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
285 社會主義
shèhuì zhǔyì
SOCIALISM
參閱: 283283 社會 417417 教會社會思想
363363 烏托邦 347347 馬克思主義 134134 共產主義
(一)概念說明:
社會主義socialism是各種社會思想和這種思想付諸實行的政治性運動的總稱。早期的社會主義偏重於思想理論,晚期則以社會運動占上風。由於各派社會主義思想及經典皆不一致,最多祇能說:它是「社會主義者希望在具體社會組織中實現出來的一套價值和渴望」。社會主義雖可追溯到柏拉圖(Plato, 427-347)的「共和國」、摩爾(Th. More,1478-1535)的「烏托邦」及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參 474474 啟蒙運動)烏托邦文獻,但主要的根源於許多作者對工業革命所導致的社會問題的反省,反對由於資本主義型態及自由市場所帶來的不正義、貧富不均及痛苦;並為了對抗當代的個人主義所提出一種團結的生產團體。有些人認為只要生產工具的完全收歸國有即可達到目的,但有的則認為只需把關鍵性工業收歸國營;另有些則堅稱只要國家的計劃經濟就夠了。十九世紀中葉至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期間,馬克思主義佔了優勢,當時社會主義幾乎與馬克思主義同義。馬克思(K. Marx, 1818-1883)的社會主義迄今又分成共產、修正、及自由民主三派。
(二)歷史演變:
(1) 社會主義觀念的源起:「社會主義」一詞在1830年左右首次出現,法國的聖西門(C.H. de Saint-Simon, 1760-1825)和傅里哀(F.M.C. Fourier, 1772-1837),以及英國的歐文(R. Owen, 1771-1858)在他們的著作中都用此詞。傅里哀和歐文的擁護者都試圖以其信念建立合作的模範團體,後者在英美等地都未見成功,但他們的思想都影響了馬克思的思想。
(2) 馬克思的自由民主的崛起:馬克思在1848年與恩格斯(F. Engels 1820-1895)合擬了《共產黨宣言》(參 134134 共產主義)。馬克思主張歷史是由階級鬥爭所譜成的;社會各面都與經濟產品的模式息息相關;他自稱這種學說為「科學的社會主義」,以別於過去的「烏托邦社會主義」。又說無產階級對抗資本家的結局將塑造出社會主義的新社會。1864年,在倫敦成立國際工人協會,通稱為「第一國際」,繼續把整個歐陸(尤其是德國)捲入各種社會主義運動中。
(3) 德國的拉撒爾(F. Lassalle, 1825-1864)與馬克思看法有點不同,他認為需要政府提供資本才能把工人從資本家勢力中解放出來。1869年,社會民主黨創立,黨員劇增。1860年代,馬克思在英國第二改革法案之後,曾建議英國可採和平革命方式以達到目標,並認為這種和平方式也許可行於美國及其他許多國家。1899年,貝士坦(E. Bernstein,1850-1932)更主張德國不必走革命路線,就可達到社會主義的目標,此即所謂的「修正主義」(revisionism)。其他歐陸各國(如法、比、奧)也先後成立社會民主的黨派。直到二十世紀初,除俄國外,社會主義在大部分歐洲國家中已成為議會中一大勢力。1899年成立的「第二國際」,在德國領導之下,曾發表許多煽動人心的宣言以反對戰爭;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後,其成員都站在自己的政府一邊,放棄國際工人階級團結的念頭,此組織乃宣告癱瘓。
(4)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其他社會主義的趨勢:雖然馬克思主義在歐洲社會主義運動中佔優勢,但在英國則不然。1880年代由青年才俊所組成的「費邊會社」倡導費邊主義(Fabianism),主張漸進的社會主義。而法國則有工團主義(syndicalism)運動,拒絕走政治路線,主張透過「全面罷工」以解放工人;此外,當時英國有一種基爾特社會主義(guild socialism),宣稱產業國有而由工會管理。上述這些都是「非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
(5) 俄國社會主義的興起:俄國的馬克思主義之父畢列沙諾夫(G.V. Plekhanov,1856-1918)認為俄國的革命特性將如歐洲一樣。列寧(N. Lenin, 1870-1924)則主張更激進的革命方式;1917年二月革命後,沙皇垮台,布爾希維克(Bolsheviks多數黨)取得政權,建立了「第三國際」。他們相信革命很快就會蔓延到歐洲各地。1920年所謂的「國際共產」會議後,促成許多模仿俄國模式的世界革命組織,並無條件接受俄國的領導。
(6) 大戰期間的共產主義:此時歐洲的社會主義在第二國際的成員與第三國際的共產主義者間產生嚴重分歧。又逢世界經濟不景氣,而社會主義的政府無力挽救,導致德國納粹興起,摧毀了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義大利的社會主義也因墨索里尼(B. Mussolini,1883-1945)的掌權而被迫轉入地下活動。中國共產黨是1921年建立的,從1935年起由毛澤東(1893-1976)領導。
(7)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後的社會主義:此時一種新的社會主義在農業社會和落後國家迅速擴散。為了對抗殖民地主義,解放運動採用新的社會主義觀念,認為只有透過國家的經濟指導,國家才能真正獨立。新興國家以蘇聯為快速工業化的楷模。各種政權(從一黨專政到極權獨裁)都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者;同時歐洲(如西德、英、法)的社會主義者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轉向「福利國家」,改採部分公有與計劃的混合經濟之漸進路線。非洲的社會主義面對情勢需要,將重點轉到工業化、教育、健康服務、住屋等問題上。中東的社會主義運動以一個阿拉伯民族為訴求,不分階級,為求現代化與阿拉伯各族的和睦。至於東南亞(如緬甸、越南、中國)的社會主義黨派,在扮演爭獨立角色後,卻未能立刻在政府的政策上紮根。有的想走西歐民主社會主義路線,反變成極權專制。只有新加坡和印度試圖結合民主與社會主義的計劃。亞洲的社會主義一如非洲,成了謀求現代化及快速工業化的少數新特權者的意識型態。紐澳的工運傾向漸進路線,基本上雖強調社會主義的計劃,事實上主要關懷的是運用政府的控制來應付問題,而各種社會安全措施都有助於紐澳成為現代福利國家。拉丁美洲的社會主義(如阿根廷)早已開始,但不久就四分五裂,如今的政府(如智利)都致力於外資工業國有化及有計劃的重建國家。
(三)研討反省:
(1) 全球千千萬萬人均傾心於以全盤計劃、生產工具國有為本,來創造平等、民主、如兄如弟之社會的社會主義遠景,但實現出來的政治性運動卻支離破碎,使早期的銳氣大挫。俄國革命導致極權式的獨裁,腐蝕了社會主義的精神;各種權威主義運動都假借社會主義之名,更使它元氣大傷。在西歐及美國,社會主義已等同於社會安全的推廣及福利國家的各種措施。
(2) 1989年東歐、中歐及1991年蘇聯變動,並不是渴求資本主義,而是尋求社會主義中真正的自由民主。許多國家(包括印度)以社會主義者自居,其實是真正的資本主義者(國家資本主義)。問題的關鍵在於「資本」是否為「勞力」服務,重要的不是資本的所有權,而是資本的「使用權」。
(四)天主教對社會方面的教導:
(1) 天主教所支持的社會主義有七大特徵:1)道德的:它使人團結,為一切的正義而奮鬥,以脫離貧窮的生活。2)解放主義的:它必是由工人及一切愛好正義的人共同奮鬥的結果,使勞力比資本更佔優位。3)合作的:這種自治的社會主義具有「中央計劃」與「地方參與」間的緊張。4)四海一家的國際感:有限自然資源的分享。5)改革主義的:非暴力地改變現狀(不排除革命),在自由民主之下,推行中央計劃、地方參與、人民分享利潤、資本為勞力服務,這才是歐、亞共產國家的真正需要,而不是退回傳統的資本主義。6)強調人類(個人與社會)優先的:使人人都能得到全人的發展及人性的尊嚴。7)非意識型態的:不是教條的,而是向歷史、向未來、向經驗及學習開放的,它提供為社會改革所需要的價值與遠景。
(2) 天主教教導無法接受以「生產工具的集體所有」作為社會主義的定義。1991年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1978- )頒佈的《百年》通諭也指出這種社會主義的不完整,因為:1)這種主義不完全解決貧富的問題。2)它的人生觀不夠注意個人對自由與尊嚴的需求。3)它很重視本身並不生產的因素,如:軍備、兵力等,而較少注意經濟發展本身的資源。
參考書目:
白正龍,《天主教社會思想之探討》,台北:中國主教團社會發展委員會,1993。
Prabhu, J. C.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Revisited." Vidyajyoti 54 (1990): 635-641.
"Socialism." Encyclopaedia Britanica, 15th ed., vol. 16.1978. 965-974.
Torre, J. M. de. Marxism, Socialism, and Christianity. Manila: Sing-Tala Publishers, 1983.
武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