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阿格黎帕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阿格黎帕(Herod Agrippa, Herodes Agrippa)

《新約》提及的猶太君王名叫黑落德阿格黎帕的有兩位,即黑落德阿格黎帕一世和黑落德阿格黎帕二世,這兩位原為父子,今分述如後。

阿格黎帕一世是大黑落德王的兒子阿黎斯托步羅的兒子,他的母親是貝勒尼切,生於公元前一○年,死於公元四四年。尚未滿六歲,就被送往羅馬接受教育,在那裡漸漸長大,與貴族往來,與王室結交,加里古拉,羅馬未來的君王,也成了他的朋友。他生活放蕩,揮霍無度,常向人借貸,而從不償還,曾幾度債主齊來索債,他一時毫無辦法,竟然蓄意自盡,賴舅父——也是他的叔父黑落德安提帕的援助,回來住在他府內,委派他做提庇黎雅市場的監督。不久以後,與安提帕發生爭論,跑到安提約基雅,要求羅馬總督援助。後又與羅馬總督幾次發生衝突,不得已再去了羅馬,仍如前生活荒唐放蕩,債台日日高築,言談又不自知檢點,引起皇帝不滿,遂令他入獄。六個月後,提庇留逝世,他的好友加里古拉果如他所說,於公元三七年,登極繼位為王。他不但釋放了他,而且封他為王,管理斐理伯和呂撒尼雅。公元三九年,他又獲得了被撤職充軍安提帕的土地,安提帕之所以被撤職充軍,還是他在好友皇帝前控告他企圖反叛所致。後二年,加里古拉被人刺殺,繼位為王的是喀勞狄。由於他擁護喀氏,喀氏遂將猶太和撒瑪黎雅劃歸他管。這樣,他管的土地幾乎與他祖父所管的一樣大;且由羅馬取得了「督撫榮銜」(Dignitas Proconsularis)。

狡猾的阿格黎帕一世一做了猶太人的君王,就表現自己是個熱心遵守梅瑟法律的人,獻祭,給聖殿進貢,與法利塞黨勾結,企圖爭取猶太人的信服;進而迫害新興的基督教會,乘機謀殺了雅各伯宗徒,再設法拘捕了宗徒長伯多祿,到時也將他除掉,見《宗》12:1-19及若瑟夫猶太古史(Ant. Jud. XIX 8, 2)。公元四四年,在凱撒勒雅參加盛會之際,猝然暴病身亡,享年五十四歲,生了一男三女,男即是阿格黎帕二世;三女中有二女見載於《新約》,即得魯息拉(宗 24:24)和貝勒尼切(宗 25:13, 30)。

阿格黎帕二世和他父親阿格黎帕一世一樣,年幼即在羅馬接受教育。生於公元二七年,比貝勒尼切大一歲。他的全名字是馬爾谷、猶里約、阿格黎帕、黑落德(Marcus Julius Agrippa Herodes)。他父親死時,他正在羅馬,尚只有十六歲。喀勞狄見他太年輕,遂聽從一些參議的建議,仍留他在羅馬,命敘利亞督導使代理政務,另於猶太本省委任總督,在敘利亞督導使權下,治理尋常政務。這樣,喀勞狄從新建立了奧古斯都於公元六年被創,延至四一年的總督制度。公元五○年,他的伯父卡爾齊斯黑落德逝世,喀勞狄就令阿氏繼他伯父位,管理其所轄地區,並命他監督聖殿行政,及享有廢立大司祭的權柄。五三年,又委任他管理斐理伯和呂撒尼雅所轄的土地,這樣比他先接管的他伯父的土地就更大了,因而受封為王。五五年,尼祿皇帝又將在加里肋亞的提庇黎雅和塔黎切阿城,以及在培勒雅的猶里雅城與其所屬地區,劃歸他管理;這樣,他統治的地區,雖不及他的父親,卻也不算小了。

他的政策可說是一面倒的政策,較他的父親更為積極趨奉羅馬人,除少年在羅馬時,曾兩三次援助了猶太人外,在政期間,只圖求羅馬人的利益,以至在公元六六年至七○年,羅馬大軍壓境,攻擊耶路撒冷時,他竟與羅馬人合作,攻擊自己的同胞。他的宗教生活,可說沒有;他的私生活,更不是一個「淫」字可以道盡的,他竟與自己的胞妹結為夫妻(宗 26)。這種荒唐的生活,不但刺傷了猶太人的心,就連當時夠淫亂的外教人,也為之不齒。晚年曾協助若瑟夫編著猶太戰爭,其餘的事蹟則無從稽考。這位猶太最後的君王於公元一○○年左右逝世,猶太人從此到處漂流,成為無國可歸的民族,直至一九四八年五月,才成立新興以色列國,實行民主政體。

參閱 宗 25:13-26:32及思高出版《福音》:《新約》時代歷史總論》第二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