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辭典
心(Heart, Cor)
在全部《聖經》上提到「心,心臟,心靈」的地方多至千次左右,《聖經》作者以及整個以色列民族對人身這一器官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但「心」在《聖經》上的意義卻也非常地廣泛。
一、字意的講法:
謂人及動物的心臟( 撒下 18; 列下 9:24)。以民知道心臟與人及動物生命的重要性,為殺死某人,只要穿透他的心臟就夠了( 撒上 25:37; 撒下 18:14; 列下 9:24)。但《聖經》上按字意解釋「心」的地方卻很少。
二、寓意講法:(一)、是人物質生命的中心位置,只要人的心臟健康,能心平氣和的度日,那麼整個的人是健康的( 箴 14:30; 創 18:5)。它甚相似猶太人對血液的觀念( 肋 17:11)。食物、飲料、格外是酒,堅強及娛樂人的心(民 19:5; 列上 21:7; 詠 104:15; 德 40:20; 宗 14:16),不過這種說法在《舊約》和《新約》中並不多見。
(二)、「心」是人在本性及超性方面,心理及精神生活的支柱,《聖經》作者按照他們簡單的心理學常識,將「心」描述為心理、感情、意志、明悟、官能的活動中心。
在心理上:
「心」是人最深密的部份( 伯前 3:4),只有天主透澈人心--良心,而人的判斷只按外表( 撒上 16:6; 詠 7:10; 箴 21:2; 24:12; 耶 11:20; 12:3; 17:10; 得前 2:17)。它揚善斥惡( 列上 2:44; 24:6; 約27:6; 若一 3:20),有它的德行,諸如正直、忠誠、單純、受教、謙遜等( 申 5:29; 列上 11:4; 15:14; 創 20:5, 6; 列上 3:9; 9:4; 詠 131:1),亦有它的毛病:虛榮、輕浮、偽善、不恒等( 詠 5:10; 德 19:4; 箴 28:26; 格前 12:33)。由人心之情慾而使人心生驕傲、嫉妒、慳吝、愛憎、懼怕、冒失、憂苦及喜樂等。(驕傲: 申 17:20; 則28:2, 6; 路 1:51; 嫉妒: 箴 23:17; 雅3:14; 慳吝:則 33:31; 伯後 2:14; 愛憎: 肋 19:17; 宗 7:54; 懼怕: 詠 63:26; 列下 11:3, 4; 肋 26:36; 申 1:28; 憂苦:耶 4:19; 撒下 17:10; 堅決: 編下 17:6; 痛苦: 撒上 1:8; 撒下 13:20; 箴 12:25; 25:20; 若 16:6; 宗 21:13; 喜樂: 出 4:14; 撒上 2:1; 詠 65:14)。
在感情上:
心是愛情的象徵,故此《聖經》作者多次勸人應「全心」愛天主( 申 6:5; 10:12; 11:13; 列下 23:25; 訓 6:27; 7:31-33; 瑪 22:37; 谷 12:30; 路 10:27)。
在意志上:
人心有願望、反省及決斷的動作( 列上 8:17; 訓8:9; 38:27; 39:6; 依 10:7; 路 21:14; 格後 9:7)。意志決斷後的一切外在行動及表示,亦都歸於「心」的作用(耶11:20; 箴 16:1, 2; 加下 1:3)。因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有時竟能違背天主聖意,而自作主張,《聖經》上稱之謂「人心的硬化」,或「心靈的頑強」,及意志的不受教化( 申 15:7; 訓 3:27; 依 46:12; 則 3:7; 谷 16:4)。意志的受教與否,亦以「鐵石之心」及「血肉之心」來表示( 格後 2:3; 約 23:16; 則 11:19; 36:26)。
在理智上:
人的心靈有思想、觀念(達2:30; 谷 2:6, 8; 路 3:15),可以確信,可以懷疑(約34:10),可以受蒙蔽( 依 6:10; 谷 3:5; 6:52; 8:17; 格後 3:15; 弗 1:18; 羅1:21; 伯後 1:19)。人心的智慧可以使人幸福長壽( 列上 3:12, 13; 箴 2:2, 10; 16:21; 23:17; 訓23:2)。心亦代表記憶的官能( 申 4:9; 8:5; 箴 4:21; 依 5:17),故此有將法律或教訓「刻在心版上」的說法( 箴 3:3; 7:3; 耶17:1)。
(三)、心靈是倫理及宗教的動力:
真正宗教敬禮的 出 發點是人的心靈( 撒上 12:20)。可以希望善或惡( 詠 20:5; 21:3; 箴 6:21; 訓 5:2; 瑪 5:28, 15:18)。心靈的革新及再生,是宗教生活革新的主要條件( 詠 51:12; 耶24:7; 32:38, 39; 則11:19, 20; 18:31; 36:26),因此有心靈受割損的說法( 申 10:16; 30:6; 耶4:4)。諸凡一切的惡願惡行及善意(羅 2:29; 瑪 5:8; 15:19),對天主的 依 恃( 箴 3:5),忠信、背逆、頑抗( 厄下 9:8; 依 29:13; 出 4:21; 7:13)及愛情等( 申 6:5; 谷 12:30, 33 等),都是 出 自人的心靈。人心亦是聖神的住處( 格後 1:22; 羅 5:5; 迦 4:6)。
總結:
按照《聖經》的傳統訓誨,是人心如何,人的品格、為人亦如何,這亦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心理、信念,以及表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