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真福八端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42 福音
642 福音

fúyīn

GOSPEL

參閱: 611611 新約  612612 新約神學

578578 聖經詮釋學  664664 編輯批判  643643 福音作者  286286 初期教會


(一)概念說明:

(1) 在基督宗教外,「福音」(希臘文:euangelion,拉丁文:evangelium)此詞意謂「傳報好消息的報酬」,或較晚所說的「好消息」,它格外影射著國王的身份和他的行為所含有的救恩性。基督信仰視耶穌為「主」,「主」為國王的稱號(宗廿五26),因此把與祂有關的宣講視為「福音」,這是很自然的。但是,早在第二依撒意亞的猶太傳統裡,已經有關於報告好消息的使者的希望了:「那傳佈喜訊,宣佈和平,傳報佳音,宣佈救恩者……的腳步,在山上是多麼美麗啊!」(依五二7)。這兩條「好消息」的源流在基督信仰的「福音」裡匯合了。不能確定耶穌是否用過福音這個說法,但重要的是知道這個詞是否表達了宣講訊息的核心。毫無疑問的,耶穌瞭解祂天國(參 38038 天主的國)已來臨(谷一14)的訊息,即初傳(參 287287 初傳) ,並且知道這天國在祂的話及工程中,好像好消息般地臨現:「你們眼睛有福,因為看得見;你們耳朵有福,因為聽得見」(瑪十三16)。此外,不應該把好消息和報信的使者分開,如在依撒意亞先知書裡,信使和信息已是合為一體的;這位使者就是耶穌自己。但是,祂不只以信使或信息作者的身份出現,因為祂同時身兼祂信息的內容,意思是說,祂就是這個信息所傳報的那個人。因此,初期教會已經取了「福音」的概念,來綜合描寫救恩訊息相聯於耶穌的來臨,而這做法是完全合理的。

(2) 很可能此概念,很快地就進入基督信仰的詞彙中,因為保祿經常採用而沒有多作解釋。他用這個詞來表示他對好消息的確認:天主已在耶穌的降生、死亡和復活中完成了世界的救贖,如保祿在羅一及格前十五等章節中來描寫信仰宣信的發展。這個事件,在舊約時代已經預報了,因此這事件在新約中便成為許諾。原來希臘文的「預報」和「許諾」,有語言學上的關係。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福音」所指的不只是內容,也是行動,福音意味著「宣告福音」的行動。因此,基督徒傳統保留了唯一福音的概念;雖然以後福音這個詞用來指稱保留這個好消息的書。然而,「福音」不是「四部福音」,而所謂的四部福音只是指四個不同形式寫成的唯一福音。

(二)福音成了四部福音:

正如初傳在宣告行動和宣講內容中給講道者很大的空間去發揮,同樣的,「福音」在宣告方面演變成以耶穌的言行為內容的教導形式(參 611611 新約)。如此,便產生了一些文獻,以記述的形式收集耶穌的言行。這些文獻在新約中,並不稱作「福音」,抑有甚者,唯一提到這些文件的作者明確地稱之為「記述」(路一1~4)。「福音」這個詞的使用很可能來自馬爾谷福音開頭的句子,這個字的意思是多重的。它是一篇敘述的開始,而不是一本書的標題。然而,由於「福音的宣告」的執行者和內容都是耶穌,自然而然地,記述這個宣告的文件就漸漸以「福音」作為代稱。又因為有不同形式的文獻,因而便有複數的福音(四部福音)。可是應當強調,不論如何,現在教會所唸的福音書,仍然是天主在耶穌基督內為人類實現救恩的宣告。

(三)福音的形成:

福音形成的過程可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

(1) 第一階段:此階段裡耶穌宣講救恩的喜訊,並實現了救恩。在祂的公開生活前,祂「把自己所想要的人召來」(谷三2),他們伴隨著耶穌,直到「祂藉聖神囑咐了所選的宗徒」(宗一2)。他們是「主耶穌在我們中間來往的所有時間內常同我們在一起的人,由若翰施洗起,直到耶穌從我們中被接去的日子止」(宗一21~22)。這是看和聽的階段,有時不能理會,如同福音強調的:「這話他們一點也不懂,這話為他們是隱密的,他們也不明白他所想說的事」(路十八34;谷二17~21)。

(2) 第二階段:耶穌的復活使門徒們理解救恩喜訊的奧秘;在耶穌升天和聖神降臨後,門徒們就開始實現耶穌在最後時刻親自留給他們的信息:「聖神要臨於你們身上,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宗一8)。該看在宗徒大事錄裡,「福音」書的第一個提綱:「祂藉著耶穌基督─ 祂原是萬民的主─ 宣講了和平的音訊,把這道光傳給以色列子民。你們都知道:在若翰宣講洗禮以後,從加里肋亞開始,在猶太所發生的事,天主怎樣以聖神和德能傅了納匝肋的耶穌,使祂巡行各處,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壓制的人,因為天主同祂在一起。我們就是祂在猶太人地域和耶路撒冷所行一切的見證人。他們卻把祂懸在木架上,殺死了。第三天,天主使祂復活了,叫祂顯現出來,不是給所有的百姓,而是給天主所預揀的見證人,就是給我們這些在祂從死者中復活後,與祂同食共飲的人。祂吩咐我們向百姓講道,指證祂就是天主所立的生者與死者的判官。一切先知都為祂作證:凡信祂的人,賴祂的名字都要獲得罪赦」(宗十36~43)。在這宣講的期間,各個單元接受了不同的形式,以後形成福音的各種不同的文學類型:奇跡的敘述,比喻,生命的奧秘,格言……尤其是苦難的敘述,也許是所有敘述中最早的。這時期可能已經有了一些有題目的演講集,或按形式而編的比喻集、奇跡的敘述集等。這些「文集」,以後在福音都可以找到。也可能已經有人開始從事撰寫,所以這些撰寫的資料成為福音正文中的部份;所以說,這是福音宣講和形成的階段。

(3) 第三階段是福音著作的編寫,寫成現在所看到的福音。依據前一階段已經形成和收集的資料,不論仍然以口傳方式存在,或已是書寫文件,福音的作者們將這些材料編輯成四部文獻,就是基督徒團體所知道的不同名字的「福音」。四部福音書的結構很類似:由施洗者若翰的宣講和耶穌在受洗時的首次顯現敘述起,接著是耶穌在加里肋亞的服務。直到加里肋亞危機愈來愈明顯耶穌決定加強祂自群眾中精挑細選而來的門徒的陶冶,然後走向 耶路撒冷,之後有一段簡短的服務,在此,驅逐聖殿商人的象徵行為,扮演一重要的角色。然後祂被當權者排拒,被交到羅馬人手中,接受了十字苦刑的處決。第三天起,門徒拜祂復活之賜,開始恆常地體會祂鮮明的臨在。這是書寫的階段。

(四)對觀福音:

上文描寫的架構是四部福音所共有的,但是其中有三部比較接近,就是瑪竇、馬爾谷和路加福音,稱之為「對觀福音」。在說明「對觀問題」之前,應該注意「對觀事實」:

(1) 對觀事實:在上文提到的三部福音中,其相似點並不限於它的整體次序,就連單元的接續、內容及表達的形式,甚至連用字都一樣。幾乎整部馬爾谷福音的材料,在瑪竇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可以找到。此外,也有相當多的共同材料。正是這種現象,形成了「對觀事實」,並允許教會將三部福音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出版,以便看出其間的相似處,以及其相異點。因為面對這個相似的事實,出現了一些相反的現象:有一些重要的過程,三位作者中只有一位敘述了。例如:路加福音中的許多最美、最為人所熟悉的比喻(如:路十五11~32)。有時兩部福音雖有相同的材料,但兩者的區別卻很顯眼,例如瑪、路中耶穌受試探的例子;有的區別相當大,例如瑪、路的真福八端(瑪五1~12)和主禱文;有的甚至無法相容,像耶穌的童年史。這樣,「對觀事實」便成了「對觀問題」:如果這些福音彼此是完全獨立的,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相同點?如果彼此有關係,那麼這是種什麼樣的關係,竟容許如此顯而易見的相異?

(2) 對觀問題:

1)解決對觀問題的努力甚至比察覺對觀的事實還要早。當然,將福音視為耶穌生活方式的一種描寫,會有相同點,沒有什麼奇怪,因為所敘述的是同一個人物。相反的,應該解釋的卻是那些表面上的矛盾。這些矛盾是第一批反基督宗教的人很樂意強調的。面對這些矛盾有人提出中庸的解決方法,甚至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曾經想到以福音之間的關係來作解釋,根據這種解釋法,馬爾谷福音不過是瑪竇福音的濃縮版而已。

2)當聖經批判興起時,就認出了這個事實,並尋找解決的方法。第一個解決方法是認為福音來自口傳,就是在猶太人的環境裡,按照記憶的傳播:一個基礎的福音,在不同的環境裡作必要的調整後,以口頭的方式傳播。這樣便解釋了那同中之異。但是,這個解釋仍無法回答為什麼有時有大量的用字也完全一樣?有人又提出在福音正經層面上的文學的關係,但未達成廣泛為人接受的結論。「兩源論」(two-source theory)使問題又回到福音正經編輯前的階段。主張瑪竇和路加除了馬爾谷外還共有另一個源流,稱為Q (德文泉源Quelle的頭一個字母)。這個解決方法為大部分的研究者所接受;然而,他們對哪章節應歸於第二源流( Q ),或哪些可能是這個源流(谷)的發揮未達成協議。正因為有這些具體的困難,使得這理論在接受新的文獻和口傳傳統上變得複雜。也許,應該接受有若干的書寫文件(而不只是馬爾谷和 Q ),並接受相當分量的口傳。

綜合而言,按照今日的聖經批判學(參 573573 聖經批判學)對觀的比較,讓讀者更瞭解福音的文學類型,及不同作者的特點。

(五)若望福音的材料和佈局比較特別。對耶穌生活插曲的敘述也少得多。然而在神學內容上多所發揮,並以不同的圖像幫助讀者瞻仰耶穌本人的奧秘:生命之糧、世界之光等等。因這些特點,若望福音一直被稱為神學福音或靈修福音。這部福音的另一個特徵是大量演講的記載。在這些演講中,耶穌以「智慧」的風範教訓人,這和福音序言裡提到的,耶穌為「降生的聖言」相呼應。這些言論的內容特別與耶穌的自我啟示有關。

(六)福音的歷史價值:

(1) 福音的歷史性,基本上的意義是:1)讀者可以相信所講的是發生過的事實。2)它所表達的基本上是初期教會對歷史事件的神學解釋。3)因此,產生了一個疑問,福音究竟是信仰或是歷史。事實上,兩者都不必涵蓋事實的全部。因為,信仰既非純粹的歷史,歷史亦非純粹的信仰。可是,具體地說,基督信仰的確包含歷史的向度:是發生過的事件,而不是純粹的意識形態、思想體系、建構的神話或想像的傳說。

這並不是說,福音所敘途的每個事實都得恰如福音所描寫的那樣。這種歷史編纂學的批判(歷史主義)的理想並不適用於福音。但是,福音所敘述的必然和某些事實有關;以後歷史批判的分析,已確定哪些事實是真的。

(2) 基本上,基督徒信任福音的歷史性,相信福音是發生過的事,並且和人類歷史固有的時空座標相連接。但福音書是教會信仰的見証,而不是純以歷史為其宗旨的書。看過福音形成的過程,通過編寫和文學類型的批判,靠著福音誕生團體的特徵之支持,並採取某種程度的歷史批判,目前,對這個問題已經達到某種程度的共識,這個共識由現代基督論的趨向─ 由下而上的基督論─ 清楚的反映出來。

(3) 這裡呈現了雙重的問題:1)神學方面關心的是教會在信仰中宣講的基督,和福音描寫的歷史的耶穌之間所存在的關係。2)批判學方面有意支持歷史編纂學,以為信仰的歷史性奠定基礎,但這一努力因信仰內在之需要與歷史而導致失敗與幻滅。

(4) 這歷史批判的過程大略如下:1)藉著歷史批判,讀者會發現耶穌真實的面貌,而且由極具歷史性的書─ 福音─ 所給的資料,讀者可以寫部真實的耶穌的傳記。透過歷史批判,讀者將可以完全認識耶穌。2)可是結論正好相反:批判的結果發現,福音並不是歷史著作,也沒有歷史編纂學所要求的基本原理。因此讀者無法藉著福音清楚地知道耶穌真實的歷史。3)最後信徒踏出神學的一步:對信仰來說,信徒完全不必知道歷史,因為信仰本身具有一種存在性的意義,可以略過歷史不談,信仰不必知道歷史,因為信仰的特徵是存在性的。4)在非常強調信仰的存在性意義之後,信徒才慢慢的恢復福音的歷史性,他還是可以知道一些歷史,因為信仰的核心包含一種對事實、事件的肯定。如果福音根本缺乏歷史背景,信仰就會變成純意識形態、神話或傳說。初傳所宣報的信仰就需要歷史的向度。釋經學上的進步,漸漸讓讀者發現信仰中所包含的歷史層面。這些研究工作已嚐試過不少的方法。5)結論是讀者可以確實地知道一些耶穌的歷史,因為福音在信仰中畢竟提供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綜合而言,福音擁有歷史性的向度,但不屬於歷史著作,也無意按現代歷史編纂學的要求撰寫;在信仰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歷史基礎,而藉歷史批判的研究可以建立福音歷史性的基礎。至於那些是確實的「歷史事件」或比較不能確定的,到那一個地步等等,這是今後聖經學應慢慢去研究的問題。


參考書目:

參閱相關條文之參考書目。

Bruce, V. The Four Gospel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Doubleday, 1967.

Cerfaux, L. The Four Gospels. Westminster: Newman, 1965.

Dodd, C. H. About the Gospe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Grant, F. C. The Gospels: Their Origins and Their Growth.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57.

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