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信仰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315 信仰
315 信仰

xìnyǎng

FAITH; BELIEF

參閱:496496 超德  353353 恩寵

472472 啟示  385385 神學  310310 信理  514514 無神論


(一)概念說明:信仰(習慣上有人用「信德」來稱呼) faith是由拉丁文fides而來,有「依賴、依靠」之意。拉丁文中又有另一個字:credere (心,由心裡信任)用來表達信仰,指出信仰是「把心放在別人身上」的行為。希臘文裡有二個動詞:pisteuein (相信,名詞是pistis)和hypakouein (服從,聽命)指出相信之意。

希伯來文中則有四個動詞表達相同的意思:一、aman (穩定、可靠);是強調性、外動式的動詞,把自己建立在別的事實上。二、batah (信任、希望)。三、hasah (找避難所)。四、hakah (忍耐、期待)。中文裡也有許多表達信仰的說法,如信仰、信德、信念、相信、信任、信心、信賴、信奉、信從、信服、信理、信教等。

(二)內容:信仰是人類語言運用中的基本概念,人若無信仰則無以生存(例如:人自出生後,就必須相信,誰是自己的父母),連那些徹底反對任何信仰者,在他們提出自己的論點時,已經奠基在肯定的信念或意識型態的理想上了。因此,任何人都有其基本的信仰態度。信仰可運用在四個平面上:

(1) 在人的生活中,常運用「我認為、我以為、我想」等方式來表達一些思想,其中常包含著接受他人的權威,而把他人的言語當成真理一般接受。

(2) 在哲學和存在的平面上,信仰等於基本的信賴,換言之,即人相信存在有其意義。此外,信仰也包括了無上關切以及人生基本的抉擇(或主張)或人生觀;更深切來說,信仰即是人基本上向無限奧蹟開放的態度。

(3) 就宗教而言,信仰是一種看法。當人開始答覆神的邀請,即讓那吸引人無限的神做生命中的天主,並以心體心地按照神的心意來觀看世界,更接受自我的存在,這就是信仰。

(4) 以基督神學來看,信仰就是基本抉擇。基督徒藉此基本抉擇,在聖神的光照下,依賴耶穌基督,並在教會的共同信仰中,答覆天主啟示給信友的愛。

(5) 以上四個平面是從神學角度來探討信仰時所應注意的部份。除此之外,也應注意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在論天主聖三時所提出的二個重點:信仰內容(fides quae)和信仰態度(fides qua);可用三種說法來表示信仰的內涵:

1)我相信某某道理(credo aliquid):如天主存在。

2)我相信某某權威(credo alio):如相信天主,因祂是我的救援,祂更是生命中真理的權威,所以我接受祂的話。

3)我相信祂(credo in aliquem):是整個存有的全心朝拜,這也是人內心深處對那絕對者信任的表達,也將自己完全託付給祂,更使祂成為我整個存在的對象。

(三)聖經只在希十一1中對信仰加以定義,其餘的則以動態性的模範故事來描述:

(1) 舊約認為信仰就是對天主的許諾以及領導照顧懷有絕對的信賴:

1)亞巴郎─ 信仰之父(羅四11)以無比的信賴答覆了雅威的召喚,並因此而享有預許的福地及後裔(創十二4;十五5~6;廿二1);為此在新約中有七十三次提到亞巴郎。依斯蘭教《可蘭經》中也記述了六十九次。

2)梅瑟因著服從天主的計劃而成為以民的解放者,他也使以色列的信仰形成一個有結構性的盟約團體(出三1~15;十四31;十九~廿四);新約中約八十次提到梅瑟。《可蘭經》也提了八十次左右。

3)達味王的信仰力量使他建立了一個國家(撒上十七~撒下);新約中也有四十九次提到了達味。

4)申命紀以及和它有關的歷史著作,如若蘇厄書、民長紀、撒慕爾紀上下、列王紀上下等,將信仰視為一個奮鬥的過程,其中包含了服從、墮落、違背、悔約、更新的節奏。在申廿六5~9及蘇廿四2~13中的信仰表白,特別清楚地描寫出以色列人民的信仰特色,如先知們受雅威的派遣, 努力修正以民的信仰精神,更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促使以色列人民將信仰與生活相互整合。

5)此外,先知們的呼籲也使以民的信仰逐漸有未來向度。

6)至於智慧傳統,其中顯示出以色列在信仰層面上的理性因素。

(2) 新約對信仰的看法則特別重視:人在聖神內藉基督的救恩工程與天主密切結合的關係,因此信仰與啟示二者無法分開。大體而言,新約的信仰觀含有以下的因素:

1)信賴(谷十一24),相信(谷九24),服從(羅十16;格後九16),知識(若一18;六69;十四9)。在耶穌的宣講行動中,信仰常是祂施行奇跡的條件(谷六5~6),或是使病人痊癒(谷五34;瑪九23~24)、赦罪的原因(谷二1~12;路七48~50)。由耶穌門徒的立場而言,他們與耶穌相處來往的關鍵也在於信仰。從耶穌召喚他們起(谷一16~20;瑪九13;若一35~51),經過無數的考驗,他們不斷地學習耶穌的生活方式。其中有面對十字架的痛苦經驗,更有親眼所見的復活喜樂。這一切都使門徒的信仰日益純淨而真切(路廿四34;瑪廿八19~20;宗二14,42)。

2)保祿的信仰觀則是承認並接受耶穌為天主的默西亞,祂是天主子(羅十9~10;格前十五2~5;弗一3~13);他也認為信仰會使人和耶穌建立新的關係,在這新的關係中,人更體驗到自我的生命有所更新(格後五17~18;迦二20;六5);人在信仰中可分享耶穌的逾越奧蹟(羅六4~11);信仰也如同最美善的知識(格前二10;三1);是由聆聽天主聖言而來(羅十14~21),可使人成長(格前十15~16);信仰更需保護自身以面對異端者的反對(弟前四1;六20~21)。

3)雅各伯書信則特別強調信仰的行動(雅二14~26)。

4)希伯來書信也描述了信仰的定義以及強調信仰的態度(希十一1;fides qua)。

5)至於若望福音中,九十八次以動詞論信仰,更指出應接受耶穌的啟示,因為耶穌就是啟示的中心;祂是真理,人應走向真理。此外,若望也認為耶穌─ 真理的啟示者─ 是光,是啟示天主父者,也是進入永生者。

(四)在教會的歷史中,對信仰的了解也因時而變:1)在希臘、羅馬背景下的異端者,因他們難以接受教會所宣揚的啟示中的奧秘,因此古代教會特別發揮信仰的內容(如聖經正典)、信仰準則,也強調教會訓導權。2)中古時代卻特別重視信仰的理性層面,也把聖經及訓導權所表達的話當作真理。3)宗教改革時期(參 273273 宗教改革),信賴救主就成了信友內心基本的信仰態度(fides qua)。4)十九至廿世紀間,在理性主義、信仰主義、相對主義、進化主義、不可知論等各種錯綜複雜的思想影響下,教會也逐漸發展出多元性的信仰面貌。5)現今,信仰團體更應該發揮信仰的實証性,一方面對信仰提出合理的解釋,另一方面又注意信仰的體驗;同時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以非西方的宗教言語來表達信仰。

(五)教會訓導權也在近時代的三屆大公會議中探討了有關信仰的問題:

(1) 特利騰大公會議(1545-1563) (DS 1528-1534, 1561-1564)面對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的思想,因而指出主體內得救的信仰內容。換言之,信仰是在成義過程中,接受真理之基本因素。

(2) 梵一大公會議(1869-1870) (DS 3008-3020,3031-3036)也強調以下各點:信仰應具理性面目、信仰憑藉著權威而接受啟示的真理、信仰也依靠外在記號、奇跡。

(3) 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 (DV 5等)視信仰為你我關係的交往,也是人與自我啟示的天主之間的交往,在此信仰中,基督是信仰的基礎,聖神則是信仰的氛圍。

(六)系統神學很注意信仰的二個面目,也指出信仰是三超德之中的一個力量:

(1) 在信仰內容方面包括下列幾點:相信啟示中的內容;應在信仰團體中接受信仰;訓導權有權柄來修正信仰的言語;神學應努力解釋信仰,並幫助信仰團體不離中道。

(2) 在信仰態度上要注意幾方面:應依靠天主的恩寵;所相信的是三位一體的天主;有位際性、整體性的關係;以絕對合一的天主為對象;信仰會帶來豐富的知識;具有來世向度;有自由;有理性。

綜合:信仰是三超德之一,它本身是一種能力,憑藉此能力,信友接受天主的啟示,也在愛中毫無保留的答覆了天主的召喚,更以希望做為信友走向無限未來的力量。


參考書目:

成世光,《太初有道》,台南:聞道出版社,1981,〈智,信〉,260-268。

《合一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學會譯,卷一,〈第一章,天主在歷史中〉,10-33;〈第二章,天主問題的歷史〉,34-71;卷四,〈信仰與世界〉。

《聖經神學辭典》,〈信〉,320 號,801-809。

Aubert, R. Le problème de l'acte de foi. 2nd ed. Louvain, 1950.

Berger, P. A Far Glory: The Quest for Faith in an Age of Credulity.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93.

Fowler, J. W. Becoming Adult, Becoming Christian: Adult Development and Christian Faith.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4.

Kittel, G. "Pisteuo, pistis." ThDNT, vol. 6. 174-228.

Kueng, H. Does God Exist? London: Collins, 1980. 2-92.

Lubac, H. de. Credo. Einsiedeln: Benziger Verlag, 1975.

Lundin, R. The Culture of Interpretation: Christian Faith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3.

Ratzinger, J.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ity. New York: Herder, 1970. 13-64.

Welte, B. Was ist Glauben? Freiburg: Herder, 1982.

谷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