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實現(行為)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638 實現與潛能
638 實現與潛能

shíxiàn yǔ qiánnéng

ACT AND POTENCY

參閱: 140140 西方哲學  221221 亞里斯多德主義

186186 多瑪斯學派  149149 存有論證  194194 形上學  539539 發展  520520 進化


(一)概念說明:實現act與潛能potency是組成有限存有物行動的原則。可以說:實現是已經完成的實在界;而潛能則是實現的實在界的可能性。

(二)簡史:在西方哲學中,第一位設計出這種實現與潛能的學說的就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亞氏以此作為他解釋行動為變化的原則。其後,在聖多瑪斯(Thomas Aquinas, 約1225-1274)的發揮下,實現與潛能更成了他存有哲學的基石,是他解決本質與存有的關係的根據。到了近代,由於觀念論(參 712712 觀念論)和經驗主義(參 627627 經驗主義)的影響,這種學說乃陷於低潮。不過,在當代哲學中,對實在論的興味又再度提昇。存在主義者(參 146146 存在主義)對存在的關懷會打開一條新路,更新人們對實現與潛能的興趣。

(三)哲學分析:

(1) 在人所接觸的有限實體中,沒有一件是已經完全表達出它身上各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在有限的人接觸有限的實體時,人看不到它很多方面的可能性,換言之,它「在」(it is there),另一方面,不完全「在」(it is not fully there)。有哲學家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樣的意思,說:存有物的「在性」(thereness)經常都受到它自己不存有(non-being)的威脅。這樣,不存有(不完全「在」)就構成實體與人接觸的一部分。又因為這種不存有不是真正的虛無,在存有物的在性中,必定有一種充份的原因可解釋某一實體的實現。此充分原因必定是絕對而完全自足的,排除一切不存有的實現;這排除一切不存有的實現就是存有本身(being itself)。它不需要任何在自身以外的東西來實現它的存有,它稱為純粹實現(pure act)。純粹實現是無限的;除了純粹實現外還有有限的實現,就是實現與潛能的混合,即是混合實現(mixed act)。

(2) 有限實現就本身而言已暗示一種指向純粹實現的動力。這是一種無限的動力:一方面向著無限移動;另一方面也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這樣,低於人類的實現就向著人化(參 12012 人化)推進,努力求取就是人的實現。準此,有限實現不單一般性地定向於超越自我,還定向於超越自己的本性。但是,有限實現只有藉著純粹實現才得以成為實現。終極說來,有限實現的超越的動力來自無限實現。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