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基本問題 | 答覆方法 | 個別項目 |
實證 | 基督信仰根源為何? 基督信仰宣揚何事? 基督信仰如何代代相傳? | 研究聖經 綜合聖經主要內容 研究基督信仰之傳統 | 聖經課程 聖經神學 教會史、信理史 教父學、傳教史 |
理論 | 基督信仰是否屬實? 如何瞭解說明基督信仰之意義? | 對基督徒信仰之事實作批判性、實在性的說明 分析、推論、系統化 | 基本神學 神學中之學術理論 信理神學 |
應用 | 如何使基督信仰落實於具體的教會及社會脈絡中? | 與世界對話 科際間之協調合作 | 教會社會思想 靈修學 禮儀 宣道學、要理講授 |
實用 | 理論與實際之整合 | 牧靈輔導學 教會法 教會管理學 聖樂 |
神學欲批判性地解釋其信仰,必須設法完成三項工作:1)必須鄭重尋求其本身之根源與傳統。2)必須設法將其信仰之全部內容作有系統及綜合之解釋。3)必須盡最大努力將其訊息傳達於其所處實際環境中具體之社會、政治、文化及宗教生活內。
(六)就目前世界而言,神學必須包括以下重要因素:
(1) 神學與其他科學:
1)宗教科學一如哲學,均係獨立於神學之外,但為係神學之一種重要輔助科學。哲學一方面曾經對神學有重大影響;但反過來說,在另一方面,西方哲學(在現代世界文明中以多種方式出現)如無啟示及基督宗教之歷史,則其發展實不可想像。神學並非哲學之固有規範,但在歷史之實際過程中,卻主要是神學給哲學開啟了其可能性。按梵一大公會議(1869-1870)的主張(DS 3015),神學與哲學在其「原則」及「目標」上是不同的。神學乃基於啟示信仰之恩寵,並尊敬天主啟示之奧秘;而哲學則出自自然理性,且關切可以接受此理性之諸事物。如就更深一層言,哲學與神學間之關係屬於「自然與恩寵」(參 492492 超性,176176 自然與恩寵)間的關係這一道神學問題。對此問題,一個更為統合之解釋設法同時顯示哲學與神學間之相互解釋及其顯著差異。
2)尤其「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已使神學在自我反省上的瞭解及能力更為敏銳,也幫助它察知邏輯實證主義(維也納集團)、極端理性主義(如頗普 K.R.Popper, 1902-1994,亞爾培H. Albert, 1921- )、歷史相對主義及心理主觀主義(如士來馬赫 F.Schleiermacher, 1768-1834)、極權的、定理的、實證主義的、及非環境性的基本主義(例如目前在某些基督徒教派及某些主流教會之保守與過度保護趨勢)等等之正反兩面。科學哲學協助神學建立理性模式的「三種標準」(胡斯登):a)藉著解說神學述說中各組成因素,以作成神學敘述(theological statements)之寫實描述;其主要因素為:被召的及負責任、投身的個人經驗;在隱喻及思想模型上之知識及語言表達;信仰社會所處之環境等。b)在實際生活及觀念瞭解層面上,神學敘述之批判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一能力係根據聖經、傳統及訓導權及現代科學(在理論及應用實用方面皆然)。c)神學敘述之建設及進步性,此中有關天主之未來方面包括天主永遠更大(Deus semper major),天主提升人類(包括神學家在內)至新而未知之境界,並打開發現新事物之可能機會。
現代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在與基督徒思想對話時係夥伴,亦是它須接受之夥伴。對話之目的並非僅為關切調和現代科學主張之差異。其最重要者乃神學與現代科學心態之相遇;此一工作神學至今一直未能掌握。
(2) 神學面對許多權威:這些權威是一種整體性的結構。一方面不同的權威互相貫穿,在另一方面則具有不同程度的確實性及可信度。1)聖經與其靈感權威(參 575575 聖經靈感)為最高標準。2)但此一權威係存在於信仰之生活團體中。此一團體係靈感啟發聖經作者的天主聖三所創造之團體。此一團體在歷史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訓導(主要經由訓導權,參 418418 教會訓導權)和禮儀經文(祈禱的規律是信仰的標準)。3)最後為基督徒一般生活中之見證權威。在一般生活中,已列品及未列品之聖徒給人「在他們內充滿希望」的可信記述(伯前三15)。
(3) 天主教神學及訓導權:神學史顯示一種一再發生之現象,即在神學作為一科學(由於學術自由基本範圍之要求)與訓導權作為啟示「真理」的保護者間之非常敏感的緊張。當雙方面或至少一方面不認識其在生活之天主教團體(全世界範圍)內應該執掌之功能時,則此緊張乃成為公然衝突。瞭解與判斷間之差異有助於澄清神學與訓導權間之不同處,及其互相補足之功能。神學之主要角色在於瞭解方面,而訓導權之主要角色則在於對信仰事項之判斷方面。在理念上,雙方均有其適當及有意義之地位,不應有法理上之衝突。但事實上之衝突則難免,此項衝突係因人性之限制與弱點所激起。由正義及公開結構所支持之成熟對話,似為唯一合理且為基督徒方式解決實際衝突之方法。
(4) 神學與文化之多元化:在神學派別之間永遠會擁護相反意見,以不同之假定為起點,發展不同之思想型態。但神學在今日展現一種不同型態之多元化方式,已無法將之歸納統一(one theology)。主要係由於兩種理由:1)神學在今日係處於多元化之學術及社會環境中,已非昔日之一言堂。研究方法即不同,而神學在今日之意義則為「諸神學」(theologies)。哲學亦有多種表達。知識之大量累積,遠超過單一個人之瞭解能力,每人均發現其個人係工作於有限之知識範圍內,而愈益依賴其他學術部門之專業人員。2)由於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之鼓勵,神學已開始面對非洲、亞洲及大洋洲之新文化。各該宗教文化才能愈益影響神學,天主啟示豐富內容之榮光愈益光耀。然後一種新的努力形象:相互容忍、相互影響及相互批評便顯得更為需要。迄目前為止,訓導權好像過於由某種羅馬式神學所培養,將來它須覓求新方法以管理及培養此多元主義。
(5) 神學與婦女(參 487487 婦女神學):無疑神學已進入歡迎人類另一半靈能及觀點之時,如果女性神學一直朝平衡地方向發展其能力,不久以後,神學工作將邁進更整體性的學術領域。
(6) 神學與未來:未來之神學應顧慮浩瀚之神學知識及察知基督宗教之基礎要素、經由創造廣泛之信仰公式,以及有意識的保持所謂真理層次(參 336336 真理的層次)。
未來之神學如不欲脫離人群,不得不成為一種進化世界觀神學及場合神學,就社會內外之立場言,此亦將成為社會上的一種批判性力量。
由於無法管制之浩瀚知識及推理思想,未來之神學就更須寄賴寓言、比喻、及故事之意義,一方面更接近實證主義者,成為一種敘述式神學,但在另一方面,釋經學問題及科學哲學將繼續向神學挑戰。
最後,如果現代之基督徒,已被導入各種不受限制的愛與美之藝術中發現天主,將具創造性的能力徹底掌握此一日益複雜之現代世界。為服務此等基督徒,有人期望神學可以轉移為冥思及美之神學,導入神祕經驗之神學。
參考書目:
米勒艾歷臣編,黃漢森譯,《神學探討入門:神學是什麼?》,香港九龍:種籽出版社,1982。
谷寒松,〈神學的地位與方法〉,《神學中的人學》,台北:光啟出版社,三版,1996,29-43。
拉徒萊(R. Latourelle),王秀谷等譯,《神學:得救的學問》,台中:光啟出版社,1974。
Barth, K. "Introduction." Church Dogmatics, vol. 1. Edinburgh: T. and T. Clark, 1936. 1-47.
Beinert. W. "Theologie." Beinert. 494-502.
Boff, Cl. Theology and Praxis: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7.
Dulles, A. R. The Craft of Theology: From Symbol to System. 2nd ed. New York: Crossroad, 1995.
Ebeling, G. The Study of Theology.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78.
Fisichella, R. and M. Seckler. "Theology." Latourelle. 1060-1080.
Hebblethwaite, B. L. The Problems of Th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Huyssteen, W. van Theology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Faith: Constructing Theories in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W.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Kuhn, Th.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Latourelle, R. Theology: Science of Salvation. Staten Island, New York: The Society of St. Paul, 1969.
Lauret, B. and F. Refoule, eds. "Caracteristique de la théologie." Initiation a la pratique de la théologie, vol. 1. Paris: Éditions du Cerf, 1982. 113-325.
Lonergan, B. "Functional Specialities." Method in Theology, chapter 5. London: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1971. 125-144.
McGrath, A. E. Christian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Massachusette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
Pannenberg, W. The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ndon: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1976.
Peukert, H. Science, Action, and Fundamental Theology: Toward a Theolog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1984.
Rahner, K. "Theology." SM, vol. 3. 233-246.
─── . "Science and Theology." TI, vol. 21. 3-112.
Schaeffer, R. Glaubensreflexion und Wissenschafts-lehre: Thesen zur Wissenschaftstheorie und Wissenschaftsgeschichte der Theologie. Eds. K. Rahner, H. Schlier, H. Fries, and R. Schnackenburg. Quaestiones disputatae, vol. 82. Freiburg: Herder, 1980.
Schillebeeckx, E. The Understanding of Faith: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ism.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74.
─── . Revelation and Theology, vols. 1-2. New York: Sheed and Ward, 1967; 1968.
Schreiter, R. J. Constructing Local Theologies. Lon-don: SCM Press, 1985.
Schreiter, R. J. The New Catholicity:Theology between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New York: Maryknoll, 1997.
Tracy, D. Blessed Rage for Order: The New Pluralism in Theology. New York: Seabury Press, 1978.
───.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 New York: Crossroad, 1981.
───. Theological Renewal.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68.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