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本質相似論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
223 亞略主義

yǎlu`è zhǔyì

ARIANISM

參閱: 292292 附屬說  4004 一性論  705705 屬性交流

45045 天主聖三  127127 尼西亞第一屆大公會議  155155 同性同體


(一)概念說明:亞略主義Arianism來自亞略(Arius, +336)的思想潮流。亞略是亞歷山大的司祭;他的神學理論不僅是四世紀基督教會最主要的基督論(聖三論)異說,有關它的爭論還涵蓋了教會、思想以及政治等各層面。

他最基本的理論是否認基督(以及聖神)的神性;換言之,他減弱了基督徒對天主三位一體道理的信仰,為他而言,只有聖父才是真正的天主。

(二)主要內容:

(1) 亞略神學的關鍵在於他肯定天主「非受生」的理論。作為一位天主,祂必定是非受造的(uncreated);不單如此,祂還必須是非受生(unbegotten),是無始的;因此,祂也是絕對地不能通傳的,是獨一無二的。

(2) 基於這個原則,聖言(Logos)不可能是真天主,因為聖經清楚記載他是由聖父所生。雖然他受到所有基督徒的欽崇,不過他只是由於繼承(或繼嗣adoption)或由於參與恩寵而成為天主和天主之子。因為天主是不可分的,不能通傳的,又因為聖言從天主獲得祂的存在,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祂是一個受造物,儘管是一個最完美的受造物,卓越地超出於其他受造物之外。無論如何,祂總是個受造物。亞略的名句是:「有一段時候,祂不存在。」又因為祂不是真天主,祂對聖父只有一種不完全的認識,祂還可以改變,可以犯罪,即使事實上祂並沒有犯過罪。

(3) 關於聖神,亞略本人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聲明,但是他的追隨者在忠於他系統的大原則之下,認為天主第三位是聖子所生的最高受造物,祂次於聖父聖子,也與祂們不同。

(三)亞略主義簡史:

(1) 環繞著這種異端的爭論在320年開始發生。320年亞歷山大的地方會議譴責了亞略的理論。亞略拒絕屈服;他離開了亞歷山大,來到了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一帶,在那裡贏取了不少追隨者,如凱撒勒雅的安瑟伯(Eusebius of Caesarea, 約265-339)和尼高米弟亞的安瑟伯(Eusebius of Nicomedia, 約+342)等。而反對他的亞歷山大主教則寫信給東西方各主教力圖陳明整件事件的真相。如此,一個本來是地區性的爭論升級了,甚至有影響整個東方教會的合一的趨勢。

(2) 324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I, 324-337)征服了東方,為了保衛帝國的和平,乃於325年在尼西亞召開大公會議來解決紛爭。尼西亞第一屆大公會議譴責了亞略主義(DS 125-126)。該會議還頒佈了有名的《尼西亞信經》,其中的句子都是針對亞略異端而發,如「由父的性體所生」、「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受生非受造」,「與父同一性體」(homo-ousios, 即同一個性體的)。如此,尼西亞乃定斷出聖子與父「同性同體」的關係。

(3) 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壓力之下,所有主教(只有兩位例外)都俯首在信經上簽署。但尼西亞大公會議並沒有真正解決亞略的紛爭。幾年之後,一個強大的反尼西亞大公會議運動出現了。原來大部分的東方主教,由於害怕一位一體論(monarchianism)的復甦,竟然對「同性同體」的說法產生不信任的態度。他們由於害怕君士坦丁大帝,不敢正面攻擊尼西亞大公會議的信仰,乃把目標轉向那些對「同性同體」最具影響力的支持者。從328年開始,許多尼西亞大公會議的支持者都一一被罷,最後連最具影響力的尼西亞大公會議主角亞大納修(Athanasius, 296-373)都難逃充軍之苦。雖然在君士坦丁死後(337),所有充軍的主教都獲准回到自己的教區,但亞略的爭論已經令教會落到精疲力竭的地步了。然而鬥爭仍未停息,尤其是當康士坦斯二世(ConstantiusII, 340-361)成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之後(351),更給予亞略主義者另一次復甦的機會。君王本身是位亞略信徒;在他壓逼之下,兩次西方會議(353年在亞耳Arles,355年在米蘭)都譴責了亞大納修,聖人充軍沙漠。從此之後,所有保衛尼西亞信仰的聲音都靜止下來了。

(4) 此後,亞略主義者又分成三派:1)不相似派(anhomoeans,希臘文an-不、非,homoios相似)堅持聖父與聖子根本不同。2)相似派(homoeans)主張父子之間的相似。3)性體相似派(homoe-ousians相似─ 性體)認為父與子不但相似,而且是性體方面相似。除了不相似派之外,其他兩派都是比較溫和的亞略主義。而不相似派的思想,由於它強烈的亞略氣息,在東方和西方都受到猛烈的攻擊。358年在安琪拉(Ancyra)和西妙(Sirmium)舉行的兩次會議都譴責了它;當時會議的主要用語是「聖子與聖父性體相似」,明顯地傾向性體相似派。但由於君王是位相似派論者,在康士坦斯二世去世之前(361),相似派一直都有很強的勢力。不過由於相似派的壓逼,反而導成性體相似派與同性同體論者(homo-ousians尼西亞信仰)逐漸達成了共識與和解。再加上亞大納修和巴西略(Basil, 約329-379)等人的努力,亞略的風暴終於止息。

(5) 381年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參 214214 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在教宗達瑪蘇(Damasus, 366-384)的道理的基礎上(DS 144-149,152-178),再次肯定尼西亞的信仰,並且宣佈聖神的神性,確立天主聖三的道理(DS150)。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