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154 死亡
154 死亡
sǐwáng
DEATH
參閱: 90090 末世論 297297 耶穌基督受難聖死
709709 靈魂不滅 153153 死人復活 157157 肉身復活 649649 輪迴
(一)概念說明:「死亡」(death)指人生很基本的事件;可從生理、哲學及宗教神學三個平面來說明:
(1) 生理平面:醫學上將一切生理作用停止視為死亡,但也有人曾在醫學界定的死亡中又恢復了意識而活過來。現今醫學界以腦幹的死亡做為宣判死亡的標準。有些文化忌諱「死」字,也有些人類的神話故事中多半講述如何克服死亡之事,如道家的追求長生。此外也有人會逃避或否認死亡之事。
(2) 哲學平面:在此死亡指的是形上層面的事,是此世生命過程決定性的結束。生命和死亡息息相關,較低層的存有物死亡後可以支持高層存有物的生存基礎,例如植物在死亡中餵養了動物。早期的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把人生當作走向死亡的存有物,即是說生命和死亡相互寓居,是在人有自由但又不完全自由的存在過程中的互動情況。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這話也可反過來問:未知死,焉知生。東西哲學家終其一生在探索死亡之謎,並尋找這不可逃避的事實所具有的意義。但是也有人渴求死亡,視為恩惠。在較強調輪迴(無我)的思想體系中,把死亡視為按照因果律所發生的作用上或因素上的改變,這與直線性歷史過程方式的思想典範不同。
(3) 宗教神學平面:此時死亡是一種逾越,由生前的時空轉入決定性的境界中。由此可見出死亡的另一意義,即是死亡為別的受造物帶來救恩。在耶穌基督的死亡中,可看到為人類所帶來的決定性救恩。
(二)聖經中有關死亡的看法甚多,無法整合一致:
(1) 舊約:舊約中死亡非獨立神化性的權柄,但死亡表達出雅威的全能。生活的天主是一切受造物的生命之源(詠卅六10;四六5;依五五1;耶二13),祂賞賜生命,又將生命自死中贖回。雅威典的溯源故事中,就曾描寫雅威把氣吹到人身上;而陰府(Sheol, Hades)則好似萬人塚一般(參 97097 古聖所),意思即是人為死亡的權柄所攫取(詠八八6,11~13;依十四2,9;卅八11);但陰府又非完全消滅人,也不完全離開天主(詠十三1~8)。然而這種不生不滅,如同影子般的存在方式毫無生趣,與那蓬勃有意義的生存狀態恰好相反。放逐巴比倫後,默示文學論及死亡時,使之成為犯罪而受懲罰的後果(德廿五24;創三1~6;智二23~24),或地獄(gehenna),或末世受罰之所。在希臘文化的影響中,以色列將死視為不滅的靈魂離開腐爛的肉身。綜合起來說,舊約的信仰體系無法很完整的將死亡的概念予以整合。
(2) 新約:新約以舊約為基礎,並反省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蹟中死亡的意義。同時也感覺到罪和死亡是反對人的極大惡勢力,也是魔鬼控制世界的具體表達:
1)耶穌使光照耀那坐在死亡陰影中的人(瑪四16;路一9;依八23)。對觀福音中,耶穌使死人復活的奇跡裡,很清楚地指出耶穌是掌管生命和死亡權柄的那一位(瑪十一5)。
2)保祿在對他所建立的教會所寫的信中,講論出死亡的意義,他指出死亡是罪的後果(羅五12;六23;七13;八10;弗二15;哥二13)。因為耶穌是真天主也是真人,使保祿將死亡和耶穌帶來的救恩相連(斐二7)。同時,耶穌在世,除了罪過外和人度著一樣的生活(希二17;四15),所以耶穌和人一樣的死亡。在祂的復活中,也使祂的死亡被賦予救恩的意義。保祿書信也以不同的圖像(如補贖、補償、代價、解放、盟約等)來描述耶穌死亡的意義。耶穌藉著死亡推翻了人類的死亡,去除了死亡的黑暗,消滅那在死亡中最可怕的情況,「因為死亡既因一人而來,死者的復活也因一人而來;就如在亞當內,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格前十五21~22)。保祿也認為基督徒是與耶穌基督一同死亡(羅六8),是在基督內死亡(格前十五18)。人也藉洗禮分享基督的救恩(羅六3~5),為此,人可從死亡中復活。在晚餐中主耶穌勝過罪及死亡(格前十一26);在末日,天主也要決定性地消滅死亡(格前十五26)。
3)若望的著作中,把死亡當作此世的記號,與生命相對立,但藉著信仰耶穌,人可由死亡中進入永生(若五25;八51~52)。人若不愛近人,也將停留在死亡中(若壹三14)。
4)默示錄提到第二次死亡(默二11;廿6,14;廿一8),即那永恆的死亡─ 永恆地遠離天主;在基督的來臨中,死亡和陰府也將被投入火坑,這火坑即第二次的死亡(默廿14)。
(三)基督宗教的歷史過程中,有關死亡的論題有下面的幾個重點:
(1) 初期的教會以聖經的整體性思想強調死人的復活,那時教會把死亡當作由此一生活過渡到另一生活(即新生命)中,也把死亡視作為信仰做見証的行動。
(2) 在希臘羅馬文化中,基督信仰逐漸紮根,並吸收了希臘思想中的人生觀以及靈魂肉身二元論(參 5005 二元論)的思想,但在聖經的背景下,基督徒信從耶穌復活的信仰,而未完全接受徹底的二元論思想,而以「靈魂」表達人繼續存在的事實,重點即是人靠天主的恩寵經過死亡仍然存在,而不是在二元論本身。
(3) 十九世紀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提出一種新的思想:個人雖然死亡,但人類仍繼續生存,因此人類團體的力量勝過個人。所以死亡並非終極。這主張也為馬克思(K. Marx, 1818-1883)所接受。
(4) 廿世紀天主教仍在強調靈魂不死的二元論。但基督教卻不喜歡哲學式的分析,同時又在當時研究聖經、歷史的社會風潮中,基督教即以聖經來強調整體性的人觀。為此天主教和基督教神學即展開熱切的辯論,在這辯論中,天主教仍持靈魂不滅的思想,而基督教神學家,如亞陶斯(P. Althaus, 1888-1966)、巴特(K. Barth, 1886-1968)、庫爾曼(O. Cullmann, 1902- )、愛勒(W. Elert, 1885-1954)等則主張極端的「全人死論」(Ganzheitstod-Hypothesis):主張死亡乃是人類的整體性事件。在死亡中,人沒有任何關係存在,因此人停止存在;但是天主的忠信關係卻繼續存在,因此死人復活是天主將已死的人重新創造。這種極端的主張如今已無人支持。至於「緩和的」全人死論則很相似舊約中的陰府思想。
(5) 最近幾十年中,神學家們,如格雷雪克(G. Greshake)等,又開始主張「人在死亡中復活」之說,這種說法仍基於聖經及初期教會所主張的整體觀。教會傳統中有許多很難答覆的問題,如在煉獄中多久?公審判與私審判之間的距離多長?等較物化、時空化的想像。為此神學家才努力提出較整體性的神學思想。「人在死亡中復活」(參 142142 有始無終之境)是指人一方面「已經」分享了耶穌基督復活的光榮,另一方面卻「尚未」達到那新天新地的末世圓滿。這種主張因為本來不太喜歡採用靈魂不滅的說法,也在開始發揮此思想時比較忽略了已復活的人「尚未」的事實。為此教會訓導當局和一些較保守的神學家不能接受此說,甚而產生了辯論。不過在辯論中,也日益澄清了彼此的歧見,也清楚地交待了中間「尚未」的向度。
(四)教會訓導:
(1) 教會訓導權在聖經的基礎上,面對不同的歷史情況而表達了教會對死亡的看法。在奧倫居(Orange)第二次地區會議(529)中,教會指出死亡是亞當之罪的後果(羅五12)(DS 371-372)。
(2) 中古時期教會訓導權比較傾向於靈魂肉身分開的假定,並指出死亡也是人生旅程的終點,生前的過程對死後的情況有絕對的影響(DS 856-858,1000)。
(3) 特利騰大公會議(1545-1563)在論原罪的法令(1546)中,又再次重申奧倫居地區會議的說法(DS 1512)。碧岳五世(Pius V, 1566-1572)拒絕了巴依烏斯(M. Baius, 1513-1589)的錯誤聲明。巴依烏斯說:當初原祖的「不死」,不是由於恩寵的恩賜,而是由於本性環境所致(DS 1978)。
(4) 1979年5月17日教會由教義部頒佈的《關於末世論的某些問題》信件中,特別面對「人在死亡中復活」的主張,也保護了傳統所主張的靈魂不滅的概念。此外也指出瑪利亞的死亡有其特殊的意義,因此她在死亡中的復活升天並不一定証明其他的人也在死亡中復活。這點仍有繼續研究的餘地。
(五)系統神學:系統神學面對現代的思潮及生活,應以開放的態度對死亡的論題提出更豐富的思想,但仍應注意以下四點:
(1) 應注意在死亡中受懲罰、有痛苦的層面,這是此世生命旅程的結束,也是人在軟弱無能中的體驗,人要在這情況中放棄他在生前原有的關係(若十二24:「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
(2) 應注意死亡的關係性,因為人是在死亡中放棄了生前所有的關係的形式,而建立和人類整體、宇宙及天主聖三間的新式關係。
(3) 應注意死亡那動態性存在的面目,即將死亡當作自由歷史的結果、完成和高峰。
(4) 應注意人的死亡與基督死亡的關係面,即將人的死亡帶入基督的逾越奧蹟中,也讓人將洗禮中所表達的象徵意義具體地實踐出來。
(六)面對臨終者,人在表達關懷與照顧的行動中也應注意三點:
(1) 讓臨終者有表達恐懼的機會,並促使其在與人交談中敘述感受,且更深地體驗人的意義與價值。
(2) 幫助臨終者認清實際的情況並面對事實。
(3) 勿將臨終者置於陌生而無人理會的環境中,而應將其帶到他原本熟悉的生活中。現今有一些醫院有所謂「安寧照顧」,即是為臨終病人的居家服務。
參考書目:
江大專編輯,《死死生生》,九龍:崇基學院神學組教牧事工部出版,1987。
黃鳳梧編著,〈死亡的奧蹟〉,《人類的未來:基督信仰中的末世論》,台中:光啟出版社,1977,109-139 。
羅林斯(M. Rawlings),橄欖翻譯小組譯,《死─ 怎麼回事》,台北:橄欖基金會出版,1989。
Beinert, W. ed. Einuebung ins Leben - der Tod. Regensburg, 1986.
Boff, L. Was kommt nachher? Salzburg, 1982.
Boros, L. The Moment of Truth: Mysterium Mortis. 1965.
Finkenzeller, J. "Tod." Beinert. 509-511.
Greshake, G. Staerker als der Tod: Zukunft –Tod -Auferstehung -Himmel -Hoelle -Fegfeuer. Mainz, 1976.
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 1962.
Hick, J. Death and Eternal Life. Louisville: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1994.
Kueng, H. Eternal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84.
Manser, J. Der Tod des Menschen: Zur Deutung des Todes
in der gegenwaertigen Philosophie und Theologie. Frankfurt, 1977.
Quardini, R. Die letzten Dinge: Die christliche Lehre vom Tode, der Laeuterung nach dem Tode, Auferstehung, Gericht und Ewigkeit. Wuerzburg, 1940.
Rahner, K. On the Theology of Death. Quaestiones Disputatae, vol. 2, 2nd ed. 1965.
Ratzinger, J. Eschatologie: Tod und ewiges Leben. Regensburg, 1977.
Troisfontaines, R. I Do Not Die. 1963.
Volk, H. Der Tod in der Sicht des christlichenGlaubens. 1958.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