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167 自然主義
167 自然主義
zìrán zhǔyì
NATURALISM
參閱: 639639 實証主義 627627 經驗主義
305305 科學與宗教 391391 神學與科學 53053 不可知論
(一)概念說明:自然主義naturalism一詞在1930-1940年代(主要在美國)最為流行;它泛指主張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用自然科學(包括生物學和心理學)範疇的各種科學方法就可作最佳的解釋,而不必求助於超自然或超驗的解釋;這一類的哲學思想概稱為自然主義。換句話說,它主張自然界就是實在界的全部,此外別無他物,沒有其他任何『與它不同』的事物。
(二)自然主義比實証主義的範圍更廣,因為後者只把物理、化學的解釋當作有效的哲學推論。自然主義也不局限於經驗主義上,因為連理性主義者(參 398398 理性主義)斯比諾撒(B. Spinoza, 1632-1677)基本上也是個自然主義者。事實上,自然主義廣泛地涵蓋各種哲學的範圍,連亞歷山大(S. Alexander, 1859-1938)的哲學也包括在內;1920年他的代表作《空間、時間、神》(Space, Time and Deity)一書可以印證。而布羅得(Ch.D. Broad, 1887-1971)更在1925年出版的《心靈及其在大自然中的地位》(The Mind and Its Place in Nature)一書中闡釋自然主義如何把早期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派觀念論的立足點倒轉過來,因為後者會說「自然及其在心靈中的地位」。再者,較早期的自然主義經常很接近唯物論(參 464464 唯物論);其實,自然主義的範圍比唯物論廣泛:唯物論是道地的自然主義;但反過來說,自然主義不一定是唯物論。
(三)目前有些神學家所談的是較廣泛的自然主義,好比懷德海(A.N. Whitehead, 1861-1947)便屬此類。雖然他們揚棄自然與超自然的二元論,其「自然」的概念已為精神世界,甚至為神的存在,保留了充分的餘地。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