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混合主義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485 混合主義
485 混合主義

hùnhé zhǔyì

SYNCRETISM

參閱: 266266 宗教  272272 宗教批判

268268 宗教心理學  276276 宗教容忍  279279 宗教無差別論


(一)概念說明:混合主義syncretism一詞來自希臘文的synkretismos,包含三部份:syn-合、同,kretizein混合,及-ism主義。柏魯大爾克(Plutarch, 約45-125)首先用以形容克里特島各城市聯合對抗共同的敵人;後來此字便用來指政治上為面對共同的威脅,不顧彼此的歧異而相互結盟。十五世紀的人文主義(參 13013 人文主義)者伯撒利翁樞機(Bessarion,約1403-1472)致力於調和柏拉圖(Plato, 427-347)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學說(參 300300 柏拉圖主義221221 亞里斯多德主義),而被稱為混合主義者。十六世紀的埃拉斯木(D.E.Erasmus, 1469-1536)再次用此字,將它譯成拉丁文。因此這字通常指哲學、神學上各種不同學說的折衷混合而言。十六世紀試圖化解多瑪斯學派(參 186186 多瑪斯學派)和摩里納學派(參 657657 摩里納學派)論戰的神學家們也被稱為混合主義者。十七世紀時用該詞指路德會與長老會神學家間的論爭。十九世紀以後,混合主義主要是用在比較宗教上,意指不同的神明、敬禮或宗教之混合;但它的嚴格意義是指東方秘教(參 356356 秘教)與希臘主義(Hellenism)中希臘、羅馬各宗教之相混合。此外,混合主義盛行於諾斯底主義(參 673673 諾斯底主義)、荷馬文學、巫術、新畢達哥拉斯主義(Neo-Pythago-reanism)、斯多亞主義(參 501501 斯多亞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參 610610 新柏拉圖主義)之中。

(二)聖經知道以色列子民有混合主義的趨向,但是一致不贊成,如:申六4~5;詠十六2~3;列上十八21~39;依五七6;六六3~4,5;谷九42~47;瑪廿二34~40;宗十七22~31;弟前四1~3;若壹四1~3;默二20。

(三)混合主義的形式可略分為五類:

(1) 在某宗教中把不同神明的特徵全加在一個至上神上,如在基督宗教之前,埃及的依息斯(Isis)、波斯的米特辣(Mithra)。尤其埃及可為典型代表;祭司推動各地神明與敬禮的混合;一切神明皆被視為單一神的顯示。古代印度亦有類似現象。其實此類的混合主義無形中為啟示的一神論鋪了路。

(2) 此類由綜合國內外文化、宗教、禮儀等而成,幾乎世界各文明皆有此現象。

(3) 有時各神明被視為等同或可互換,如公元前第二世紀安提約古四世(Antiochus IV, 175-164)的祖先認為波斯的米特辣即希臘的阿波羅神。

(4) 混合主義盛行於希臘主義時期,先是將埃及、腓尼基人等外地的各種神與希臘諸神比較,然後與羅馬諸神比較。在羅馬大帝國時代,西方此類現象顯然深受東方秘教影響,如埃及依息斯分別被賽普路斯、克里特、西西里等地視同於其本地神;波斯的米特辣風行於非基督宗教的世界,小亞細亞的皇母(Magna Mater)與諸神傳入羅馬帝國各地。在第三世紀時,許多敘利亞、希臘和西方敬禮都混合在泛神的太陽宗教內。此時期的學說可從荷馬著作略見一斑。

(5) 混合主義在遠東與早期美洲的宗教中也很顯著,如印度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有點混合跡象;中國的儒道逐漸合流,第五世紀後則略帶佛教色彩。日本神道與佛教在第八世紀匯聚成古代國教的主流。

(四)混合主義的主要動機有三:1)地理(如世界性都市)、經濟、語言等因素推動宗教的混合,而宗教容忍政策也是主因。2)從宗教熱誠平面看,混合主義是在宗教內努力填滿鴻溝的一種現象。3)在宗教詮釋教義過程和教會傳教工作中,混合主義扮演「適應」的角色。如為調適波斯宗教的觀念而把天主稱為「上天的大主」(厄上六10),是有意贏得波斯人對猶太「神」觀念的容忍;此外,著名的中國禮儀之爭(參 70070 中國禮儀之爭)也是適應方法的問題。

(五)今日神學的解釋不再認為混合主義全部出於迷信或不信,卻客觀地從人對恩寵和救恩之超越經驗的角度來看混合主義,認出它具有積極的意義。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以後的神學愈來愈向非基督宗教開放,努力地推動所謂的宗教交談。此種宗教交談卻不應該導致那種錯誤的、極端的混合主義,就是不該因宗教交談方便來否認自己宗教信仰中的要素。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