魔鬼的「行動特徵」,教人如何「看出」魔鬼的詭計而不受害。傳下來的主要資料有本都人厄娃格利烏斯(Evagrius of Pontus, 約345-400)的《修練》(Praktikos),加西安烏斯(J. Cassianus, +435)的《神修講話》,和天梯若望(John Climakos, +649)的《天國階梯》(Ladder to Paradise)等。

聖納德(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視辨別神類為一種神恩或德能;聖多瑪斯(Thomas Aquinas, 約1225-1274)將辨別神類分為一般性的和神恩性的兩種,前者屬於智德,後者是特殊神恩,真正的「辨別神類」。此後有哲爾松(J. Gerson, 1363-1429)和加都先會士狄奧尼修(Dionysius the Carthusian, 約1402-1471)分別編寫了《論辨別神類》,專門討論此問題,但其觀點均以聖多瑪斯為依歸。

聖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在其《神操》中留下兩組「辨別神類的規則」,對教會靈修有相當的影響。此後包納樞機(G.Bona, 1609-1674)和斯卡拉梅里(G.B. Scaramelli, 1687-1752)又有專著《分辨神類》問世,將過去有關資料一并加以蒐集綜合,清楚列出善神與惡神的「行動特徵」,在人心靈中所產生的影響與結果,使人可「憑其果實而予以辨別」。

近代靈修著作,比如紀貝爾(J. de Guibert, 1877-1942)在其《靈修神學》中,就引用了斯卡拉梅里所列舉的十七種特徵。

(三)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後,教會努力推行靈修生活革新,辨別神類也因而獲得廣泛的重視。專門文章與論著相繼出現,而其重點更是在生活實用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從心理方面來探討此問題,比如盧拉神父(L.M. Rulla, 1922- )在其《分辨神類與基督人學》(Gregorianum 59,1978)一文中,清楚指出一般的心理困難和生活中的「偏見」,都能影響甚或左右人的整個分辨過程;其心理過程如下:由外在的經驗感受而進入對事物的了解,再加上內在的反省與價值審斷,最後負責決定而採取行動;這些心理活動都會受到人的內在衝突與無意識心境的影響甚或左右,其中也包括一些不正確的「理所當然」在內。這些心理困難,尤其是情緒不穩定和人格不成熟,如能獲得疏導與解除,分辨的良好基礎已盡在其中了。


參考書目:

巴克雷(M. J. Buckley),胡國楨編譯,〈神操中分辨神類規則的結構〉,《神學論集》42 (1980),501-522。

高士傑,〈聖經中的辨別神類〉,〈辨別神類簡史〉,《神學論集》42 (1980),477-483,485-495。

陳文裕,《天主教基本靈修學》,台北:光啟出版社,1988,111-124。

凱音(M. Kyne),嚴任吉譯,〈分辨神類與基督徒的成長〉,《神學論集》42 (1980),533-540。

詹德隆,《分辨神類的實行》,《神學論集》45 (1980),413-428。

歐邁安(J. Aumann),蔡秉正譯,《靈修神學》,香港:生命意義出版社,1989,372-394。

Barry, W. A. "Ignatius of Loyola's Discernment of Spirits." Human Development 11/3 (1990): 5-11.

O'Sullivan, M. J. "Trust Your Feelings, but Use Your Head: Discernment and the Psychology of Decision Making." 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 Jesuits 22/4 (1990): 1-41.

Rulla, L. M. "The Discernment of Spirits and Christian Anthropology." Gregorianum 59 (1978): 537-569.

徐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