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辭典
      耶穌升天(Ascension of the Lord, Ascensio Domini)
 耶穌升天是《聖經》及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例。雖然《舊約》中曾載有哈諾客(創 5:21)及厄里亞(列下 2:1-18)被提升天的事,但二者迥然不同,蓋後兩人未經死亡就被提升天去了;而耶穌是經過苦難、死亡、埋葬、復活後才升了天。還有,耶穌依本性是天主聖子,那麼,他的升天是歸回聖父的光榮中。他既降生為人,被提升天仍然是人。
《聖經》上描述耶穌升天最清楚最刻劃入骨的,要算路加聖史。他在他第一部《福音》書的收尾(路 24:50-51),尤其在第二部書《宗徒大事錄》的開端,給我們寫下了耶穌復活後第四十日升天的詳細情況(宗 1:4-12;  1:2-3)。耶穌在復活後多次顯現給宗徒們,證明他復活後的第四十日,將他們聚集在橄欖山頂上,教訓他們之後,乃被舉升天,有雲彩接了他去,並有兩位白衣天使,報告給那些驚愕不已,仰天而望的眾人,耶穌將再乘雲降來。雲彩在《聖經》上往往代表天主的顯示(出 13:21-22; 24:15-18; 40:34-38等;瑪 17:5; 谷 9:7; 路 9:34-35)。
雖然 谷 16:9-20 亦提及耶穌升天的情況,但學者都說,《谷》在此是受了《路》的影響。如此說來,《聖經》只有路加清楚的記載了耶穌升天的情況,猶如曾經親眼看見了耶穌升天一樣。
其他有關耶穌升天的記載雖然很多,但都未提第幾天升了天,在甚麼地方,甚麼環境之下升了天。看來似乎很奇怪,但是為明瞭此點,我們要知道,宗徒們傳教的主要任務,及他們宣講的核心有三:- 耶穌復活(宗 1:21-22; 2:23; 3:15, 26; 4:10, 33; 10:40-41; 13:30-37; 17:18-31; 22:15; 26:16)。
- 耶穌升天,坐在聖父的右邊(宗 2:33-36; 5:30-32; 7:55-56; 瑪 22:44; 26:64; 谷 12:36; 14:26; 16:19; 路 20:42; 22:69),
- 耶穌還要光榮地降來(宗 3:20, 21; 1:7, 11)。 
聖保祿亦祇說耶穌復活後升了天;至於怎樣升了天,則隻字未提(羅 8:34; 格前 15:25; 弗 1:20; 哥 3:1-3; 希 1:3, 13; 2:7-9; 8:1; 10:12; 12:2),也如其他宗徒們講了他的再來(得前 1:10; 4:16; 得後 1:7; 格前 4:5; 斐 3:20; 哥 3:4; 弟前 6:14)。在公函內亦是祇將耶穌的復活升天相提並論(伯前 1:3-4, 21; 若 一2:1)並提及他的再來(雅 5:7, 8; 伯前 1:7, 13, 24; 4:13; 5:1, 4, 7, 13; 若一 2:28)。由此我們看出來,除了聖路加外,其他的宗徒都祇是將耶穌升天的事蹟作為神學信德的道理傳授給我們。耶穌如何升了天,升天的地方、時日、光景等,與信德的道理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故都略而不提。
正因為如此,有些唯理學家以為耶穌升天的事蹟,是後人偽造的,是最初教會信德的產品,絕無事實的證明;或說最多耶穌的靈魂升了天,而他那可壞的肉身則存留腐朽於地。更舉出偽經上的矛盾處——復活後十八個月至十二年才升天——以及教父皆未曾提及如何升了天為證。聖熱羅尼莫則有時說復活當天升了天,有時則說第四十日才升了天。對於這些唯理派人的說法,我們只簡單地答覆:一切解經家都承認   路  24:50-51 及   宗1:4-12,的確是路加聖史的作品。他清楚的描述了耶穌如何在眾人目睹之下升了天,並且在復活及升天之間,相隔一段時期,而不是最初教會信德的產品,更不是當時信友們的幻想。偽經固能幫助我們明瞭一些古猶太人的風俗人情,使人更易解釋《聖經》,但偽經卻不是我們信德的準繩。古猶太人確信人的靈魂同肉身是分不開的,即使是死後仍同在一齊,除非是因罪之罰而被生硬的分開(創 3:19; 智 1:13)。故此說耶穌祇靈魂復活升天是無稽之談。教父們祇是跟隨宗徒們的表樣,沒有提及耶穌看得見的升天,或升天時的情形,但他們堅信耶穌升天是無疑的事實。面對《聖經》上這麼豐富的論耶穌升天道理的資料,任何心地正直的人是不會,亦不應否認的。再說遠在第四世紀初,在耶穌升天的地方——橄欖山頂上——公斯當定已修蓋了一座大殿,為紀念此一奧蹟。在三七五年頗默尼亞(Pomenia)貴婦建築了一八角形的聖堂於同一山頂上,為紀念同一事蹟;此堂之遺跡存留至今日。這一切都是最初信友們對耶穌升天地點的尊敬,及對此奧蹟敬禮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