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80 「及由子」
80 「及由子」
jí yóu zǐ
FILIOQUE
參閱: 45045 天主聖三 296296 耶穌基督 566566 聖神
(一)拉丁教會在尼西亞(325)及君士坦丁堡(381)兩屆大公會議信經內,論及「聖神由父所發」一句中加進「及由子」一語。此筆的合法性及其中所包含的教義問題,成了東西方教會爭論的關鍵。
(二)歷史:
(1) 爭論反映出教會初期兩個不同學派及神哲學典範的衝突:安提約基雅學派(參 192192 安提約基學派)看重聖經的字面含義並強調在救恩歷史中的天主聖三;亞歷山大學派(參 224224 亞歷山大學派)則傾向對聖經類比的詮釋及強調神的唯一。隨後,西方教會(特別是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發展了亞歷山大學派的思想,而東方教會則較傾向於安提約基雅學派。第六世紀,在西方教會的某些地方已有在信經中加進「及由子」的做法,如高廬(Gaul)、西班牙的第三次及第十一次多雷鐸地區會議(Toledo III, 589, DS 470; Toledo XI, 675, DS 527)。649年,教宗馬爾定一世(MartinI, 649-655)在寫給君士坦丁堡的會議函件中加進「及由子」一語。從此即引起東方教會的強烈反彈。不過,君城宗主教特拉西奧(Tarasius, +806)卻發展出另一種說法:聖神「由父藉子」生發(from the Father through the Son);這種說法並在尼西亞第二屆大公會議(787) (參 128128 尼西亞第二屆大公會議)中被引用,卻遭受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800-814)的顧問亞爾坤(Alcuin, 約735-804)的猛烈抨擊。查理曼大帝早已在亞琛(Aachen)他私人的御用聖堂中加上「及由子」的用法,乃強烈地反對「由父藉子」的說法(DS 617)。
(2) 857年,東方教會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烏斯(Photius, 約820-891)召開地區會議,宣佈拉丁教會所定聖神是由父「及由子」所共發的信理為異說。1014年,教宗本篤八世(Benedict VIII, 1012-1024)正式將「及由子」列入彌撒信經中。1054年,東方教會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塞魯來(M. Cerularius, +1058),決定性地拒絕「及由子」的說法,於是東西教會正式分裂。
之後,「及由子」更成了希臘教會攻擊拉丁教會的主因。然而在安瑟莫(Anselm of Canterbury, 1033-1109)的影響下,事情卻有了轉機。1098年巴里地區會議(Council of Bari),在西西里的希臘教士面前,正式肯定了在信經中加插「及由子」的作法及其教義。1274年里昂第二屆大公會議在三位希臘代表的同意下定斷了這信理(DS 850, 853)。然而當消息傳到君士坦丁堡,卻遭受當地的教士及人民強烈的反對。希臘人普遍認為在信經中加插任何文字,即使是一個字母,都是不合法的。拉丁教長們卻認為只要不改變信經中所包含的信仰,文字的加插並無不可,況且加進「及由子」一語可更正確地詮釋聖神的生發,因此不謹是合法且是必須的。雙方各執一詞,勢成水火。最後雖在佛羅倫斯大公會議中(1439-1445) (參 209209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得到短暫的和解(DS 1300-1302),但是合一並不持久,爭論不久之後又故態復萌。
(三)支持及反對「及由子」者都堅持自己的看法源自聖經。若十五16是反對者最佳的武器,這裡明明說出真理之神是「發於父」的,沒有提「及子」。然而支持者又有另一種說法,因為同一句福音又道:護慰者是由基督「從父那裡給你們派遣的」。另外,教父的話也常常為雙方面所引用。雖然所有拉丁教父都有「及由子」的教導,希臘教父的說法卻頗不一致。亞大納修(Athanasius, 295-373),偽狄奧尼修(Pseudo-Dionysius Areopagita, 約500)堅持父是「神性的唯一源頭」;而若望達瑪士(John Damascene, 約650-750)更說:「我們都沒有聖神由子生發的說法」,可是卻沒有一位教父說過聖神「只」從父所發。反之,他們的詞彙卻頗為多樣化,甚至有說「父和子」、「二者」、「由父藉子」等等。其實,特拉西奧的說法「由父藉子」正是希臘人一般想法的最好寫照,它與拉丁教會「及由子」真實的不同大都是字面上的差異而已。準此,東西方教會十多個世紀以來所爭論的大都是語言及神哲學典範的不同,而不涉及真正教義上的差異(DS 1302)。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