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東方教會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
225 東方教會

dōngfāng jiàohuì

CHURCH, EASTERN

參閱: 403403 教宗  412412 教會史  436436 基督宗教

267267 宗教分裂  21021 大公主義  227227 東正教神學


(一)概念說明:東方教會Eastern Church一詞指在東方的教會;東方指羅馬帝國的東部。395年,君王迪奧多修一世(Theodosius I, 379-395)死後,羅馬帝國就分為東西兩部,彊界在意大利與希臘之間。如是,東方教會就指那些源於東羅馬帝國的教會及附屬於這些教會的信友團體。

(二)統一與多元:基督派遣門徒「往訓萬民,給他們付洗,使成門徒」(瑪廿八19~20)的命令便是東西方教會在福音上基本統一的基礎。然而統一並不排除多元,多元的根據在於:真理傳達的方法、禮儀、法律及管理結構的不同。這些多元來自人民及文化的差異,應該積極地接受;只有當分裂(與普世教會及其訓導權的分裂)產生之後才會成為合一的障礙。

(三)分裂與復合:

(1) 對東方教會而言,有三次分裂的經驗,那就是奈斯多利(參 228228 奈斯多利派)之爭(43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一性論(參 4004 一性論)之爭(451年加采東大公會議),及新舊羅馬(即拜占庭與羅馬)之爭(1054),最後一次更導成東西方的決裂。

(2) 然而歷史中也有多次復合的機會。如1181年與瑪洛尼派(Maronites)的復合,及1274年里昂第二屆大公會議(參 200200 里昂第二屆大公會議)、1438-1445年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參 209209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所帶來的復合。近年來較大宗派的復合有1595年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的復合,1697年與羅馬尼亞西賓堡人的復合等。

(四)東方禮和東方教會:由於不同的東方教會(不管是否屬於羅馬天主教)有時也會採用相同的禮儀,因此必須分開各種不同的東方禮,及各個不同的東方教會。

(1) 東方禮有五種:亞歷山大禮、安提約基禮、加是丁禮、亞美尼亞禮,及拜占庭禮(流傳最廣、分枝最多)。東方禮以古風見長,禮儀隆重而華麗,虔敬可嘉。

(2) 「東方教會」卻是個不精確的說法。事實上,各地區的諸東方教會並沒有組成一個整體,它們包括五個組別:奈斯多利派、一性派、正統派(Orthodox)、天主教復合派(Catholic Uniats)、及基督新教派。1)奈斯多利派曾經一度聲勢浩大,現在卻只餘七萬教徒在伊拉克,五千在印度。2)一性派又稱「非加采東東正派),信徒約一千四百萬,集中在科普替(埃及)、依索匹亞、西敘利亞、及亞美尼亞。3)最強大的正統派包括古代四大宗主教區: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提約基、及耶路撒冷(共約兩億信徒)。數目上最大的正統教會卻位於希臘(八百萬)、以及共產國家,如俄羅斯、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亞(共八千萬)。4)至於復合教會,差不多每一種東方禮中都有一組是已經與羅馬重新聯合的。5)同樣,在各國家的東方基督徒也有一些已經歸於基督新教。

(五)東正教:拜占庭禮的教會有許多不同的名字:「東方的正統教會」;「正統教會」,或甚至「東方教會」。有時也稱為「七屆大公會議的教會」、「拜占庭斯拉夫教會」、或「希臘斯拉夫教會」。到今天,它遍佈全世界,然而卻不是一個嚴格的整體,而是一些各自為政的國家教會根據宗主教制或以自治教會(autokephalous church: 每個地區或國家教會各有自己的首領,因而是各自獨立的教會)的形式組成的。各別獨立的東正教會之間,有時會表現出很大的不同。

(六)東西方之間在教義上的連合與衝突:

(1) 首先得強調的是:在天主教和東正教(因而為其他東方教會也是一樣)的教導中,有很大的範圍是相合一致的,在禮儀、聖事、靈修生活等各方面也是一樣。所有東方神學家(只有少數例外)都同意:啟示真理不僅可以在聖經中,也可以在口頭傳承中找到。他們大都不同意「唯靠聖經」的原則,而依附「在教會中的聖經」的講法;也大都承認聖經的靈感。東正教的聖經綱目在新約方面與天主教相同,但在舊約方面(在所謂次經的部分),俄國、羅馬尼亞、及塞爾維亞的教會自十七世紀起有一些不同,而希臘教會則躊躇不定。希臘人視《七十賢士譯本》是舊約唯一的譯本。

(2) 為東正教,傳統的根源是古代的信經,首先是《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然後是《亞大納修信經》;此外還有七屆大公會議(有時加上第八屆),以及補充兩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553及680-681)的杜蘭會議(Trullan Synod)的法令。教父作品為東正教義也十分重要,以東方教父為主,拉丁教父除了教宗良一世(Leo I, 440-461)及額我略一世(Gregory I, 590-604)的著述外則甚少會被引用。

(3) 東西方當然也有其不同:最早反對羅馬的是「及由子」(filioque) (參 80080 「及由子」)的教義。但是,一般來說,東西方分岐的最主要根由是羅馬的首席地位;此外,如拉丁傳統在星期五守齋,在四旬期第一週用牛奶、乳酪的習俗,以及司祭獨身,只有主教才可以施放堅振等等都是最早期(九世紀)的分岐焦點。到了十一世紀(正式決裂時),這些拉丁謬誤明顯地增多了,有學者指出當時共有二十二項,其中最主要是在舉行聖體聖事專用無酵餅。其實,許多不平與埋怨都與信仰無大關係,而只是關乎規律習慣而已。

(4) 從十二世紀到十五世紀,反對拉丁教會的條文數目超過六十。然後是煉獄及聖體之爭。佛羅倫斯大公會議解決了五道爭論難題。1556年,希臘人馬克西木斯(Maximus the Greek, 約1470-1556)承認,只有三個拉丁「大異端」:及由子,無酵餅,及煉獄之火。

到今天,天主教和東正教(及其他東方教會)的交談,以下列項目為最重要:教宗的首席權與不可錯誤,教會的聖統結構、「及由子」、天主本質的不可知性、救贖的法律概念、聖體的祝聖禱詞及聖母無原罪。

(七)合一問題:天主教一直都自視為唯一的基督教會,因而在分裂後努力地謀求復合。但天主教對東方教會的態度也不是經常一致的;無疑地,教宗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1958-1963)以及他所召開的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是今日天主教合一運動的主要動力來源。但是這種態度也不是一蹴即至的,長久以來,碧岳九世(Pius IX, 1846-1878)、良十三世(Leo XIII, 1878-1903)、本篤十五世(Benedict XV, 1914-1922),特別是碧岳十一世(Pius XI, 1922-1939)都是朝這方向努力的功臣。碧岳十一世把位於比利時的本篤隱修院定為東方運動的中心;本篤十五世成立在羅馬的宗座東方學院,鼓勵東方教會及其神學的研究。

梵二不僅公佈《東方公教會》法令,還在這個法令(24-29號)及《大公》法令(13-18號)中特別談到分離的東方教會。這兩個法令對東方教會的制度、禮儀及傳統,都有很高的評價。


參考書目:

Englert, C. C. An Appreciation of Eastern Christianity. Liguori: Liguori Publications, 1961.

Le Guillou, M. J. The Spirit of Eastern Orthodoxy. New Jersey: Paulist Press, 1964.

─── . The Tradition of Eastern Orthodoxy. London: Burns and Oates, 1962.

Rinvolucri, M. Anatomy of a Church: Greek Orthodoxy Today. London: Burns and Oates, 1966.

Tsirpanlis, C. N. Introduction to Eastern Patristic Thought and Orthodox Theology. Collegeville: Liturgical Press,1991.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