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史沙克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史沙克(Shishak, Sesac)
是利比亞人色舍克的後代。在埃及稱王(九四五~九二七),建立埃及第二十二王朝,定都於尼羅河三角洲東部的步巴斯特,是謂舍商克一世法郎(《舊約》稱之為史沙克)。此時正值以民分裂的前夕,創建北國的雅洛貝罕逃亡於埃及,受到史沙克的保護善待。公元前九三一年以色列正式分裂為南北朝,雅洛貝罕為北國以色列王,勒哈貝罕為南國猶大王。不久之後,也就是在勒哈貝罕稱王的第五年上,正當以民因分裂而過度艱難衰弱的時代,史沙克乘虛而入,進攻巴力斯坦,勒哈貝罕大敗,只有賠款納貢,將大部份聖殿及王宮中的寶藏貢獻出來,以求自保(見 列上 11:40; 14:25, 26; 編下 12:2-9)。
《聖經》上的這段歷史記述,由埃及卡爾納克(Karnak)城的壁畫及碑文上,得到完全的證實。在是役中,史沙克所攻佔的巴力斯坦的城鎮鄉村竟達百六十之多,其中三分之一是屬北國的城市。奇怪的是耶京的名字竟不見於上述文件中,這可能是由於勒哈貝罕大批的金銀貢獻而得以幸免之故。
考古學者以為在埃及的塔尼斯發現了史沙克的「木乃伊」屍體,它著有法郎的輝煌服飾,並戴有金質的面具,在彼布羅斯亦發現了史沙克的座像一尊,並在默基多有史沙克的石碑出土,足證當時這位法郎的勢力曾伸至上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