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438 基督徒人學
438 基督徒人學
jīdūtú rénxué
ANTHROPOLOGY, CHRISTIAN
參閱: 11011 人 296296 耶穌基督
353353 恩寵 591591 罪 341341 原罪 526526 創造 492492 超性
(一)概念說明:
(1) 基督徒人學Christian anthropology便是將人的問題,放到基督宗教信仰上來看,藉著信仰啟示的光照來認識人,指出人的一些基本問題與解答。
(2) 西方世界大約由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參 84084 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參 474474 啟蒙運動)倡導自由、平等、民主、崇尚人的理性起,開始將宇宙的中心放在人的身上,「人」的重要性日益提昇。而十九、二十世紀盛行的存在主義,則著重於發掘個人的存在深度。社會主義以現世為念,無神論則否認任何超越人以上的存在,而以人為宇宙的中心……更使得人成了現代世界中注意的焦點。
教會過去大體以天主為中心,較重出世的生活,思想變化不大;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產生了劃時代的思想躍進,決定重新進入世界,謀與世人攜手共同邁向圓滿的明天。於是教會對「人」的反省大增。
(3) 中國數千年來受儒、釋、道三家深遠的影響,重視人性內在的價值及超凡入聖步向生命圓滿的途徑,致使「人」本位的人文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特色。而今天在政治、經濟迅速的變革下,個人有了更多自我發展的機會,「人」的重要性因而大為提高。
因此人的問題不能說不重要,研究人的問題也就成了一項專門的學問─ 即人學(人類學anthropology)。人學可由各種不同的角度出發,使人學的發展多少有一些差異性,如東方的佛教、道教、儒家、印度教,均具其特殊的人學觀。當然,人學的問題多少總是哲學的主題,但必須承認,不能把它全部歸之於哲學。因為人存在的問題有其超越的向度,不是只憑運用理智就能獲得解答的。
(二)基督徒人學發展簡史:
不論人們意識與否,不同思想與處境的人各有不同的人觀,基督徒也不例外。「基督徒人學」(以下簡稱人學)是甚麼?就是世界諸多人觀中基督宗教的人觀。要了解基督宗教的人觀,應從歷史的發展看起。本文描繪聖經時代、教父時代、中古時代、近代的零散人學知識,如何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問:
(1) 聖經時代的人觀:人,是天主的肖像,是與天主交相來往的受造物,是在盟約中生存的子民,是受造物中的受造物,是救恩史上天主的合作者,是邁向未來圓滿而尚在旅途中的奮鬥者。這還不是本文要討論的狹義的「人學」。因為,第一,聖經無意在一個有意識的原則基礎上,把所有關於人的說法明確、有系統地整理出來;第二,聖經所用的敘述法,只是以日常生活的具體事物表達信仰,並非學術性的語言。
(2) 教父神學進步到首度嘗試系統化,並且更清晰地尋找整合的原則,如人是天主的肖像、宇宙與人類的歷史乃神化史、宇宙精神化等的觀念。然而,始終潛在的危險仍在,如:把人與天主的區別與合一,簡化為精神與物質的對立與合一,或罪人與慈悲天主的對立與合一,或人類起源與終結的對立與合一,認為人類歷史只不過是回復原始的理想,而不是自由的天主不斷創新的歷程。
(3) 至於中古時代,雖有種種系統化的神學叢書,人學的諸多成份卻仍四散在迥異的論文中,並未跨向人學獨立的決定性步驟。那時,還沒有任何關於基本人性經驗諸如悲痛、喜樂、死亡等的神學分析,個人仍只是普遍概念之人的「具體表現」而已;世界則是天主已然造成的舞台,人在其中走向得救,而非與救恩史有關,天主要藉人之努力以終底成的情境。
但此時卻已出現趨向真正人學的記號,如個人救恩史的問題以更個人化的詞彙提出:公審判前的榮福直觀、無聖事亦可能獲救的「願領聖事」、良心的不可侵犯、原罪與本罪在性質及後果上的重要區別、無罪狀態中精神受造物的恩寵超性與末世超性。人們日益認清哲學在神學中、國家在教會中、文化在宗教中的相對獨立性,這是未來系統人學邁向獨立的信號。
(4) 近代:在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思潮的衝擊下,神學家開始分析信仰,「信仰分析」(參 316316 信仰分析)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他們更廣地論及基督徒的得救,更尖銳地區分本性與超性。世界、文化、國家不再屬於聖職人員直接管理,而由教友獨立負責。個人如何體驗到天主的慈愛,受到極端的重視,因此又發展出一種以人為分辨天主旨意之主體的人學。然而有關人的教導仍分散在各種論述之中,整體的系統人學尚未明顯地建構起來。梵二以後神學家才發表了狹義的「人學」著作。
(5) 「人學」的特色與內含:
1)特色:a)出發點:人學沒有絕對的、唯一的出發點,各因神學家生活於何種具體環境,有何文化背景,處在那類信仰傳統中而有所不同。b)許多對立性的因素:人生活中有許多對立的經驗與構成因素,如陰陽、善惡、精神與物質、個人與團體……,人學不能忽視,必須面對此一事實。未來比較完整的神學,勢必包含各方面的特質。按現今心理學的發現,知道西方人較為陽剛,屬父原型;東方人(尤其中國文化影響的廣大地區)則較陰柔,屬母原型。中國的人學顯然應當多藉深處母原型的種種象徵來發揮。c)時間性:神學家都已肯定人的歷史性,歷史對人形成的影響;許多神學家也注意到現代的狀況,當前環境對人的左右力量;但少有神學家同樣關懷人的未來,人日後可能的發展趨向。
2)內含:a)來源:人學內含來自四個方面:一是聖經、傳承、教會訓導的信仰泉源;二是其他宗教;三是近代發展中的人文科學;四是人類具體的生活經驗。b)論題:人學是信理神學中的一門,是信理神學內主論題之一;要討論人學,就該討論人學與其他論題的關係,如人與天主、人與基督、人與宇宙及自然環境、人與教會、人與人、人與罪、人與救恩、人與末世。這些論題可從三個基本問題來予以綜合:「人,你由何處來?」(人的宇宙性與歷史性);「人,你是誰?」(人的主體性與社會性、人是天主與基督的肖像、人是被創造者);「人,你是什麼?」(人的內在結構、人的性別、人的本性與超性)。
(三)今日較有代表性的基督徒人學:
(1) 由天人來分:
1)重天派:此派極言上帝的偉大、全能,而低估人的能力(人性因犯罪而受傷),認為人憑自身無法達到天主,故而否認自然神學(參 173173 自然神學)。有基督教神學家如巴特(K. Barth, 1886-1968)、布魯內(E. Brunner, 1889-1966)、布特曼(R.Bultmann, 1884-1976)、摩特曼(J. Moltmann 1926- )、田立克(P.J.Tillich,1886-1965)等。此派強調上帝之絕對性與超越性,是其優點,但另一方面卻對人的才能、自由以及其他宗教的價值不夠肯定。
2)重人派:此派是天主教神學家一般的取向,相信人性本善,故而肯定人的能力,由人出發而研究人性各種走向天主的潛能,如德日進主張人的生命將不斷演化,而達末世的圓滿;馬雷夏認為人的理智趨向無限的存有等。此派肯定天主創造人原有一切的美善,努力邁向本性與超性合一的整體人生觀。但卻可能不夠重視天主的絕對重要性;雖欲擺脫超性本性的二分論,卻造成難以承認天主在基督、聖神內自我通傳的恩惠性。
(2) 由出發點來分:
1)由「創造者天主出發」:如傳統的士林神學根據聖經創世紀,主張單偶論來解釋。此派雖條理分明,但卻只呈現靜態面。又如摩特曼,則認為生活中的人是天主的肖像,是不分靈肉的整體人,與大自然有關,始終在演變中,走向未來的安息。此派注意到天主的永恒創造,以及人與環境的問題,但缺乏清楚的哲學系統;有些區別交代不清。
2)從「人為主體」出發:拉內(K. Rahner, 1904-1984)認為人認識自己及四周乃因超驗地與無限存有有關。人是上主之言的諦聽者,常在絕對奧蹟的臨在中,又總受罪惡的徹底威脅,是天主無條件自我給予並為之解罪的對象。其優點是天主與人兩面兼顧,富於動態;以超驗方法描述,人人皆在絕對奧祕的臨在中,有助於與非基督宗教交談。其弱點是不夠注意當前人類社會環境的問題,不斷強調人的主體,可能失去以神為中心的神學性。
而貝虛(O.H. Pesch, 1931- )則由具體生活的人談起,論人又有神的因素。可惜其思想太限於中歐的文化世界。對今日世局所提不多,且不夠注意天主三位一體與人的關係。
3)從「人文科學」出發:德國神學家潘南伯(W. Pannenberg, 1928- ),鑽研人文科學的書籍,能超出德文思想界的有限範圍,由現代人文科學思想,重新反省人自我的構成與形成過程,是提醒神學家多接觸人文科學、建立科際交談的良好例證,並建立人文科學與神學間的橋樑。
(四)東西宗教中的人學之比較:
宗教家基於信仰,自覺面對無限奧祕有被召喚的特殊經驗,於是創立宗教,在各自的傳統中逐漸發展出特殊的人觀。在此,本文不詳述各個宗教的人觀,僅綜合比較東西方幾種主要宗教人觀的差異。
| 東方宗教中的人學 (印度教、佛教、道教、儒教、日本神道教) | 西方宗教中的人學
(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
(1) | 較屬陰性,即今心理學所謂母原型。人的宗教生活顯得陰柔(如以「水」象徵,喜「柔弱」,講「無」、「虛」「空」、「禮讓」)。 | 較屬陽性,即今心理學所謂父原型。人的宗教生活顯得陽剛(如以「火」象徵,喜「肯定」、「投入」、「製造」、重視「法律」、「制度」) |
(2) | 人與神不講位際關係,而重視融合、一體。 | 人明顯地生活在神位際性的啟示中,意識到無限與有限的區別。 |
(3) | 人是宇宙整生命的一部分。不強調人的位格、主體性(致使個人的重要性次於家庭、社會,民主制度不發達)。 | 強調人受神召喚。人是主體、是一位。 |
(4) | 人與大自然關係密切,注意到宇宙與人生的循環性,以及人與宇宙的一體性。 | 重視自由主之人創造歷史的一面(所發展出救恩史的觀念。因不太重視與大自然的關係,故而發生工業破壞大自然的理象)。 |
(5) | 在循環的整體生命中關注「善」勝於關注「真」,因此對宗教信條不太注重,富於包容性(而有「宗教都一樣」、「宗教都教人行善」的說法)。 | 高舉啟示及自由負責的主體,故而崇尚真理及定斷的信條,有排他的態度(而有「教會之外無救恩」的傳統名言)。 |
由上列比較可歸納如下:
1)人在整體宇宙中,也是神的對象。
2)人可順應宇宙運行,也能創造人類的歷史。
3)人可自「大我」(家庭、民族、人類)一面看,亦可由「小我」一面看。
參考書目:
谷寒松,《神學中的人學》,三版,台北:光啟出版社,1996,45-69 。
Langemeyer, G. "Theologische Anthropologie." Beinert. 502-504.
Pannenberg, W. Anthropologie: Anthropologie in theologischer Perspektive. Goettingen; Vanden-hoeck and Ruprecht,1983.
Pesch, O. H. Frei sein aus Gnade: Theologische Anthropologie. Freiburg: Herder, 1983.
Rahner, K. "Man (Anthropology)." SM, vol. 2. 365-370.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