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
215 君士坦丁堡第二屆大公會議
jūnshìtǎndīngbǎo dìèrjiè dàgōnghuìyì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II
參閱: 412412 教會史 22022 大公會議
(一)概念說明:君士坦丁堡第二屆大公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II是教會第五屆大公會議,由君王猶斯弟尼安(Justinian I, 527-565)所召開,553年5月5日至6月2日舉行,共有一百六十八位主教(多數來自東方)參加。
(二)會議背景:這次會議的召開,主要是為審查並懲罰「三文件」(或「三著作」Three Chapters),即:莫蘇愛脫的德奧多(Theodor of Mopsuestia, 約350-428)、溪倫斯的底奧篤雷(Theodoret of Cyrrhus, 約393-466)、及托名為厄特色的依巴(Ibas of Edessa, +457) 的著作。當時教宗維祺留(Vigilius, 537-555)雖然人在首都,卻拒絕參加會議;不過到後來,還是向君王屈服,核准了這次大會。
(三)會議的經過及法令,會議共分八期:
(1) 前三期會議力圖說服教宗參與未果;從第四期開始,會議乃集中討論三文件的內容:德奧多的著作被指為奈斯多利主義(參 228228 奈斯多利派),因而遭受譴責;底奧篤雷的著作因與濟利祿(Cyril of Alexandria, +444)有衝突,故亦被判為異端;只有誤以為是依巴的作品,經大會決定,並非出自依巴之手,故此他本人得以免罪。
(2) 第八期會議發表了一份教義聲明,並附上十四絕罰(DS 421-438)。聲明中重新宣佈對聖子降生的信仰,堅持加采東會議的權威性,藉此為會議譴責「三文件」一事作辯護。
第1至10項絕罰摘取亞歷山大基督論的精髓,以杜絕有任何把基督分作兩位格的奈斯多利主義。最後四項絕罰分別譴責從奧力振(Origen, 約185-254)開始到奈斯多利(Nestorius, 約+451),以及「三文件」中的三位主角。
(四)教宗的反應:教宗維祺留本來拒絕出席君二的會議,但他終於敵不過政治的壓力,發表了兩個典章,接納了會議對「三文件」的譴責;不過,對會議前十項絕罰中所提及的教義問題,他卻隻字不提。
(五)對會議的評價:從神學的觀點看,這次公會議的決定粉碎了有任何奈斯多利的傾向進入加采東思想的危險。然而更大的危機是在於一性論(參 4004 一性論)。君二解決了兩性在基督一個位格內結合的事實,卻沒有著手處理基督人性的問題,因而導致後世對在基督內兩種意志和兩種能力的爭執。這正是下兩屆公會議的主題。不少現代神學家感到君二大公會議代表的是新加采東主義的勝利,也就是過份強調濟利祿的基督論,而失去一套完善基督論必須保有的平衡。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