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51 天祐
51 天祐
tiānyoù
PROVIDENCE
參閱: 37037 天主的參與 625625 預定
180180 全知 181181 全能 249249 命運 483483 宿命論
(一)概念說明:天祐providence一詞,來自拉丁文名詞providentia,包括兩部分:pro(因為,為了)與videre (看)。因此意思是:先見、照料、預備的行動;謹慎管理資源。神學裡,天祐的一般意義指:天主對世上受造物先見的照顧與引導。更嚴格的神學的意義是:三位一體的天主與世界的關係,一如祂對祂宇宙救恩計劃的所知、所願與所行,以及祂對世界走向祂命令之終局的領導。在位際性語言中天祐的意義則是:三位一體的天主本身,特別是富於仁慈及智慧的、全知的、親自指導宇宙及人類的歷史的天主聖三。
(二)聖經不那麼常用天祐一詞,但視天祐之事實為聖經信仰的中心因素。
(1) 舊約中,天祐一詞只出現在希臘文化影響下的較晚時期(約十12;智六7;十四3;十七2)。但有種信念:雅威在預見其百姓的道路及整個人類走向偉大的未來上,是有力、智慧、善良的。這不尋常的歷史,激起人們對祂的讚美與信仰,始於創世本身,又在揀選、引導以色列走向許諾的目標中繼續。此一經驗在聖詠中吐露了出來(詠九2;廿六7;四十6;七一17;七二18),且由依撒意亞特別以其歷史觀摘要說出:是天主的救援行動(依九5;廿八29;廿九14)。充軍時的信仰危機打開了一個天祐的新視野,今人視為不只擁抱整個選民,也擁抱整個人類及個別的人。
(2) 新約繼續舊約的訊息,言及天主對其受造物不倦的看顧(瑪六25~34;十29~31;羅八28)。耶穌在革責瑪尼山園以極純的禱詞表達了這不可動搖的天祐信仰:「阿爸!父啊!一切為你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你所願意的」(谷十四36)。這對天祐的無條件信任,由耶穌的逾越奧蹟給予最後的印証。耶穌在逾越奧蹟的受苦與世界對祂的反對這兩件事實,顯出連人類歷史上的陰影(罪惡、歉疚、失敗、劇苦與死亡),都包含在天主的救恩計劃中。耶穌的死亡及復活是天主愛整個人類,是充滿智慧與良善的救恩計劃的決定性的啟示,成為初期教會宣道的中心(如宗二23;四28;弗一3~14)。
(三)基督徒思想史上,斯多亞(Stoa)哲學派(參 501501 斯多亞主義)與聖經傳統有關天祐的堅定信念,導出關於天祐的豐富神學思想。在這思想中,否定天祐就等於無神論。思想家如聖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仔細分析解釋天祐的問題,認為是結合兩種自由而成:無限三位一體之天主的一面與人的一面。《天主之城》─ 奧斯定的歷史神學,即嘗試發揮這中心主題。他的思想鼓舞了聖多瑪斯(Thomas Aquinas, 約1225-1274)與現代歷史神學家如鮑蘇哀(J.B. Bossuet, 1627-1704)。
(四)教會訓導權在梵一大公會議(1869-1870)中,為反無神論或二元論(參 5005 二元論)的世界觀而維護天祐的真意,解釋天祐是:天主統治世界並保護其受造物的方法(DS 3003)。
(五)在合一的範圍內,當加爾文(J. Calvin, 1509-1564)強烈主張的預定論(參 625625 預定)與天祐思想無區別地盛行時,一直是一個爭論的問題。經過巴特(K. Barth, 1886-1968)徹底研究改革教會與天主教之間對天祐的不同了解後,問題基本上已獲得解決。
(六)系統神學想用下面五個因素建構一套更連貫的天祐解說:
(1) 三位一體的天主在其干預人類歷史事務中,是絕對自由的。祂以絕對第一因這樣做,並非與受造物(第二因)在同樣平面上、用同樣的方式行動。祂的自由,以一種無限存有絕對單純的品質,與祂的全知、全能與全善不可分離地連在一起。
(2) 在三位一體之天主的自由奧秘中,人也真正地自由。人的自由徹底、完全地為天主所知。而且,人的自由愈接近天主的自由,人自由的品質就愈增高。天祐的位置就在這兩種本體論上不同的自由彼此的滲透中。
(3) 在此神學信念的基礎上,兩種極端的立場即可排除:即宿命論與預定論。預定論不該了解為:高高在上的天主的絕對命令,絲毫無視於人的自由。
(4) 基督的逾越奧蹟已放出光芒,深深射入到人受苦的事實內。天祐的信仰也包含人類事務的黑暗面。在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中,人生命內最痛苦的事實也已整合到三位一體之天主勝利之愛決定性的、包容一切的奧秘裡。
(5) 天祐的信仰用在祈禱中,不只是讚美、感謝已經驗到的天主仁慈,也是懇求許諾的實現。面對在歷史上行動的、愛每一個人的天主,懇求的祈禱不是多餘的。它不是設法強迫天主配合人的預感與計劃,卻表達祈禱的人把自己的需要託付給天主的照顧;同時它也表示祈禱的人徹底的接受天主,完全依靠天主,如此人才能生存。
參考書目:
Barth, K. Church Dogmatics, vol. 3, 3.
Breuning, W. "Vorsehung." Beinert. 542-543.
Niermann, E. "Providence." SM, vol. 3. 130-133.
Scheffczyk, L. "Schoepfung und Vorsehung." Hand-buch der Dogmengeschichte, vol. 3, 2. 2a. Freiburg: Herder, 1963.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