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阿哈齊雅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阿哈齊雅(Ahaziah, Ochozias)

《聖經》上兩位國王的名字,意謂「上主攫取了」。
  1. 猶大國王(公元前八四一年),是約蘭王及阿塔里雅的兒子(列下 8:26),亦名約阿哈次(編下 21:17)。他本為國王最年幼之子,但因家兄皆已戰死於培肋舍特及阿剌伯人之手(編下 21:17),故二十一歲時登極為王(列下 8:26);但為期甚短,不及一年便被耶胡所殺(列下 9:27-29)。深受其母阿塔里雅惡表的影響,「行了上主視為惡的事」(編下 22:3, 4)。受母親之慫恿與北國國王耶曷蘭聯合抗拒大馬士革王哈匝耳(編下 22:5),但戰運不濟,耶曷蘭身負重傷,正當阿哈齊雅前往探傷之際(列下 8:29; 9:16),北國大將耶胡受厄里臾先知之助(列上 21:21),起而叛變,先後將南北兩國的君王殺死(列下 9:21-27),自己稱王於北國(列下 9:1-13)。阿哈齊雅受傷於撒瑪黎雅,負傷逃至默基多,終於重傷不治,死於該城(列下 9:27),屍體被運往耶京埋葬(編下 22:5-9)。因國王死於少壯之年,子嗣皆尚年幼,其野心勃勃的母親阿塔里雅,乃乘機強行垂簾聽政(列下 11:1, 2),造成猶大王國的流血內戰(列下 11:15, 16)。
  2. 北國以色列君王,秉政僅兩年(八五三~八五二),是國王阿哈布之子(列上 22:40, 52, 54),卻未提及他的母親,很可能就是那位外邦女人依則貝耳;與其同時的南國君王為約沙法特(八七○~八四八,見 列上 22:41-51)。隨其父君母后之惡表,敬拜「巴耳」邪神(列上 22:53, 54),曾與猶大王聯合造船於厄茲雍革貝爾海港,但未能起航,即毀於暴風。阿哈齊雅心有不甘,本欲另起爐灶,但為約沙法特所拒(列上 22:48-50; 編下 20:36, 37)。其後國王稍一不慎,跌傷身體,竟甘冒大不諱派人求問厄刻龍的神巴耳則步布,企圖痊愈,厄里亞先知受上主之命,嚴聲厲色責斥其對上主的背信,直言國王將一病不起,死已在即。國王老羞成怒,對先知加以拘捕,先知更申前言,預告國王死期近在眉睫,果為先知言中,不久逝世(列下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