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476 第三世界神學
476 第三世界神學
dìsānshìjiè shénxué
THEOLOGY, THIRD WORLD
參閱: 385385 神學 498498 場合神學 333333 降生神學
(一)概念說明:第三世界神學third world theology一詞指在所謂第三世界所發展之神學。「第三世界」之意義雖不甚明確,一般係指在亞洲(日本除外)、非洲、及拉丁美洲之開發中國家。與其在神學上處相稱地位者應為「第一世界」之歐洲及北美的神學,及「第二世界」原在前蘇聯統治下的國家之神學。
(二)特色:
(1) 廣義而言,第三世界神學係指在所謂開發中國家內的基督徒地方教會(含天主教及基督教)成長中之神學運動。這些國家在數世紀以來一直係「第一世界」各政治強權之殖民領土,亦為「第一世界」各基督教會之傳教區。
基督教自第十九世紀後期在甚多地區推動所謂「自治」、「自養」、及「自傳」之「三自運動」,因之各該地區提早訓練當地的神學家。
天主教方面,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對第三世界神學亦獲得相當大的突破;各地方教會的特性獲得原則上的肯定,但梵二也強調地方教會之間的正確交談,並要求地方教會與梵蒂岡(及其促進各個地方教會及神學間之共融的角色)團結一致。
因此不難瞭解在此一廣義的第三世界神學中包括甚多型態及方式的神學。因為當地的神學家係在歐洲或北美接受訓練,尚無時間發展其本身之場合、本土化神學;或因甚多第三世界的神學學校仍須仰賴第一世界神學家教師的支援,故在第三世界神學修院中仍教授傳統及現代之歐洲與北美神學;特別是在那些與基督徒神學革新運動隔斷甚久的國家,其天主教神學機構所教授的仍然是士林神學(參 19019 士林神學)。
(2) 狹義而言,第三世界神學係指在第三世界之場合及本土化神學,這些神學在本神學詞典中多依不同標題列舉(例如菲律賓、拉丁美洲、韓國、印度、非洲、亞洲等神學)。各該神學一般顯示某些共同趨勢,如:1)逐漸脫離對第一世界神學之依賴。2)和其民族宗教思想與文化遺產相互對談。3)其人民多瀕於社會邊緣、貧窮、經常受壓迫與剝削;這些不同地方的神學多關切人民之處境。4)在兩種意義上呈現大公思想,如基督徒內部之對話,以及與非基督徒宗教間之宗教對話。5)設法依更有效之方法以填補理論與實際間的空隙。
(3) 就最狹義而言,第三世界神學亦可稱為由「第三世界神學家大公協會」所推動的神學。此一協會係於1976年成立於坦尚尼亞的三蘭港(Dar es Salaam),會員包括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的神學家;本協會的目標在團結第三世界的神學家,一方面在求降低對第一世界的依賴,另一方面加強在形成純然場合與本土化神學時所需要的創造力。洲區會議於1977年在非洲迦納的阿克拉,1979年在亞洲斯里蘭卡的維納普亞,1980年在拉丁美洲巴西的聖保羅分別舉行。1981年在印度新德里所舉行的全體大會提出在神學觀點上紛繁的視野,顯示在神學處理上是無法以單一的同類模型概括的。彼此與第一世界神學家鄭重的對話,亦已開始。
參考書目:
房志榮,〈「第三世界的神學」初學邁步〉,《神學論集》30 (1976),563-582。
谷寒松,〈亞洲神學家會議〉, 《神學論集》40 (1979),203-222。
Evers, G. "Theologie in der Dritten Welt." Taschen-lexikon Religion und Theologie, vol. S-Z, 4th ed. Ed. E. Fahlbusch. Goettingen: Vandenhoeck and Ruprecht,1983. 195-200.
Torres, S. and V. Fabella, eds. Doing Theology in a Divided World: Papers from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cumenical Association of Third World Theologians, January 3-13. Geneva.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5.
─── . The Emergent Gospel. Theology from the Underside of History: Papers from the Ecumenical Dialogue of Third World Theologians in Dar es Salaam, April 5-12, 1976. New York: Orbis Books, 1978.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