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安提約古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安提約古(Antiochus)

人名,意思是「頑強的,堅固的」。在色婁苛王朝的歷史上,以此為名的國王,達十人之多。但是《聖經》上所提及的共有四位,今簡述如下:

一、安提約古四世厄丕法乃:

是大安提約古三世之子,繼其兄色婁苛四世斐羅帕托爾(Philopator)為敘利亞王(公元前一七五~一六四)。歷史家對他大都無好評:是性情怪僻,任性妄為,殘忍無道,獨裁專制的傢伙,但有時卻揮金如土,大方救濟受難的人民,可是一轉眼間,又會將之磨難殘殺,是一個朝三暮四的怪人物。公元前一六九年進攻埃及大獲勝利,俘擄仆托肋米六世。第二次再出征埃及時,則受阻於羅馬人(達11:25-30)。

對猶太人的政策:首先在耶京創立一個強有力的傾向希臘人的黨派,黨員大半是耶京的富翁及有地位的司祭,故此當他在一七五年首次視察耶京時,大受大司祭及人民的熱烈歡迎。但在第二次出征埃及受挫之後,國庫空虛,乃乘耶京傾向希臘黨與保守派之猶太人內訌之際,以平亂為名,將聖殿之財寶搶劫一空。更盡力提倡猶太完全希臘化,於是聖殿被瀆,禁止安息日,焚燒聖書,消除割損禮等( 加上 1:10-64)。可是當他欲立邪神像於聖殿時( 加上 1:54; 見 達 9:21),輿論大譁,人心大起反感,是以有瑪加伯弟兄的起義,領導護教運動,群起而攻,致使希臘化運動完全失敗。

二、安提約古五世歐帕托爾:

安提約古四世之子及繼位者(公元前一六三~一六一),上位時仍年幼,由里息雅輔之。二人同時被德默特琉謀殺,而自稱為王(公元前一六二~一五○, 加上 6:17; 7:1-4)。

三、安提約古六世:

是亞歷山大巴拉之子。特黎豐叛變,戰敗德默特琉二世之後,扶年幼的巴拉之子為安提約古六世王(公元前一四五~一四二),自任宰相。他重新委任約納堂為耶京大司祭,並賜予「國王的朋友」銜( 加上 11:39, 57 等)。猶太人先是擁護二人,但因特黎豐殺君篡位之惡行,而盡失民心( 加上 11:39-13:32)。

四、安提約古七世息得太:

德默特琉一世之子,為敘利亞王(公元前一三九~一二九)。他盡力圖謀恢復色婁苛王朝的權威,對其主要內部敵人--特黎豐--作戰,對外則安撫猶太人,重訂他們固有的特惠條約,如宗教上的自由及可以自鑄錢幣等。果得猶太人歡心,賴首領大司祭息孟的幫助,打敗特黎豐。安提約古七世即獲得勝利,確保了王權之後,卻前恩盡忘,轉而慢待猶太人,且強迫要求割讓約培及革則爾兩個猶太人在特黎豐時代克服的重鎮。息孟堅拒其求,於是雙方因此而戰,亦未得逞( 加上 15-16 章)。至此是《聖經》上有關四位名安提約古國王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