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359 修會生活
359 修會生活
xiūhuì shēnghuó
LIFE, RELIGIOUS
參閱: 358358 修會 710710 靈修
644644 福音勸諭 695695 願 196196 克修 553553 聖召
(一)概念說明:修會生活religious life一詞指遵循教會訂定的規則及規範,而奉獻給天主的一種生活方式。原來每位基督徒的生活,就該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結婚或獨身),奉獻給天主。因此,「修會生活」一詞不能等於「成全方式」,因每位基督徒都蒙召叫(參 439439 基督徒召喚)按自己的身份及職業走向成全。
(二)修會生活的本質:修會生活是按照某規範而奉獻給天主的一種生活。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採用「奉獻」(consecration)一詞時,意指持續不變及全部地把「內在的自我給予」天主。
修會生活一詞雖由教會制定的外在規範來界定,但它的本質卻超越了教會法方面的控制,而在於帶領一個人從世界到天主的「內在歷程」。原則上,捨棄現世的一切所有,將使修會人達到內在的捨棄─ 貧窮的極致。內心的空是自由之源。這種內在的自由有助於修會人真正面對自己,且在更深處面對天主。修會人捨棄野心和現世的所有,才能完全面對他的同胞。修會人不為己而生活,而是為天主、為別人而生活,以具體的方式實現若望第一書信作者的話:「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因為天主是愛。」
(三)修會生活與福音勸諭:其實,跟隨基督是每個基督徒的職責。基督本身超越任何生活方式的限度。修會生活也在於跟隨基督、師法基督。從一開始,修會生活就被認定是一種親近跟隨基督的特殊方式:
(1) 貞潔(chastity)、貧窮及服從三願是奉獻給基督的特殊方式之特徵。自古這三願就成了修會生活的特徵。其中,「貞潔願」很特別,因它實際上即指「獨身」(celibacy) (參 672672 獨身)。獨身是放棄婚姻生活。修會人發了守獨身的願,並要在這種生活方式中遵守貞潔。貞潔願的獨身,最後動機不是圖方便,也不是為那種保祿所說的顧慮,而是渴望跟隨基督、師法基督、一生保持獨身。蒙召叫而守獨身是來自天主的賞賜和神恩。神貧和服從的實踐容許程度上的差別,但在獨身方面一點也不可打折扣。就因這理由,修會生活又可稱為「神恩性的獨身」。
(2) 「修會的貧窮」由不同修會的會憲、會規來界定,所以一個團體與另一個團體,神貧就有差別。
(3) 修會的服從是基於「合法的長上是天主的代表」之原則,服從上司就是把上司表明出來的決定當作天主旨意。服從的方式,如同貧窮,也由會憲來規定。
(四)修會生活團體面:
(1) 如兄弟或姊妹的生活:兄弟或姊妹般的「共融」是修會生活結構裡的重要部分。即使隱修的會士也度著一種有深度的兄弟或姊妹般共融的生活。他們中許多人比大部分生活在團體中的人更接近他人。人類在與他人的關係中發展、成長到成熟。獨身者「奉獻」了與伴侶的親密關係,必須在團體生活中找到這必要的關係,以助他成為成人,並實現自己整個的人性。
(2) 但事實上,若團體成員不照基督所要求的那種愛去生活,則團體生活反會帶來許多痛苦。修會團體應是實現主的命令:「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若十三34)的理想地方。由這如兄弟或姊妹的愛裡,修會人將獲致力量去愛一切所接觸到的人。這種共融之心即是基督本人生活在團體的每一份子心中的記號。
(3) 正因為團體生活不是修會生活的最後目標,許多修會感受到極大的張力。當他們開放了會院外的使徒工作後,他們感受到在團體生活的責任與外面工作的需求之間有一種張力。這問題對那些從「安居在會院內」到「開放做許多使徒工作」的修會來說,更為真實,因為他們不再隱修了,但他們可能仍想保持很多昔日的生活方式。此時,他們必須調整自己,以適應使徒工作不斷變遷的情況。如此,他們才能生存下去;且靠天主的恩寵,在教會內繼續蓬勃地發展。
參考書目:
參閱〈358358 修會〉的參考書目。
梵二文獻,《修會生活革新法令》,(PC)。
────,《教會憲章》(LG),第六章。
John Paul II. Vita consecrata. Post-synodal Apostolic Exhortation on the Consecrated Life and Its Mission in the Church and in the World. Vatican City: Vatican Press, 1996.
"Vie Consacr." Dictionnaire de la vie spirituelle. Paris: Les itions du Cerf, 1983. 1160, 1163, 1164.
甘易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