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慕道期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47 慕道期
647 慕道期

mùdào qí

CATECHUMENATE

參閱:  410410 教理講授學  408408 教理書

322322 信仰與理性  321321 信仰準備條件  562562 聖洗聖事  646646 慕道者


(一)概念說明:初期教會以一種特殊又嚴謹的方式為要領洗的成人作準備;這種準備情形、過程稱之為慕道期catechumenate,並且形成特別的制度。「慕道者」一詞在保祿時代就已使用,但是這種非常嚴謹的培育信仰方式─ 慕道準備始於二世紀末葉,而在三、四世紀達於極盛。

下文中特別發揮教會歷史傳統中所強調慕道期的三個階段;然後提出《成人入教理典》中的整個慕道過程的四個階段及三個晉階禮儀:

(二)慕道期的三階段:

(1) 初階段:想要領洗成為基督徒者要申請,教會需審查其動機是否純良、生活態度是否符合基督徒的生活。申請入教得批准後,進入慕道期。慕道期通常為三年,學習信仰道理、聖經和倫理生活,除了教師口頭教理講授外,信仰團體協同慕道者祈禱、齋戒、懺悔,慕道者參與聖道禮儀,得到聖言的滋養,但卻不能參加聖祭禮儀。

(2) 第二階段:是甄選入門,準備領受入門聖事;此階段與前階段不同,二者清楚區隔。在四旬期之始,慕道者申請入門,得批准者進入此階段,稱為受光照期(東方教會)或入選(羅馬教會),這些人接受密集信理、認真悔改,許多教父的道理是給這階段的人講解〈信經〉。在此時期內,教導〈天主經〉及說明四福音,並以開啟禮、公誦信經等作領洗近準備。在三、四、五主日代父母、信仰團體及入選者有審核禮,經審核後得預備領洗成為新教友。

(3) 第三階段:復活前夕領受入門聖事,領洗後八日,新教友穿白衣參與教會團體生活和禮儀,在此階段,新教友領受深奧的教理,如:聖事,此階段是釋奧期。這種慕道準備於六世紀隨嬰兒領洗的普及而消失。

這種慕道制度的特色是信仰團體參與整個教理講授過程,協助慕道者在信望愛的生活中成長,在各階段中都講解聖經、信理以及充滿豐富象徵的禮儀,相輔相成。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提到復興成人入教(即慕道期),1972年元月宗座禮儀及聖事部出版了《成人入教禮典》,以初期教會慕道培育結構作基礎。

(三)《成人入教禮典》:

《成人入教禮典》注重培育教會新成員不斷皈依、度基督徒信仰生活。本文件把整個慕道過程分四階段及三個晉階禮儀:

(1) 慕道前期(問道階段),即福音歸化期,長短有彈性(約三個月),一旦接受福音有初步皈依意願和體驗,就以收錄禮接受申請者。

(2) 慕道期(望教期),最長的階段(約一年),藉教理講授引導慕道者度基督徒生活、經驗教會的禮儀生活、參與信仰團體的生活、在挑戰中活出福音價值和倫理生活,慕道者在理性及行為上悔改,就可進行甄選禮(四旬期之始)。

(3) 淨化期或受光照期(明道階段),準備入門,信仰團體伴隨入選慕道者作三次審核,包含治癒、釋放及寬恕的祈禱,教會藉禮儀授予〈天主經〉及〈信經〉,或其他有意義的標記。

(4) 復活前夕,入門聖事展開最後階段(悟道階段),復活期五十天新教友和團體共渡逾越生活、分享聖體、參與慈善服務。代父母猶如信仰見証人,全堂教友應支持、關切新教友的入門。

(四)地方教會的規定:

(1) 1974年中國主教團批準了出版中譯本《成人入教禮典》(試用本,且只譯原文前三章),但是很少堂區切實推行成人入教禮儀,而更只有少數信仰團體或堂區按慕道期的精神及階段培育慕道者。有些堂區雖遵循禮儀,卻與信仰團體的生活脫節。直到近年主教團禮儀委員會才準備出版成人入教的信仰生活培育過程。

(2) 教區層面,台北教區於1991年推動運用成人入教的慕道培育模式,首先訓練各堂區的代表,再由這些代表回到自己堂區建立慕道小組,推動堂區落實成人入教禮儀及慕道培育,目前已有少數擁有豐富資源的堂區已展開此種培育模式。

(3) 香港教區於1980年以來積極推行教區、堂區落實初期教會行之有年的慕道制度及入門聖事禮儀,慕道者具體經驗到對教會的歸屬感及信仰內的共同成長、共融,同時發展了有系統的慕道培育教理講授。


參考書目:

王愈榮,〈禮儀與教理講授〉,《神學論集》68,69 (1986),3-312。

主教團禮儀委員會編譯,《成人入教禮典(試用本)》,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1975。

───,《成人入門聖事禮典(一):分段舉行的儀式》,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1993。

香港地區教理委員會編,〈成人慕道課程〉,《傳道員手冊》,1989。

雷蕙琅,〈教會人門聖事與傳揚福音〉,《神學論集》68,69 (1986),349-357。

趙一舟,〈教會各時代入教禮的演變〉,《神學論集》98 (1993),475-482。

羅國輝,《禮者,履也》,台北:光啟,1988,41-47,97-107。

Floristan, C. "Catechumenado." Teologia Practica. Salamanca: Ediciones Sigueme, 1991. 460-476.

Lopresti, J. "Catechumenate." Komonchak. 166-167.

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