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厄弗辣因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厄弗辣因(Ephraim [Ephrem])

一、人名,地名,其意義甚難確定:

有人謂乃「肥沃多產」之意,蓋它所佔的巴力斯坦中部地區,是肥沃的區域;有人謂是「草場」之意,更有人說是「土山」之意,不一而足。

  1. 厄弗辣因是若瑟同翁城的司祭頗提斐辣的女兒阿斯納特所生的兒子( 創 41:45-52)。雅各伯臨死之前,將若瑟的兩個兒子作為己子,與其他的兒子有同等權利。祝福他們時,聖祖故意兩手交叉,將右手放在厄弗辣因的頭上,左手放在長子默納協的頭上,雖然若瑟曾提 出 抗議,力圖矯正,蓋以民以右為上,但雅各伯無動於衷且解釋說:他的兩個孫子,將各成支派,二者之中,厄弗辣因將佔上風( 創 48:8-20)。聖祖之言果然應驗。若瑟死前曾見到厄弗辣因的第三代子孫( 創 50:23)。厄弗辣因的兩個兒子於加特地方被培肋舍特人所殺( 編上 7:20-23),父親悲傷萬分;後來又生一子,名叫貝黎雅( 編上 7:23)。
  2. 厄弗辣因支派:它在以民的歷史上,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猶大支派的勢力及重要性在它之上。它的歷史千秋,可簡述如下:當以民在西乃山附近第一次調查 戶 口時,它有四萬零五百壯丁( 戶 1:33);第二次於摩阿布調查時,其 戶 口只得三萬二千五百人( 戶 26:37),稍為減少,變成以民中的小支派。但是自若蘇厄受梅瑟之重用始,此支派日漸強盛。若蘇厄即 出 於此一支派,先被打發去偵探聖地( 戶 13:8; 14:6),後繼梅瑟之位,成了全體百姓的領袖。劃分聖地時,他的支派厄弗辣因佔據了巴力斯坦中部最好的土地,南有丹及本雅明,東有約但河,北有默納協,西有地中海。此支派的壯丁驍勇善戰(民5:14),在克服客納罕人上 出 力最大( 蘇 17:14-18),使革則爾的客納罕人降服納稅,佔據北方的重要城市貝特耳(民1:22-29),曾因未被邀請參加對米德楊的戰爭,而與基德紅相敵對(民8:1-3);又因未得參與對阿孟的戰爭,而鬥爭 依 弗 大民長(民12:1-6)。

厄弗辣因支派在撒慕爾執政時,是全以民的首領( 撒上 1:1),其族人雅洛貝罕在達味及撒羅滿死後,倡導分裂,竟能運動十個支派隨從他,而另建北國以色列,以厄弗辣因的山城舍根為京都( 列上 12:24)。自此北國與厄弗辣因支派在歷史上竟混為一談,其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此一支派並有自己的方言(民 12:56)。先知們如依撒意亞(7:8, 9, 17; 9:8, 20; 11:13; 17:3; 28:1, 3)、歐瑟亞(4:17; 5:3, 5; 6:10; 8:9)、耶肋米亞(7:15; 31:9, 18, 20)、厄則克耳(37:16, 19)、匝加利亞(9:10, 13; 10:7)及一些聖詠(60:9; 78:9, 67),多以北國(以色列)來指厄弗辣因,格外是在敘利亞厄弗辣因戰爭之後,當時北國的土地大為縮小,而只剩原來的厄弗辣因及默納協地區。

二、城名,耶穌在復活拉匝祿之後,及受難前不久,曾來此城。它在猶太省曠野的邊界上,耶京之北,及貝特耳之東南約四公里處,現稱泰依貝(見 若 11:54)。

見2492默納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