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126 民間宗教
126 民間宗教
mínjiān zōngjiào
RELIGION, POPULAR
參閱: 266266 宗教 269269 宗教史 278278 宗教現象學
168168 自然宗教 473473 啟示宗教 421421 教會與文化 422422 教會與世界
(一)概念說明:
(1) 民間宗教popular religion最基本的意思指一般民眾 (people)的宗教信仰,也有人稱folk religion。民間宗教指由基層人口,所共同信奉的傳統信仰與禮俗。所以世界各地都有「民間宗教」的存在, 他的特徵是民族性與文化性很濃厚;守舊與宗教的混合性也很強。更加上現代潮流的沖激,新神格不斷地出現,禮俗也不斷地創新。這些情況,從全中國民間宗教的表現可以看出來。
(2) 事實上,「民間宗教」也屬於精神文化範疇的「文化宗教」(culture religion)。由此可見「民間宗教」是有其定位的,它指向一個傳統社會的宗教意識形態,是不容被忽視的。舉例來說,臺灣「民間宗教」的源流,是來自大陸的泉州、漳州系與客家系的基層社會傳統信仰。早期對民眾、農民、或民間文化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認識宗教在基層人類文化中的意義。許多學者亦特別注意在那些沒有文字的文化形式中,產生的具體表達形式,如:民歌、民謠、藝術、神話等。另一方面,這種民間宗教的批判性研究,更顯示出民間宗教的多樣性及多元性。
(3) 民間宗教的觀念正與上述這種發現民眾有關。學者特別指出兩種古老的社會秩序形式:在歐洲文化以外的稱為「原始」(primitive),在歐洲以內的則是「農民」或「民眾」。一般而言,不管原始或農民社會幅員都比較狹窄,人與人的關係較密切,結果是一種對生命的目標及其終極意義的直覺性或同理性(empathy)的理解,這就是所謂「有機的生活方式」(organic mode of life):把團體視作一種有機性的組織(德文Gemeinschaft),而不是機械性的聚合(德文Gesellschaft)。在團體之內,倫理秩序優於技術秩序,而宗教亦有等同於倫理秩序的傾向。再者,宗教信仰的表達在「常」與「非常」的層面也是連續不斷的;非常性的表達,如新年、收穫、初果、生日、結婚、死亡等,它們所紀念的是一些在時間循環或社會性循環中的重要時刻;常性的表達形式就是習俗、傳統、或世俗性活動等,它們日復一日地維繫著文化,使之站立不倒。
(二)民間宗教的獨特性:
民間宗教獨特性在其與世界其他宗教的基本區別。它沒有「教主」、「經典」、「入會儀式」、「基本宗旨」、「宣教行為」、以及跨國籍的「教團組織」。也就是說,「民間宗教」是一個比流傳於某地區的民族性傳統宗教,更具有地方性的特色,也就是一種文化現象。
(三)綜合性的反省:
(1) 民間宗教就是宗教團體內平信徒(與聖職相對)的宗教下層。聖職(宗教團體的上層)由於懂得書寫,他們可以應用經典,平信徒只可以在崇拜或禮儀中以記憶或反覆背誦的方法記下某些片段。另一種情況就是:平信徒雖可接觸經典,卻沒有正確解釋的能力;他們乃用自己的方法,按照自己的需要或感覺來詮釋它們。再不然,就是聖職為平信徒製造一些靈修性的或教理性的大眾化宗教文學。以上三種情況都可稱為平信徒宗教。
(2) 民間宗教就是社會中流行的信仰、禮儀及價值。這種民間宗教又可稱民眾宗教(civil religion)或大眾宗教(religion of the public)。社會中只要一提到任何有宗教性質的東西,都不能忘記它,它為這種討論提供背景、舞臺及基礎。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民間宗教是以文化中最主要的宗教傳統形式出現的,如西方的基督宗教,中國儒家傳統中的某些價值,如孝道等。
(3) 民間宗教混合了各式各樣與民眾宗教不同、卻通常來自社會下層的秘教信仰及習慣,如秘教形式的醫治,不根據邏輯推理的預言等。通常這種民間信仰的從業者與病人都沒有避開普通正常的醫治模式,所以秘教的信仰和習慣是補充性的,是對於社會中流行的治療與習慣十分溫和性的批判方式。在工業社會中,這種民間信仰亦會以骨相、掌紋、天文等形式出現;與這種種習慣相隨的,是其神秘性的形上信仰。
(4) 民間宗教是指少數人的宗教信仰。這些人或者因為其種族、或者由於其職業(以及與此職業有關的意識形態),如礦工、鐵匠、屠夫、士兵等,在他們的圈子以外投下了「他性」(otherness)或特異的色彩。在許多傳統文化中,他們一方面整合在社會內,另一方面又自成一角,居住在一起,有自己的禮儀和不同的宇宙觀。在基督宗教國家中的猶太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5) 民間宗教就是群眾(與社會中高級的、有辨識能力的智識份子相對)的宗教。這裡所謂「群眾」與(跟聖職相對的)平信徒不同,它是科學工業化和民主政治的產物。在傳統聖統制的社會中,聖職和平信徒都擁有傳統;但「群眾」(the masses)的新定義卻意味舊傳統、價值和品味標準的喪失,因為傳統盡握在社會精英之手。這裡所說的民間宗教是普羅大眾的宗教;它表現出對普羅大眾的關懷。
(6) 民間宗教是社會中精英階層所製造出來的宗教意識形態。凡是可為國家目標服務的古代農村意識形態都獲得提拔,被視為國家的傳統,珍藏在博物館、圖書館內,並成為歷史研究的目標。
參考書目:
呂宗力,欒保群合著,《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學生書局,1991。
呂理正,《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板橋:稻鄉出版社,1992。
姜義鎮,《台灣的民間信仰:神明之祭祀,廟宇之介紹》,再版,台北:武陵出版社,1988。
郭立誠,《中國人的鬼神觀:揭開禁忌,迷信的神秘面紗》,台北:台視文化公司,1992。
董芳苑,《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青文化事業公司影印,1986。
劉還月,《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台北:壹原出版社,1994。
蔡文,《百神論》,高雄:聖書出版社,1990。
鄭志明,《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4。
Ching, J. Chinese Religions. New York:Orbis Books, 1993.
Granet, M. The Relig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Oxford: Blackwell, 1975.
Hori, Ichiro. Folk Religion in Japan, Continuity and Chan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Jordan, D. K.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The Folk Religion of a Taiwanese Vill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 1972.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