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347 馬克思主義
347 馬克思主義
mǎkèsī zhǔyì
MARXISM
參閱:285285 社會主義 134134 共產主義
417417 教會社會思想 348348 馬克思社會分析 621621 資本主義
(一)概念說明:
(1) 一般而言,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馬克斯) (K. Marx, 1818-1883)本人的學說,以及許多針對他的思想而發揮、批判、後加、修正的各種思想。其定義可分三種:
1)指一種群眾運動的學說,它結合具有歷史感的革命熱誠且持有解釋社會改變型態的關鍵信念。(可稱為馬列主義(Marxism-Leninism):即馬克思、恩格斯(F. Engels, 1820-1959))、列寧(V.I. Lenin,1870-1924)思想的混合。這是蘇聯共產主義和以蘇聯為典範的一切政黨的「官方思想」。這思想完全蒐羅在經典中,作為群眾信仰的依據;經典的解釋權則保留給官方批准的詮釋者。
2)自從路加斯(G. Lukacs, 1885-1971)以降,它不再指學說本身,而指一種方法或生活方式─ 即理論上及實踐上(參 399399 理論與實踐)應付社會存在和轉變的方式。
3)指在歷史上可辨識的思想及行為傳統。由於此傳統演變迄今,內在的歧異如此明顯,以致所有單一傳統的說法都令人懷疑。
(2) 作為第一義「官方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因實際上所造成的嚴重禍害,已証明其理論思考上的貧瘠。若從第二、第三義來論述馬克思主義的觀念時,將包括列寧及路加斯、考茨基(K.J. Kautsky, 1854-1938)及拉森堡(R. Luxemburg, 1871-1919),特洛斯基(L. Trotsky, 1879-1940)及毛澤東(1893-1976)、亞多爾諾(Th.W. Adorno, 1903-1969),與格蘭斯基(A. Gramsci, 1891-1937)及沙特(J.P. Sartre, 1905-1980)等人的思想,絕不亞於馬克思本人,甚或恩格斯。又因馬克思潛在且深遠的影響,什麼才算是「馬克思主義」不能只憑他的著作來斷定。當然,從他的著作拔出一些主題的指標是適當的。但這工作著實不易,因:1)馬克思不斷整合各種課題及學說的企圖,使其思想顯得不完整及不清楚,極易被批評者視為前後矛盾而遭棄置不顧。2)在1830和1850年代,他那些最富創作性的作品問世之前,以他的名義而起的運動已使制度及理論相當穩固。因此,有關他的思想的統一性,尤其是早期較「哲學性」與晚期較「科學性」著作間的關係,引起許多爭論。今天的註解家大多同意馬克思的思想應以「1844年左右他首次處理的中心課題之後續探索」觀點來閱讀。
(二)思想描述:
(1) 大體而言,馬克思關注的是他的時代(十九世紀)裡的社會、經濟革命原因和命運,以及改革的過程,他的主要遠景是透過共產主義,人克服四層「疏離」(與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同胞的疏離)與控制自己命運的可能性來達成。其經濟分析中的特色─ 「多出價值」(舊譯「剩餘價值」Mehrwert),甚至可視為「疏離的勞力」理論的定論。人對自己命運的控制對人類自由而言是最基本的。從這意義來看,馬克思的思想是一種人類解放過程的理論,他本人把這種解放稱為「人性的全面救援」。馬克思過度樂觀地相信這種「全面性的救援」會在歷史中實現,這是因他忽視了人的自私自大等等難於克服的障礙所致。而他在預測未來方面的不準確,則出自他對窺探未來不感興趣,他只想了解十九世紀資本社會正在發生的是什麼。基於歷史、經濟、哲學(承自黑格爾)觀點,他深信資本主義因有內在矛盾,最後必被無產階級所剷除。
(2) 由於彼此利益的衝突,社會四分五裂而出現政治權力鬥爭的局面,此時由一個團體主控的制度性表達,就是「國家」。但在削除人與人、團體與團體疏離的社會裡,制度性的機構(如國家)終將消失。馬克思誤認為在過去和將來,「神」只是人面對「身外力量」(alien powers)時所作的一種象徵性表達:面對「工作」時,工作成了工人的監工,而不是工人自我表達及自我實現的工具;另一「身外力量」是國家的鎮壓力量。所以,在人的四層疏離已被超越的社會裡,工作被人性化了,國家被廢止了,神的問題根本就不會產生。
(3) 自從馬克思早期著作出版之後,哲學性的爭論在馬克思信徒之間日趨活絡,主要課題如:「意識型態」問題,或在何意義下馬克思主義理論才看成「科學的」等問題。大部分「官方」的馬克思主義都和馬克思本人一樣,對宗教保持敵對態度,但許多大理論家,如:布洛霍(E. Bloch)、加洛蒂(R. Garaudy)、亞多爾諾(Th. W. Adorno)、霍爾克海美(M. Horkheimer)都很認真地處理神學問題。再者,馬克思主義信徒通常未能窺見基督宗教內在多樣性的堂奧;同理,基督徒通常也未能認真地思考馬克思主義者對宗教的批判。近數十年來,在歐洲,雙方「交談」的進展,以及在第三世界雙方合作日增的趨勢,使「雙方在任何情況下都僅是冤家」的假設成了學者爭議不休的問題。此外,更有些基督徒試圖把馬克思的「經濟及政治」觀點從其「哲學」成分中抽離出來,以便贊同前者,而不接受把無神論建構在後者之內。單就馬克思自己的思想而論,這是行不通的,因為馬克思對歷史過程的看法與其哲學、對人的「本質」和命運的概念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三)歷史具體面:
(1) 馬克思關懷的是十九世紀資本主義將瓦解的過程,而日後的布爾希維克(Bolshevik)革命則需要轉移注意力。因為在革命之後,馬克思思想家面對的是兩個相連的問題:一是經濟問題,即共產主義社會的建構;另一是政治問題,即共產黨與工人階級的關係:
1)對於經濟問題,「蘇共」最後是透過大規模工業化來處理的;但「中共」一開始便以農業發展為主;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復甦,使人們對馬克思經濟論的興趣銳減,但最近因資本主義內部再度升起的危機,以及西方與第三世界關係的背景,人們對馬氏經濟論的興趣又死灰復燃。
2)至於政治問題,蘇聯和中共採行列寧的「先鋒」(Vanguard)黨概念,藉先鋒黨使革命意識得以具體地實現,並逐漸灌輸在工人階級中。實際上,此黨已脫離它所代表的工人階級而成了特權階級。在西方,好幾個馬克思思想家的團體已不相信工人階級的革命潛能了,有些甚至認為「教育」勝過「革命」,教育才是社會轉變的工具。
(2) 1989年共產主義政權在東歐崩潰。1991年5月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1978- )頒佈《一百週年》通諭,指出馬克思主義不但不能解決社會問題,更導致極權統治,壓迫人民(25號)。接著,1991年9月5日蘇聯共產體制也正式宣告瓦解。
(四)綜合反省:
(1) 馬克思主義並未完全絕跡,但有三方面可說已宣告死亡:
1)在哲學上,以粗糙的唯物論為形上學基礎未能解釋整個世界的思想體系,亦即蘇聯本著辯証唯物論所寫的教科書、傳統上所宣傳的馬克思主義已死亡。
2)從政治觀點看,最近共產解體的事件顯示,馬列主義(含列寧提出的「先鋒黨」概念及「帝國主義」理
論)未來在工業化世界的發展性極小,但仍將橫行於低度開發的亞非地區。
3)在經濟上,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實際上只是個空洞的許諾而已。
(2) 然而馬克思主義傳統有三方面仍很活躍:
1)馬克思本人所謂的歷史唯物觀,即以生產的經濟關係來解釋歷史,強調以經濟(物質資源的分配)來改革社會,至今依然通行於世。但這種歷史概念有三個困難:首先,缺乏預測能力,如對資本主義及宗教的預測錯誤。其次,過分強調生產力。生態危機已使人認清「生產力」對人類的危害。其三,太強調經濟因素而忽略政治、社會及文化因素。
2)馬克思為檢視社會、政治概念而提出「意識型態的批判」,迄今仍被採行。如探究選擇或權利等普遍概念,在這概念背後,受惠最大的常是社會中獨特的小團體。大體而言,權利(或選擇)的行使由所擁有的經濟力之大小而定。
3)數十年來,馬克思主義對各學問(如解放神學、文學批判等等)的影響不可抹煞。
參考書目:
Fucek, I. "Marxism." Latourelle. 630-644.
Lash, N. "Marxism." A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Ed. A. Richardson and J. Bowden. London, 1983.
McLellan, D. "What Is Living and What Is Dead in Marxism?" The Month 24 (1991): 138-143.
武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