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結構主義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540 結構主義
540 結構主義

jiégòu zhǔyì

STRUCTURALISM

參閱: 344344 哲學  140140 西方哲學  148148 存有論

631631 對立的相合  294294 型質論  189189 宇宙論


(一)概念說明:

(1)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一詞來自拉丁文的名詞structura結構,及-ism主義。結構主義源自語言學,1960年代曾盛極一時,它試圖以各種「結構分析法」去理解原文(或聖經經文)結構所傳給讀者的意義,而較不重視作者的歷史背景。這些方法涵蓋多種學科的方法,並兼採語言學所發展出的原則:「結構」一詞泛指變化萬千的實在界表面之下的不變成分、定律(規則)或系統。1960年代法國的文化人類學家雷味史特勞斯(C. Lévi-Strauss, 1908- )認為各種文化中不同的禮俗間有一些一定的規律可循。

(2) 結構主義也可視為一種意識型態:此意識形態將結構分析的原則過分地絕對化與普遍化,甚至否定形上的存有與秩序。

(二)由於存在主義(參 146146 存在主義)與現象學(參 397397 現象學)過分強調個人的自我與主體性,以致忽略了外在的社會,又因科技的發展將人貶為集體機械中的小齒輪,於是到了1960年代結構主義便應運而生。代表人物如雷味史特勞斯、里格爾(P. Ricoeur, 1913- )和瑞士的語言學家邵素爾(F. de Saussure, 1857-1913)等。結構主義從理性主義接受了機械論的宇宙觀,宣稱一切事物皆受自然規律控制,人只是世界的一部分。雷氏即曾以結構分析法檢驗藝術、神話、禮儀與宗教,而想探討各種社會生活中是否有普遍規律限定著人心內各種無意識的活動。以分析語言為主的結構分析法今日已廣泛地應用在藝術、時裝、電影、廣告、刊物、哲學體系、神學體系以及聖經經文等方面。  

(三)結構分析法與歷史批判法不同,後者注重經文產生的歷史,前者重視經文現今能傳達的意義,而不太重視其歷史。結構分析法可歸納為四種模式:1)普洛(V.I.Propp, 1895-1970)的敘述分析法:此方法根據普洛分析俄國民間故事所提出的原則去探索經文的敘述。2)神話結構(mythic structure)分析法,根據雷氏研究神話結構的結果所指出的:神話結構是一切心靈活動的根基,故神話是無時間限制的,適用於任何時代,其功能好比隱喻(參 683683 隱喻)依序陳述不斷重複的事件與經驗。3)語意學角度的敘述分析法:著重以語意功能間的關係去分析經文的敘述。4)折衷的相關分析法:此方法強調自經文的上下文背景中理解經文,故不但注重「神話結構」(第二模式)也重視敘述結構(第一、三模式),常將每段經文和整個上下文連貫在一起;最後更與整個文化相連結。並認為表面結構與深層結構對理解經文極為重要; 例如「比喻」(參 61061 比喻)所具有的深層結構,便是直接針對人類理智的期盼。 

有些聖經詮釋家認為上述「折衷分析法」可補充傳統聖經詮釋法之不足;可是也有人以為此方法比較引人作形式化的經文詮釋,與歷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本身的關連好像不夠。 

天主教宗座聖經委員會1994年頒發《聖經在教會中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ible in the Church)很平衡地描述結構主義的貢獻及弱點。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