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辭典:
261 宗徒性
zōngtúxìng
APOSTOLICITY
參閱: 260260 宗徒 265265 宗徒繼承 425425 教會學 426426 教會權威
(一)概念說明:基督的教會「建築在宗徒和先知的基礎上」(弗二20),它應該直指宗徒,在它所宣講的教理中,在它的聖統結構上,以及由於那賦與它生命的神,教會都應該富有宗徒的特徵,換言之,宗徒性apostolicity是教會的特徵。教會由基督的宗徒所建立,從一開始便保存、發展也代表了他們所給予它的精神、教義和結構。這是教會宗徒性的最主要因素。宗徒們依靠耶穌的精神建立教會,他們讓基督的奧體得以出現在歷史的時刻中。十二位宗徒領受建立和治理教會的使命,並因主耶穌的名履行這項任命。換句話說,宗徒性源自天主的派遣,延伸至教會團體有形可見的社會結構上。
(二)本文從下面三個角度來討論教會的宗徒性:1)是精神上、靈修上的相似:教會應該如同宗徒一樣,謙卑為懷,為所有的人服務。2)是教義上的相同:教會必須宣講宗徒所傳述的訊息。不管在經歷了這許多個世紀的變遷之後,這些由宗徒第一次傳述的訊息到現在已經有多發展、有多成熟,它仍必須保持同樣的意義。3)是因著主教繼承而達至的連續性。十二宗徒為著確保那些交託與他們的使命,在他們死後仍能繼續下去,遂把繼續照顧天主的教會的統治權,委託給與他們一起合作的人,好讓其他受認可的人士可以接受這項職務。主教職就是宗徒時代以後代代相傳的最高職權。
(三)以上是從教會的幅度來談宗徒性。但是必須越過教會的層面,向著基督和祂的聖神開展;因為他們在宗徒性富生命力的實質內容上,擔當了很重要的角色。1)靠著天主聖神的德能,宗徒的精神才得以在天主子民的心中活躍,因為天主聖神在他們之中結出愛德、謙遜和忍耐的果實。2)宗徒的教義也必具聖神的保護和帶領,才得以確保純全。3)主教職務的宗徒傳統更是永久地依賴神而人的基督的工程,因為祂才是聖事的真正施行者,以及天上地下一切權柄之歸向。
(四)宗徒性是教會的記號:
(1) 早期教父為證明基督宗教的真實性,往往訴諸聖統制的傳承,藉此傳承教會得以保持它與宗徒教會的連續。因此,依雷內(Irenaeus, 約140-202),戴爾都良(Q.S.F. Tertullian, 約160-230),和奧斯定(Augustine, 354-430)都臚列出主教的世系表,並且給予它相當程度的重要性。即使到了宗教改革之初,宗徒性仍有著一定的地位。真教會有三個主要的記號:宗徒來源、宗徒教義和宗徒傳承。宗徒來源:教會必須建立在宗徒之上,並且由宗徒所建立。宗徒教義:基督徒信仰自始至終的連續性,換言之,十六世紀的信仰必須和宗徒所宣講的相同。宗徒傳承:合法的牧者不曾間斷的串連把早期教會與現代連結起來。
(2) 但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宗徒性的這三個面貌都經歷了某種程度的改變。首先,一直被視作必須的宗徒來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爭論者不僅注意宗教改革所引發的共融問題,還把東方教會一起列進考慮的範圍中,這樣,宗徒來源便失去了它作最有力武器的力量。然後,宗徒教義也遭受到同樣的厄運,尤其是當羅馬公教徒和宗教改革者把爭論的題目引進教會信仰中最富爭論性的範圍中,如聖體、牧職等問題上時,宗徒教義也逃不過衰落的命運。至於宗徒傳承,它卻一直都得保持它的重要性,不過,當這理論被應用到教會的爭論中時,護教者實質上早已經把牧者的合法地位以及他們是否與羅馬教廷保持相通混為一談了。
(3) 宗徒性此課題許多都由梵一大公會議(1869-1870)所提出的另一題目所補充:《不可動搖的穩固》invicta stabilitas。後者根據梵一的理解是教會一直不斷的存在此「奇跡」之一部分:那就是基督宗教的主要結構和信仰中的永恆性,及其不可動搖的穩固性。
(4) 宗徒性此問題,在合一的和談中往往扮演著一個非常微妙的角色。普世基督教協會(WCC) (參 534534 普世基督教協會)的普世聚會深深地體會到在這問題上彼此的意見是何等深邃地不同。尤其是在牧職的問題上,它的來源和合法性等問題,一直都很難達成一致的諒解。不過,最近的跡象顯示,有關傳承(tradition)的問題似乎有愈來愈受重視的傾向。但該承認,在基督徒的合一交談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宗徒性只是其中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罷了。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