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612 新約神學
612 新約神學
xīnyuē shénxué
THEOLOGY, NEW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THEOLOGY OF THE
參閱: 577577 聖經神學 571571 聖經 611611 新約 664664 編輯批判 385385 神學
概念說明:新約神學New Testament theology一詞指新約全書所包含的神學思想。大體上可把它分三大部分:對觀福音的神學,保祿書信的神學以及若望著作的神學,以下的說明是新約神學整體性的描繪,並未完全依序地提到新約的每一部著作:
(一)對觀福音的神學:
(1) 馬爾谷:
1)馬爾谷福音很清楚的區分「過去」和「現在」,但是過去仍然多少預示了現在。福音中編入勸勉的話(特別是谷八27~十52),也編入默示言論(谷十三)。全書的敘述,以默西亞被釘及復活為高峰。
2)馬爾谷福音的敘述不能視作純粹的歷史或傳記。固然不應該完全排除它在某種程度上像歷史性著作,因為它所描寫的救恩是經過一個具體的人而實現的;但不同的是,馬爾谷福音的模式不像傳記的模式般,把過去建立在目擊者經驗的累積上,馬爾谷的過去,其基礎是耶穌的逾越奧蹟。
3)耶穌的奧蹟只有在逾越奧蹟的光照下才能辨認出來,然而在逾越奧蹟中所認出的就是耶穌的奧蹟。顯現和隱藏之間的張力,就在唯一的基督論中;在此,逾越事件和耶穌其人永久性地結合。固然,一切都指向十字架和復活,但門徒們在逾越前仍需經驗許多事(谷八~十三)。一切都指向逾越的初傳,但此初傳同時也聽從在世的耶穌;這初傳也因透過十二門徒的調解而永久地與耶穌相連。這個神學和文學的設計,反映了基督信仰的內在活動;這活動也推動感恩祭,紀念已臨在又快要來的耶穌。
(2) 瑪竇:
1)瑪竇所描寫的耶穌的一生,是一段更廣的歷史的中心環節;這歷史在過去(舊約)已經開始,將來必要完成。福音開頭概述整個以色列歷史而與過去連繫,福音終結則以預報教會直到今世的終結而與未來連繫;兩個連繫,前後呼應。
2)瑪竇的敘述指出由以色列到教會的過渡。耶穌出現在以色列當中,以他們作為教誨和使命的對象。但是以色列人拒絕了祂。此後,耶穌開始離開群眾,將愈來愈多的時間用在門徒身上;而在伯多祿的明認基督及耶穌的回答一事上達到了頂點。耶穌在耶路撒冷最後一次和敵對者辯論之後,便開始走向苦難。瑪竇在這裡一面指出以色列人的不信,另一方面則表明,一個新的走向萬民的團體從此開始。
3)此外瑪竇福音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五篇收集主的話的言論集(已不再視作本福音書的基本結構),這些言論常以格式固定的話結束。五篇言論濃厚的倫理色彩,觸目可見,以最後審判的威脅宣告作支柱,這也是五篇言論的高潮。在末世論裡,比起「已經」,更強調「尚未」,即未來迫在眉睫的審判。教會論也是從這個角度去看的。這個嚴厲的審判首先落在教會本身之上。對教會要求的正義比法利塞人所夢想的更徹底,那是如同天父本身一樣的成全。屬於教會,絲毫不保証人能得救;人只有信仰還不夠,更需要的是承行天父的旨意。瑪竇福音的基督論就有這樣的倫理色彩。耶穌特別以師傅的身分出現,的確,祂不僅僅是一位人間的師傅,他超越一切師傅;具體而言,超越了梅瑟。因此,瑪竇削弱了馬爾谷福音裡一些對耶穌人性心理的描述:像痛苦、憤怒、失措、驚嘆等;相反的,瑪竇添加了三個細節,把所有與耶穌的接觸變成宮廷式的小禮:趨前、深深的鞠躬、稱祂為主,以此來增強祂莊嚴神聖的面貌。這些細節使得光榮的主強而有力的在地上的耶穌身上綻放光芒。
4)瑪竇福音強調耶穌的苦難和復活為救恩事件。這在復活的事件裡看得很清楚,顯現終末耶穌所說的肯定的話:「不要怕,我與你同在……」,與舊約中當雅威託付給人艱鉅使命時所說的話,如出一轍。耶穌死亡的救恩性意義,從祂開始宣告祂將拯救以色列人出於罪惡時已經指明了。而末世性的特徵則由墳墓的開啟清楚的表達:在祂死亡的剎那,舊世界已經結束,新世界從此開始。
整部瑪竇福音的讀法應同時包含過去和現在的向度:一方面該看它是重寫當年耶穌的顯現,另一方面該看它是展現耶穌今天對祂教會的賞賜與要求。
(3) 路加著作:
1)要瞭解路加的神學必須注意,他的著作有兩部:路加福音、宗徒大事錄。今天大部分的聖經學家已能接受貢責曼(H. Conzelmann,1915- )所提出的救恩三階段的假設(舊約─ 耶穌的時代─ 教會的時代),而救恩史的觀點則從舊約的「許諾」階段進入到了新約的「實現」階段。路加獨特的貢獻即在於他的第二部著作;在此,救恩圓滿的實現;救恩由以色列擴展到外邦人當中。路加在宗徒大事錄裡,清楚的願意繼續他的福音書,而將重心放在救恩史上。耶穌時代最後的「今日」現在在聖神的推動下,藉教會在今世延長。教會的時代是福音的時代,得救的時代,因此和耶穌的時代緊密相連:正如天主經由耶穌完全實現了祂的許諾,同樣,今天在教會的時代裡,祂的救恩計劃也要繼續完成。
2)路加神學真正的核心是基督論。對路加來說,基督一方面已經來臨,另一方面又還未來到;祂在歷史之外,卻在歷史中行動;天國的光榮並沒有在基督復活裡顯示,卻將在教會內逐漸顯明。期待天國光榮的顯現是一個希望,應該維護,好使生活在教會時代的基督徒漸漸修得警醒的心態。
3)路加懂得把「教會的時間」與「時間的中心」─ 耶穌─ 恰如其分的貼合,又使它由耶穌的口中得到闡明,使信徒們明白這是個恩寵與救恩的時代。因此,路加得以稱為「救恩史神學家」。天主的救恩計劃,已經在耶穌身上實現,並在教會內及世界中逐漸地顯示了出來。這個救恩計劃在路加身上,找到了最完美的服侍者。
4)路加對耶穌的介紹,是把祂描述為救世主。「救恩」與「救主」乃成為路加著作中的兩個專有名詞。福音中的族譜向上追溯到人類始祖,指出耶穌是全人類的救主。福音中的童年紀事,強調救恩的普世性。由於這救恩在耶穌身上實現,所以路加在他的福音書裡,從耶穌誕生起就強調「今天」這個思想。耶穌在納匝肋會堂開始祂的職務時,讀了依六一1~2並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這段話在耶穌的口中已成了救恩,天主已將這救恩賜給了全人類,給了每一個人。根據這段提綱挈領的話,路加便可以提出耶穌所行的任何一個奇蹟或所說的任何一個比喻,都是今天的救恩。耶穌與罪人同坐,治癒病人,與撒瑪黎雅人及女人來往,是最真實最可信的見証,見証永遠有救恩的行動,見証永遠有來自天主的新的干預,見証存在有一個救恩的「今天」。
5)宗徒大事錄的主題,正是這個「向所有人開放」的主題,它是以色列人所生活的救恩史的持續。對路加來說,如果排除教會與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便無法解決教會與外邦人之間的關係的問題。路加所擔心的問題正是,一個靠聖神的推動宣布繼承以色列希望的教會,在事實上,進入的竟全是外邦人,而猶太人自己卻徘徊在門外。
(二)保祿:
(1) 耶穌這個人與這個人的工程充塞了保祿的整個生命和思想;但這裡要說明兩件事:1)保祿對耶穌的生平並沒有多大興趣,他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耶穌的死亡和復活兩件事上。2)耶穌宣告天國的臨近和天國的來臨,而保祿則宣講耶穌的死亡和復活,並說天主在耶穌的死亡和復活中以祂的恩寵拯救了所有的人。要了解這兩個現象,應該注意的是,耶穌表現自己是天人相會的交點,且意識到自己是天主子。稍後,如果看到,在耶穌逾越前的宣講與保祿的神學之中,包含了:耶穌的死亡和復活、五旬節的聖神降臨、初傳的規格化,以及聖神也傾注於外邦人當中的經驗等,那麼,就可瞭解了,耶穌的隱含基督論和保祿的顯明基督論,在本質上是相接續的。初期團體指出,耶穌的死亡和復活是天主愛人的計劃之滿全:耶穌的死,是「為我們」而死。保祿掌握了這個原則,憑其天賦,直指事件之本然,而成了他自己基督論的基石。
(2) 保祿的「福音」,可以概述如下:天主在偉大的救恩計劃裡、在耶穌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內,賜給所有的人救恩,包括猶太人與外邦人。人憑信德與基督結合、共享救恩。在基督內的人已經由罪惡及律法的權勢中獲得了釋放;因著聖神的德能成為新人,他的行為須得在新的境界中得到啟發。下面來分析幾個要點。
1)天父的救恩計畫:天父的救恩計畫在天地之始就已存在。這計畫出於祂永恆的共融的愛,這愛召喚一切的人同登恩寵與光榮之境。當我們還是「仇敵」,還是「罪人」(羅五8,10)的時候,父已經「在基督內」(羅八38)愛了我們。除了天父強烈的愛,保祿也講智慧、天主的權力與正義。在舊約傳統,天主救恩的正義對人類而言是至高無上的善,是救恩的黎明。聖保祿也進入這個傳統中,對他而言,那位召喚人進入恩寵與光榮之境的天主,也是使人成義的天主(迦三8;羅三26,30;四5;八30,33)。
2)救主基督的工程:基督在使人成義的救恩工程中完全履行了祂中保的基本職責:「天主是正義的,祂使信仰耶穌的人成義」(羅三26)。然而這並不會混淆保祿思想中有關基督的角色與基督中心人物的地位。保祿把一切都歸於父,但也毫不遲疑地把一切也歸於子,因為子在生活與行動上與父是完全契合的。對保祿而言,基督藉以完成救恩的卓越行為是死在十字架上,以及隨後的復活。
「救贖」的概念,可以這樣了解:一個奴隸在神廟裡在儀式中賣給神,他就可以獲得自由,這是個古代的風俗,保祿可能在此得到靈感。不過更可能是來自《七十賢士譯本》(參 10010 七十賢士譯本)裡所提到的解放自埃及的奴役的話,及對默西亞所懷的希望:「祂必要拯救以色列人,脫離一切所有的罪根」(詠一三○7~8)。鐸二14把這個概念運用到基督加爾瓦略山上所實踐的工程上。此外,在羅三24~25裡以「贖罪」一詞描寫基督的行動,也提示了舊約的背景:肋未紀十六15~19記載著古代的贖罪祭,在贖罪節那天,大司祭將犧牲的血灑在約櫃的金蓋上。保祿宗徒認為基督十字架的犧牲實現了肋未紀所象徵的意義,即是藉著所獻的血,天人之間神交心契,彼此相通了。保祿的另一種講法是「代價和贖回」(格前六20),這個贖可以追溯到盟約時代,天主為了完成自己的計畫而贖回了自己的子民。
保祿將基督的工程視為和好重歡之事,這是他特有的思想,也是格林多後書的主題(格後五18~20)。另外,厄弗所書以很大的篇幅展示基督的死亡之為「全燔祭」;就是說,作為犧牲,同時表達對人的愛(弗五2)。針對原祖的逆與私,保祿似將十字架奧蹟的順和愛與之相對;而且,這順與愛在光榮的復活中獲得了圓滿,而不只是賠償而已。
3)在望德中獲救:對保祿來說,在基督內所獲得的救贖是此刻當下的救恩,但其圓滿,仍需等待;直到肉身復活,基督獲得榮顯。如同祂已復活,同樣信祂的人也要復活;不只如此,拜基督之賜,他們也要體驗復活的光榮,因為基督復活是「死者的初果」(格前十五12~20;羅八11;得前四14)。復活並非與肉身的救贖無關,它就是肉身的救贖,意即,復活是人整體的得救。雖然事實上天主已經拯救了人(鐸三5),已經使他們脫離撒旦的奴役,但其圓滿一直要到末期才能獲致,即歷史的終結,基督顯現之時。
4)因信得救:基督的救贖工程如何在基督徒身上實踐出來?答案是:藉著信德。人憑信德生活於天主慈目觀照之下(羅一17)。信德是人對那位先走向人類的天主的個人答覆(羅十14~15;迦一11~12)。「相信」常指接受耶穌的復活為真實及救恩性的事實(羅四24~25;十9;格前十二3;十五1~19),而「信仰」總是指宗徒宣講的內容(羅十8;迦一23),救恩來自信仰而非遵行律法(羅三20,28)。信仰在愛德中才顯出活力,散發仁愛的果實。信仰並非人自己反省的結果,而是天國的恩寵(弗二8~9),是藉著聖神和天主的德能白白賜予人的(羅三27;四2~5;格前十二3;得後二13)。信仰實際上是自獻於基督(羅十9),是整個人投入天人的關係中。在走向救恩的道路上,信仰表達於洗禮,洗禮乃成為進入教會可見的、意義深長的行動。
在個人取得救恩的媒介上,還應該舉出聖體。格林多前書把「主的晚餐」視為與基督的體血「結合」(格前十16),並為教會一體的基礎。聖體是「我的血所立的新約」(格前十一25),恩准新天主子民的召集,共同奔赴天鄉。
5)再造之人:救贖的結果,就是保祿所提出的新人學。他很篤定的說:人一進入基督救恩的活動範圍,就會成為「再造之人」(格後五17;迦六15),穿上基督(迦三27),成為新人(弗四24;哥三10),獲得義子的地位(迦四5;羅八15,23;弗一5),成為光榮默西亞的許諾的繼承人(羅八17),在基督內,領受聖神,而由罪惡和律法的束縛中解放,獲得內在的自由。
6)依聖神而行:人這種新的存在方式,自然產生新的行動方式。因此,在一些書信中闡明道理後都有倫理訓示。基督徒應該修身砥行,以副天主之聖召(弗四1;哥一10;得前二12);聖神是基督的神,是基督徒真正的內在法律。這樣,耶卅一31~34及則卅六25~27兩處所說的偉大預言於是應驗了:在默西亞的時代,法律要寫在人肺腑裡,寫在人心靈上,作為人內心行動的原則。聖神在信徒們心內引導的偉大倫理路線就是愛德。除了愛德,加上信德與望德,三者共同形成基督徒生活的三元特徵,使人變化氣質,而創造新的社會倫理。藉此給予基督徒團體一個先知性的職務,預示新人類,預示萬有的新秩序。
附帶一提希伯來書獨特的觀念:在序言裡,宣告了「天主子」這一個超越眾天使的名字。在第二部份(希三1;五10),作者指出基督完美地擁有兩種特質,即身為司祭,並為中保。第一特質是指他與天主的諸種關係,第二特質是指他與人的諸種關係。耶穌對天主是「忠心耿耿」的(希二17;三2),對人是「富於同情」的。基督為司祭並非按照繼承,而是憑誓而立,因為祂是天主子。作者在書信的中心點及高峰所強調的是,基督以祂的犧牲空前絕後的完成了祂的司祭職。面對舊約「外在的禮規」和「身體的儀式」,基督的自我奉獻,只一舉而竟全功。然後再強調基督自我奉獻的完美有效,以與舊法之無能作成對比,從此,基督徒處於新的境界,舊的屏障已經拆除,一條天人共融的道路於焉展開。
(三)若望著作:
(1) 若望福音:
1)從上而下基督論與父的啟示:本文以四種詮釋模式來綜合若望的從上而下基督論:
a)第一種是傳統的模式:耶穌是獨生子,父派遺祂到世界上來拯救人類(若三16~17)。只有祂能啟示父(若一18),因為祂在父內,父也在祂內(若十四10~11)。這種相互寓居,是若望福音獨特的表達方式。
b)第二種模式出現在序言裡:耶穌是聖言,從起初就趨向天主,一切都藉祂而受造。祂降生為人,向人類啟示父的光榮。在這種模式裡明顯的肯定耶穌、聖言、獨生子永恆的先存和神性。
c)第三種模式,與「人子」的稱號有關。人子降自天上(若三13;六38,42),以判官的姿態出現。人子必被高舉,並要吸引大眾歸向祂(若十二32),然後以其復活「昇歸本宅」。
d)第四種模式的基督論是出現在啟示言論中,用的是短語和代稱語的雙重方式。舊約用在雅威身上的獨立短語:「我是」(第二依撒意亞;出三),若望福音三次用在耶穌身上(若八24,28;十三19),將耶穌與天主置於同等之地位。代稱語則出現七次:耶穌是生命之糧(若六35,51),世界之光(若八12),群羊之門(若十7,9),善牧(若十12,14),復活與生命(若十一25),道路、真理和生命(若十四6),真葡萄樹(若十五1,5),以此啟示耶穌對人、對世界之所是。
在最後晚餐的言論裡,耶穌告訴了祂的朋友祂最深的奧秘。「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我在父內,父在我內」(若十四8~11)。耶穌是領人歸向父唯一的路。聖神─ 護慰者,在耶穌返回父之後,耶穌派遺祂來,繼續他的使命,引領他們領悟耶穌所啟示的真理。如此,若望啟示了天主三位一體的奧秘。
若望的從上而下基督論取材於歷史事件,降生的聖言也是在歷史內的啟示。
2)徹底的人學與永生:對若望而言,人是陷溺於黑暗之中的。要出離黑暗,走向光明,擁有生命,唯一的辦法就是投靠耶穌,接受祂的光照,因祂是「世界的光」。若望所說的信仰,就是對觀福音所說的悔改。若望認為,誰若不願相信,是因為他不願悔改,不願自己不良的行為受到打擾:「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祂而得救」(若三16~17)。父派遣子到世界上的目的,只是為了拯救世界;如果人受審判,那完全是人咎尤自取,因為他不肯相信。
對若望而言,救恩在信者身上已經臨現了。對信者來說,死亡毫不足懼(若八51~52)。可是,對那些不肯相信祂而留在黑暗中的人來說,審判已經臨在了。但是信仰必須答以實際的行動,就是「實踐真道」,實踐耶穌的話(若十二47),彼此相愛,如此他就擁有生命,而能施予生命。但是,那在黑暗中的人,卻如同魔鬼般,無時不憎恨人,喜歡人死亡(若八44;若壹三8~15)。
3)教會學、聖事、未來末世論:若望的教會學特別出現在第廿一章:耶穌把羊群委託給伯多祿。他要帶領群羊到真正的牧者耶穌那裡去。牧放羊群的方式有言語的職務(若十七20),有在實際生活中指引的職務。憑著聖神的恩賜,宗徒們領受了赦罪和存留罪的權力(若廿21~23),但是沒有說明如何執行。同樣,洗禮(若三3~5;十九34~35;若壹六6~8)和聖體(若六51~58),作者也只強調其絕對需要,以及其參與基督生命的價值,而不提聖事禮儀方面的事。總而言之,若望將一切導向中心:耶穌。若望那麼強調教會的權威和聖事,避免把制度當作目標,也不應該想聖事是自動的、與基督無關,這樣,未來末世論緊跟著耶穌這個人而迅速出現:「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若六39~40,44,54)。
(2) 書信:神學和靈修:
1)救恩主動、天主的應驗與忠信:救恩的起點是天主,是父。「天主是光」(若壹一5),「天主是愛」(若壹四8,16),光與愛,相反於致死敗壞的恨的黑暗勢力。天父在信者出生的源頭,信者接受祂的話當作內心的種子,而生活在盟約的向度裡。「存留」在天主內,「認識」天主。天主是愛,見諸祂那應驗了的、白白的許諾,藉祂所派遣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而啟示並顯明。
天主的愛在耶穌身上歷史性地啟示出來。天主的愛是信徒間相愛的典型。若壹四7~13不只強調天主的愛之徹底的主動,同時也展示了聖三的向度:愛來自天主,憑藉耶穌基督、受遣者、聖子,透過聖神的恩寵,而賜給信徒。同樣,信徒對天主的愛及他們彼此之間的愛,作為對天主主動之愛的答覆的,也是來自同一的根源─ 天主。
2)信仰耶穌基督、天主聖子:基督論的信仰是承認耶穌是基督,是天主子。這是獲得罪赦的條件,罪赦的源頭是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天主聖子耶穌的血,就會洗淨我們的各種罪過」(若壹一7)。「基督自己就是贖罪祭,不僅贖我門的罪過,也贖全世人類的罪過」(若壹二1~2,四10)。這個基督論的、純正的、建基於傳統上的信仰,誠為一個善戰的、不屈不撓的信仰;作者用來克服反基督假教師(若壹二19,四4),克服世俗(若壹五4)。的確,天主救恩性的愛,由耶穌在歷史中表達出來的愛,就是基督信徒行住坐臥生活的基礎。「那一位為我們捨生致命,天主之愛,於此可見。所以我們也應當為弟兄們捨生致命」(若壹三16)。在書信結束之前,作者以一種與第四部福音相呼應的說法,再次談到耶穌以死亡和受光榮告終的生命的歷史性與救恩性價值。若壹五5~8的見証,堪稱為基督信仰的基礎,包含了耶穌整個的一生:從受洗(水及聖神)直到死在十字架上(血)。這見証延伸在教會的經驗裡,在賜與信徒的聖神內彰顯效驗。
3)愛德實踐信仰:救恩的愛來自天主,由耶穌基督、天主子的死亡而彰顯。這愛成了基督徒生命深層的理由,也是教會共融的基礎。追隨信仰的結果,便是靜觀誡命、實踐誡命。眾多誡命,總括於一。這一誡命,既是舊約,又是新約。稱之為舊,因為從起初就已提示,且是團體的根基。稱之為新,因為是天主聖意圓滿、終結的啟示。這種以愛為中心的生活,其泉源和模式均由救恩事件所確定。
總而言之,若望壹書好像一篇關於愛的論文,這愛呈現了天主的新面貌;藉耶穌基督的啟示,天主成為可親近的神。這封書信也說明了基督訊息的一致和統一,把對天主最高深的反省,及基督徒個人和團體的靈修生活及日常生活兩者,和諧的整合了。
參考書目:
莫里斯(L. Morris),《認識新約神學》,台北:校園,1991。
Boers, H. What is New Testament Theology? The Rise of Criticism and the Problem of 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9.
Bornkamm, G. Paul.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69.
Brown, R. E. The Gospel of St. John.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Bultmann, R.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2 vols. 1948. 1951.
Conzelmann, H. The Theology of Luke.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60.
Ellis, P. F. Matthew: His Mind and His Message. Collegeville: Liturgical Press, 1974.
Franklin, E. Christ the Lord: A Study in the Purpose and Theology of Luke-Act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5.
Grossouw, W. Revelation and Redemp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logy of St. John. 1965.
Jeremias, J.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SCM Press, 1971.
Kingsburg, J. D. Matthew: Structure, Christology, Kingdom.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5.
Kuemmel, W. G.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according to Its Major Witnesses: Jesus-Paul-John. London: SCM Press, 1974.
Martin, R. Mark: Evangelist and Theologian. Exeter: Paternoster, 1972.
Rossano, P., G. Ravasi and A. Girlanda, eds. Nuovo Dizionario di Teologia Biblica. Milan: Edizioni Paolina, 1988.
Schnackenburg, R. New Testament Theology Today. London: Geoffrey, 1963.
Tuckett, C. The Messianic Secret.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3.
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