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教會與文化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421 教會與文化
421 教會與文化

jiàohuì yǔ wénhuà

CHURCH AND CULTURE

參閱: 411411 教會  425425 教會學 436436 基督宗教 81081 文化

98098 本位化 422422 教會與世界  417417 教會社會思想 42042 主教的思想與生活


(一)概念說明:

(1) 「教會與文化」(church and culture)一詞中的教會指廣義的基督宗教大團體。關於文化,這裡所採用的是一種廣義的說法:文化是指學習而來的生活方式,而這種方式為某些人(某國家、或某民族)而言是典型的。這種典型的生活方式,其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耳濡目染下習慣得來的。除了衣食住行娛樂之外,其他如家庭結構、生產系統、教育制度、法律制定、宗教信仰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2) 文化由許多因素所決定。地理位置及與之相關的氣候情況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住在高山的人與住在濱海的人、寒帶人與熱帶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同。住在相鄰地區的人,分享相近的氣候環境,他們的文化因而也相近。人與動物不同之處在於:人類依靠理性會自我適應於各種不同的生活條件中,因而表現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形成不同的文化。

(3) 人類的生活方式有許多層面,諸如行動的層面(如衣食住行娛樂),象徵的層面(如婚姻殯葬各項禮節)。最基本的是語言,語言包含整個文化的表現;語言不同,文化也相異。這許多層面組成一個整體,一個因素改變,其他因素也跟著改變。

(4) 人面對文化的態度有兩種危機,一是文化中心主義(自以為自己的文化高人一等,因而看不起其他「低等」文化),一是文化相對主義(以為所有文化都是相對的,完全沒有分別)。其實文化沒有高下,卻有不同,它們都要求其他人的尊重,以及給予正確的認識和不斷的澄清誤解。

(二)教會與文化之間的張力:

(1) 歷史指出,有一段時候,教會在傳播福音時,沒有好好地尊重各個獨特的文化;個中原因,是因為它沒有正確地認清它們的特質。明末在華傳福音的傳教士中曾有一些人反對祭祖(參 70070 中國禮儀之爭),因為這些傳教士誤以為敬禮祖先就等於祖先崇拜,傷害了十誡中的第一誡。在接迎二千年的教會歷史中,也許最大的悲劇就是:基督宗教竟然被等同為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又被視為最優越的文化。其實,教會本身絕不等同於任何一種文化,因而傳福音也不是傳揚任何一種文化。雖然如此,教會卻並不與文化衝突;相反,它可以深入文化、滲透文化、卻不為任何一種文化所囿限。保祿說:面對猶太人,他就是猶太人,面對希臘人,他就是希臘人(格前九20~21);其實,他不是猶太人,也不是希臘人,而是天主的人。這就是教會一方面深入文化,而另一方面超越文化的最佳例子。

(2) 教會應該尊重地區文化,意思就是,應該以當地文化所能理解的方法來述說福音。沒有見過芥菜種子,分不清山羊綿羊,也不知道漁夫如何撒網的都市人,福音的許多比喻為他們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甚至不容易理解的。在傳統上尊重堯、舜、禹為人類祖先的中國人,對聖經中的聖祖們(如亞巴郎等等)感覺相當的陌生。而沒有希臘哲學背景的許多現代文化,對教會傳統上以位格性體為主導觀念所解釋的聖三論和降生論也不容易了解。

教會面對由於文化隔閡所造成的困難時,必須加緊腳步,追上時代的需要,而不能固步自封,它必須讓基督的訊息「降生」在不同的文化中。如此天主的聖言才能不僅僅被人傳送出去,還被人所理解,也不僅僅被人所理解,還能帶來新的生命。

(三)神學反省:

(1) 本位化的動力來源,就是天主聖子的降生(incarnation) (參 332332 降生)。字源上in-carna-tion的意義就是:進入肉身,成為肉身。因而當一個抽象的觀念得到具體的外在形式時,此過程也可以稱為incarnation。就好像本位化,有人把它稱作福音的incarnation,意即在一個文化的禮儀、社會活動、或結構上,福音具體地取得了外在的形式,而不再渺不可及,遙不可即。天主聖子降生,他取得了肉身,成為可觸可及的具體「福音」。因而聖子的降生可以為今日的教會提供本位化最完美的模式。就好像在歷史中,耶穌在納匝肋成長、學習亞拉美語文,適應猶太本位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深深接受舊約的滋潤,分享一切屬於猶太人文化的因素。同樣,傳福音的教會也該盡可能,如同耶穌基督一樣整個地、密切地,降生(incarnate)到每一個文化中;也像基督一樣,把救贖的福音以當地的方式帶給屬於這一個文化的人。

(2) 另一方面,每一個孩子進入他自己的文化(enculturation);他們都必須透過家庭及社會媒介的協助慢慢學習如何正確地說話、用餐、向人問好……以致生活中一切的社會習俗。因此,環境不是被動的,就好像瑪利亞為她的新生兒「裹上襁褓」,今日,各個地區文化的許多母親也要以同樣熱情的態度把這「降生的福音」用當地的文化裹起來,讓它可以在這個新文化中舒適地、不受阻礙地成長。本位化是地區教會的責任,外國傳教士只是援助。只有那些如同庖丁一樣在自己的文化中游刃有餘的本地人才有足夠的條件以屬於他們的、本位化的方法來述說他們的信仰。

(3) 本位化是普世教會的滋養力。本位化是地區教會的工作,可以說,地區教會是每個地區福音本地化的過程中直接的作因(agent),意即它的本位化同時是代表普世教會的,而且也是以整個普世教會的名義去作的。因為每個地方教會都是唯一的基督教會臨在和行動的地方,因此也是整個基督奧體在具體情況下的實現。這樣看來,每個地區教會的本位化不僅是為自己的好處,也為別的教會的好處;事實上,整個普世教會都會由於一個地區教會的本位化而得到滋養。由於地區教會的本位化,教會愈發顯示出它是一個教會,一個在單一中充滿著多元,而多元卻又無損於單一的團體。教會是人類中一體與友愛的聖事,而所謂一體與友愛,已經包含著一與多。可以說,本位化,是使教會更成為教會的因素,是普世教會賴以生長碩壯的滋養力。


參考書目:

梵二,GS,53-62。

尼布爾(H. R. Niebuhr ),賴英,龔書森合譯,《基督與文化》,再版,台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出版,1967。

房志榮等,《宗教與人生》,蘆洲鄉: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88。

Luzbetak, L. J. The Church and Cultures: New Perspectives in Missiologic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8.

Pontifical Council for Culture. Church and Culture (Bulletin). Vatican City. (With ample bibliography)

─── . Cultures and Faith (Periodical). Vatican City. (With ample bibliography)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