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理性主義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398 理性主義
398 理性主義

lǐxìng zhǔyì

RATIONALISM

參閱: 344344 哲學  171171 自然真理

335335 真理  391391 神學與科學  315315 信仰  639639 實証主義


(一)概念說明:理性主義rationalism這名詞源自拉丁文ratio (理性)。它通常未以明顯理論的姿態出現,往往祗是一種心態。它一味強調理性,而忽略整個生命中的其他因素(如感覺、意志等);偏向於將宗教信仰與啟示歸屬於人類理性的批判,而排除信仰中超自然或神秘的成分。再者,它也把一切基於權威或傳統的主張都隸屬在理性的批判之下。理性主義作為一種時代的心態而言,代表一個意識自我覺醒的階段,首次使心靈脫離往日獻身於對象(外在事物)的狀態,轉向自我的反省;換言之,從歷史角度(尤其十七、十八世紀)而言,它使個人或社會意識因而從權威對「實在界」(參 637637 實在界)的解釋中解放出來。當理性主義應用在哲學問題上時,稱為哲學的或認識論的理性主義,因它一味抬舉理性而忽略感覺認識;應用在神學上時稱為神學或宗教的理性主義,因它純以人的理性為標準去判斷信仰與啟示,甚或不承認超過理性的一切。再者,倫理的理性主義強調理性而忽視意志與情緒的力量;蘇格拉底(Socrates,469-399)即是主張此倫理的理性主義的典型代表人物。

(二)古代神學可說是在「信仰尋求理解」中發展出來的。當回教思想家亞威洛哀(Averroes, 1126-1198)的理性主義體系被基督宗教的神學家採納後,到十三世紀時,神學意見首次發生了顯著的裂痕。西熱(Siger of Brabant, 約1235-1284)清楚劃分了哲學與神學的界線。到了中世紀晚期,有關信仰和啟示的問題節節升高。其後,文藝復興(參 84084 文藝復興)更助長了理性主義的心態;一連串的文化運動給予「理智隸屬信仰行為」的傳統概念帶來極大的挑戰;另一方面,宗教改革運動(參 273273 宗教改革)強調信仰與宗教經驗,抹殺理智與哲學,似有排斥理性主義的傾向。豈知宗教改革家為了護衛良心權利,強調個人對聖經的解釋,這些無意中反促進了日後理性主義的發展。

(三)近代:

(1) 十七世紀時,數學與科學方法廣泛滲進文化內,這是近代理性主義盛極一時的主因。如此,笛卡兒(R. Descartes, 1596-1650)在他的理論系統(不等於在他本人的信仰生活中)把啟示排除在其理性系統、批判精神、方法的懷疑以及數學的明晰性之外,導致日後許多理性主義者頗具破壞性地批評宗教傳統。猶裔哲人斯比諾撒(B. Spinoza, 1632-1677)將聖經歸屬於自然理性的批判,聲稱宗教的理性核心部分與他的自然主義和泛神論的哲學相符合。

(2)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參 474474 啟蒙運動)的思想家更以批判的理性之名,將基督宗教的傳統隸屬在徹底之批判下。洛克(J. Locke, 1632-1704)的《基督宗教的合理性》(1695)與康德(I. Kant,1724-1804)的《純理性限制下的宗教》(1793)兩書企圖指出基督宗教的超性靠山已被挪去。在此理性觀點下,信仰與啟示被貶至人類發展的神話(理性前)階段中。

(3) 十九世紀時,孔德(A. Comte, 1798-1857)深信近代科學的合理性(rationality)或他所稱的實證哲學(參 639639 實証主義),是歷史過程中人類意識逐漸從神學和形上學中解放出來的巔峰時期。而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則將啟示與神學歸入「絕對知識」的理性體系中。波內底(A. Bonnetty, 1798-1879)主張緩和的傳統主義(mitigated traditionalism) (參 597597 傳統主義),他認為中世全盛時期的士林學派有理性主義的嫌疑。

(四)在1855年編列禁書的聖部頒發文告(DS 2811-2814),教宗碧岳九世(1846-1878)當年同意,排除波內底的緩和主義衛護士林學派思想。梵一大公會議(1869-1870)在1870年頒發《天主之子》(Dei filius)憲章(DS 3004-3045),以闡明信仰、啟示與理智的關係,而駁斥理性主義。

(五)由上述可知,儘管理性主義者間的論點彼此有些差異(即使近代理性主義以不可知論和無神論姿態出現),都未曾完全斷絕承自基督宗教啟示與神學的遺產。事實上,現代不少教派的基督徒都把信仰與理智分離開來,可見理性主義帶給基督宗教的挑戰有多大。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