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384 神話學
384 神話學
shénhuàxué
MYTHOLOGY
參閱: 383383 神話 281281 宗教語言 352352 剔秘
392392 神學認識論 475475 敘述神學 538538 寓意
(一)概念說明:「神話學」(mythology)一詞,源自希臘文mythologia,意即講述一些深奧、莊嚴、聖潔、而具權威性的故事,以使超越的神明境界能在世人面前顯得更為真實。「神話學」這辭語延用至今,其意義可蘊含多重指謂:它可以用來泛稱神話故事的整體,或泛指同一來源的神話題材之收集,或意謂著學者對神話故事之研究。然而,「神話學」一詞既然是合併希臘文之mythos (神話)與logos (學問)二字,其核心意義當為「研究神話之學問」。固然,作為一門學問來探討,神話研究也可分各種不同的角度:可從文學角度研究神話之語法體裁;可從人類學角度窺探先民之風俗習慣;可從史學角度來推測古人之典章制度;也可從社會學角度來探究前代的社會結構。但在所有的角度當中,尤值得一提的是哲學角度的反省。
(二)神話與哲學:哲學
既在於對萬事萬物作深層探討,神話哲學也相應地在於追尋神話本身的深層意義。提及神話的哲學反思,其間的發展可分作三個年代的轉折:首先是神話引發哲學,繼而是哲學企圖解釋神話,最後是神話哲學的孕育,茲分述如下:
(1) 神話引發哲學:
對西方哲學而言,上古希臘哲學發展自希臘神話;古希臘哲學是神話向抽象思維邁進;從神話到哲學的歷程是一個從象徵表達蛻變為抽象言說的歷程。起初,當希臘哲人尋求建構一套有關世界宇宙觀的理論時,他所面對的世界,是一個染有希臘神話色彩、被神話所轉化的世界。古哲人把握神話所提供的深義,開始形成抽象的思考。例如:荷馬(Homer, 公元前九世紀)以神話形式說:海洋是萬物的根源;其後泰利斯(Thales, 約624-545)便以哲學方式說:水是萬物的原質。總之,初期哲學尚保留著神話所蘊含的超越義,也保留著很多神話所表達的色彩。
(2) 哲學企圖解釋神話:
哲學一經奠立,便起而以批判的眼光來面對神話,企圖以哲理思維的心態來解釋神話背後的涵義。即開始以「寓意式的解釋」(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來處理神話。此風氣尤盛行於柏拉圖(Plato, 427-347)時代的前後。「寓意式的解釋」可有下列的幾種方式:
1)以日常情理來解釋神話─ 學者引用日常生活的事物來解釋神話的情節,使之聽來顯得合理化。例如:尤里披蒂(Euripides, 約480-406)面對葛萊莎(Creusa)被誘姦生下兒子艾昂(Ion)的神話故事,便暗示誘姦者不是阿波羅(Apollo)神而是國王述圖斯(Xutus),以使故事情節顯得更合乎情理。
2)以神話為歷史與地理之神化─ 某些學者指出神話蘊含某歷史片斷、或某地理特徵,并且以為神話是歷史或地理記載的神化。倡導此說的人物有赫卡提奧斯(Hecataeus, 約公元前560-?)。
3)以神話為秘密宗教或哲學學派之隱喻─ 上古希臘的秘密宗教如奧菲歐派(Orphism)或哲學學派如畢達哥拉斯派(Pythagorean),喜用隱喻來隱藏自己的教義,以免外人得悉。為此,後人便以此為基礎而演繹出神話為寓意(也稱寓言)之說。此說的創始人提亞進尼斯(Theagenes of Rhegium)於公元前525年創立此說。此種說法大概可以再分為下列幾條思路:a)神話為物理寓意(physical allegory):提亞進尼斯以為荷馬用寓意式語言來寫神話,以神與神之間的衝突來寓意宇宙間各元素之相生相剋。b)神話為心理寓意(psychological allegory):提氏也以為神話中之神明是世人情緒的化身,例如:戰神阿瑞斯(Ares)代表憤怒;愛神厄羅斯(Eros)代表情慾;愛美神阿佛羅狄威(Aphrodite)代表愛情;雅典娜(Athena)代表智慧等等。c)神話是倫理寓意(ethical allegory):犬儒學派(Cynics)之創始人安底斯提尼斯(Antisthenes, 約444-365)則提倡神話為倫理寓意之說,他以荷馬史詩《奧德賽》(Odyssey)為例,說明奧德修斯(Odysseus)象徵節制,不肆酒色,故而不被客耳刻(Circe)女神之美酒所迷、不被卡納蘇(Calypso)女神之美色所動。
4)以神話為歷史人物的神化─ 此說之創始人歐黑梅洛斯(Euhemerus, 約340-260)他在一個不知名的荒島上發現一座廟宇,其中有石碑指示尤朗內、恭洛斯、宙斯(Uranus, Cronos, Zeus)是當地的帝王之名,因此他下結論說:歷史為人所神化。而他的學說也因他而得名為Euhemerism (英傑即神學說)。
5)以神話為語源學寓意─ 斯多亞派(參 501501 斯多亞主義)人士以為神話中之神的名,有語源學的根據。例如:阿波羅(Apollo)為太陽神,因為其希臘名字蘊含著太陽「此起彼落」的意思;恭洛斯(Cronos)是時間神,其名與「時間」(Chronos)一字相近似,且有如時間吞沒世物一般地吞食其子女;菩絲芳(Persephone)之希臘文寓含著五榖;迪美泰(Demeter)的希臘文是大地之意,世人在其上播種。
以上的說法都在柏拉圖(Plato, 427-347)年代之前後出現,而柏拉圖是一個例外;他在對話錄費注斯(Phaedrus)中借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之口,述說他沒有時間去為神話作寓意式的解釋,因為他以為解釋者多以自己的意思去附會神話,并不能把握神話之本義。然而柏拉圖自己也借用神話式的寓意來講述自己的哲理,例如:在提摩奧斯(Timaeus)中以創世神(Demiurge)為開天闢地之神來講述他的宇宙觀。總之,古代學者研究神話,多採用寓意式的看法作解釋;此種看法一直流傳下去,廣為世人接受,直至文藝復興時期始出現轉機。
(3) 神話哲學:
西方神話的研究,在十七世紀出現一個轉機,從強解神話的涵義轉為直接把神話視為人類文化的一個現象而加以探討,開始了一系列的神話哲學。其關鍵人物是維科(G. Vico, 1668-1744)。維科是第一人開始正視神話為人類文化的一部份,與語言、藝術一起在人類文明中鼎足而三,共同支撐起個別文化的成長與發展。他認為每一個文化的起源與演進都須經歷三個階段:即神話、史詩、與悲喜劇,而神話實為文化起源的第一個過站。
維科之後,先後出現一些研究神話的哲人,以神話作為哲學專題來反省。在這領域上較有成就的學者有以下數人:
1)謝林(F.W.J. von Schelling, 1775-1854)─ 他揚棄「神話為寓言」的路線,而從象徵表達上看神話的本義,尤認為神話與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著有《神話哲學》(Philosophie der Mythologie)一書。
2)費沙(J.G. Frazer, 1854-1941)─ 企圖從不同文化的神話中比較出一些類比的成份。代表作為《金枝》(The Golden Bough)。
3)佛洛依德(S. Freud, 1856-1919)─ 主要論點在指出人的潛意識有製造象徵的能力,而所製造的象徵表現在夢境及神話的敘事中。在某種意義下,神話是民族的夢,有消除壓抑憂慮及滿全願望的作用。著有《夢的解釋》(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4)榮格(C.G. Jung, 1875-1961)─ 主張人類有集體潛意識,能製造基本象徵,稱為「原型」(archetypes),表現在各民族的神話中,著有《原型與集體潛意識》(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5)卡西勒(E. Cassirer, 1874-1945)─ 說明人有神話意識,并分析人製造神話的先驗機能。著有《象徵形式哲學》(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 Mythical Thought)第二冊。
6)甘寶(J. Campbell, 1904-1987)─ 近似榮格的理論,主張人有製造神話的本能。所分析的範圍包括哲學、心理學、比較宗教學等領域。著有《神的面具》(The Masks of God)共四冊。
7)愛勒亞德(M. Eliade, 1907-1986)─ 從比較宗教學立場看神話,主張「神話時間」是構成神話的最基本因素,並以為「神話時間」是可回復的永恆循環。著有《永恆回復的神話》(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8)雷味‧史特勞斯(C. Levi-Strauss, 1908- )─ 以結構主義觀點分析神話故事的結構,以為各民族的神話皆表現了一些互相對立的觀念,神話的作用就是企圖化解它們之間的對立衝突。著有《結構人類學》(Structural Anthropology)。
9)里格爾(P. Ricoeur, 1913- )─ 以詮譯學方法來研究神話,以神話為象徵語言,蘊含深層的潛伏義。著有《惡的象徵》(The Symbolism of Evil)。
參考書目:
Campbell, J. The Masks of God. 4 vols. Reprinted. Harmondsworth: Penquin, 1982.
Cassirer, E. Mythical Thought. 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 vol. 2.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5.
Eliade, M.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59.
Frazer, J. G. 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22.
Freud, S.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s. 4-5. Reprinted. London: Hogarth, 1958.
Jung, C. G.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 9, Part I, 2nd ed. Bollingen Series XX.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8.
Levi-Strauss, C.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Alla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63.
Ricoeur, P. The Symbolism of Evil. Boston: Beacon Press, 1967.
Schelling, F.W.J. von. Philosophie der Mythologie. Saemtliche Werke, vol. 2. Stuttgart und Augsburg, 1856-1861.
關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