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奈斯多利派 神學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神學辭典:
228 奈斯多利派

nàisīduōlì pài

NESTORIANISM

參閱: 449449 基督論  192192 安提約基學派

130130 加采東大公會議  4004 一性論  705705 屬性交流


(一)概念說明:奈斯多利派Nestorianism是關於基督奧蹟的不正確主張及思想潮流。此異說派別因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奈斯多利(Nestorius, 約+451)而得名。傳統上都認為此派否認在耶穌基督內天主性與人性有真正「單一」位格(參 206206 位格)上的結合。依靠古代哲學原則「一個完整的性體應當具有完整的位格」此派主張因為基督有兩個完全且各自獨立的「性體」(天主性與人性),所以祂具有兩個位格,換言之,道成人身是聖言寄居在基督身上,意思是說,天主的位格與人的位格本是各自獨立的,只是倫理上的結合而已。因此,瑪利亞只是「基督之母」而不是「天主之母」。43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參 56056 厄弗所大公會議)譴責奈斯多利,因為他反對以「天主之母稱呼瑪利亞(DS 250-266)。雖然一般人說,奈氏把基督分為人與神兩個位格,奈氏自己卻否認這是他的看法,而濟利祿(Cyril of Alexandria, +444)的反駁主要是因對奈氏的誤解。總之,此次論爭的結果,一方面使教義得到進一步的澄清,另一方面也製造出迄今尚存的奈斯多利教派來。

(二)奈斯多利教派傳入波斯,到了七世紀上傳遍波斯境內並遠及印度和中國。636年景教士阿羅本(Alopen)載經典抵長安,太宗尊崇,立景教。781年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於長安。從七到十世紀發展出極可觀的景教團體。它傳至埃及時曾受到一性論(monophysitism)的浸染。十四世紀土耳其人入侵,它幾乎完全絕跡,殘餘散居在美索不達米亞一帶。1551年,一些奈斯多利教會與羅馬天主教重新復合,稱為加耳丁基督徒(Chaldean Christians),與原來的奈斯多利教會亞述基督徒(Assyrian Christians)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中亞述基督徒喪生了三分之一,於是大舉向外遷徙。如今亞述基督徒大都分佈在伊拉克、敘利亞、伊朗一帶,信徒約有十萬;部分散居在北美、南美、俄國、印度等地。

(三)現代學者懷疑奈斯多利本人是奈斯多利教徒,認為奈氏的立場合乎正統。他與勁敵濟利祿起衝突,是因兩人同受術語混淆之害,特別是未能分清「位格」(person)與「性體」(nature)的因素比奈氏偏離教會信仰的因素更大。因此,讀者若能分別探討奈氏本人的學說、奈斯多利派的實際教義和信理史所載理論上的奈斯多利派(Nestorianism),便能看清問題的癥結:

(1) 從奈氏學說來看:奈氏發覺當時有關「天主之母」(Theotokos)的爭論愈演愈烈;他的目的是想以「基督之母」(Christotokos)來調解此爭端;後來極端人士濫用了此稱呼,不管奈氏當初動機多麼好,以他的說法有欠考慮,卻忽視了此稱號成為正統教會的傳承,已有兩百年的歷史。至於43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對奈氏本人及其目的未能公正予以置評,令人惋惜。從神學角度來看,奈氏有意解決爭論中的基督論問題;為了反駁阿波林主義(參 290290 阿波林主義)和亞歷山大學派(參 224224 亞歷山大學派)的基督「一性」學說,他正確地指出不可從「性體」的層次,而應由「位格」去探討才能解決基督的二性合一的問題。可惜他未能使用正確的術語,又缺乏解決這問題的思辨能力。其實他明確地反對「二子」說(加采東大公會議(參 130130 加采東大公會議)的術語是「二位格」),有人誣指他主張基督內的合一是「意志的合一」或「倫理的合一」(moral union),但從其學說的本體論角度來看,他實未曾如此主張。

(2) 從奈斯多利派實際的教義看:486年東敘利亞教會的信條接受二性(視為抽象本質)與二位格(視為抽象自立的性質),而拒絕厄弗所大公會議,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二者之間的屬性交流(communicatio idiomatum)以及天主之母的稱號。東敘利亞教會的大神學家巴拜(Babai the Great, 540-628)解釋基督的合一時,所包含的成份和隱喻都可在奈氏思想中找到出處,且能給予正統的解釋。這表示,出現於厄弗所和加采東兩屆大公會議之前的安底約基學派的神學被保存了下來。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厄弗所大公會議時雙方的術語、概念和表達本來都可和解的。如今的確應該是走向瞭解分離的奈斯多利派(即所謂的亞述基督徒)的時候了。

(3) 從信理史看理論上的奈斯多利派:信理史、信理教科書、或出自講道者口中,所描述的常是理論上的奈斯多利派;這些都是拿著加采東大公會議那已將位格和性體區分清楚的術語,回去批評厄弗所和加采東兩屆大公會議的時代前奈氏那仍模糊不清的基督論。如果應用加采東大公會議後的術語來解釋奈斯多利派的主張,就該說:「在基督內有一位二性,奈斯多利派教導的卻是二性二位」。但是,這依可能的邏輯而推論出的結果,對奈氏本人而言,根本還只在萌芽階段當中。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