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阿哈次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阿哈次(Ahaz, Achaz)
此名在《舊約》中,屢以簡短的方式出現,原名當為約阿哈次,意謂「上主攫取」。
阿哈次是南國猶大的君王(七三五~七一五),約堂的兒子及繼位者。他的外交政策完全傾向於亞述。當時埃及衰弱,亞述征服鄰國,百戰百勝,國勢日強,成為中東的大國。大馬士革的勒斤王及北國以色列的默納恒王,都向亞述稱臣進貢。七三四年,各國不甘於亞述的蹂躪,乃由大馬士革起而組織反亞述聯盟,參加者除大馬士革、以色列外,尚有腓尼基人及培肋舍特人。此聯盟亦逼迫猶大國加入,但完全失敗,因此,引起了著名的敘利亞厄弗辣因之戰。聯軍圍困耶京,情勢非常緊急。依撒意亞先知乘機勸阿哈次王依恃上主,王卻派人求救於亞述王提革拉特丕肋色爾三世,甘願向亞述王繳納豐厚的貢物,甚至將上主的聖殿和君王府庫裡所貯藏的金銀財寶,完全交出,以換取亞述的救兵,終免於難。當亞述王打敗聯軍佔據了大馬士革時,乃召見阿哈次,猶大國遂正式臣服於亞述。
阿哈次是猶大國中最壞的國王之一,為人輕浮,無信而又迷信,是個宗教混合主義的崇拜者(參閱列下 16; 編下 28; 及 依 7)。《聖經》上對他的批評非常不滿。他不只自己敬拜了邪神,且在耶京聖殿中按置了邪神的祭台,令人民敬拜,以取悅於亞述王。在以民的歷史上,是一位標準的無信仰的君王,與其子希則克雅王則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