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阿匝則耳 聖經辭典 使徒網站 |網路使徒

*可反白選取後按:聖,典,谷,參
聖經辭典
阿匝則耳 (Azazel)

肋 16 章告訴我們,在贖罪的那天,大司祭取兩隻公山羊:一隻為上主,一隻為「阿匝則耳」,以抽籤為定(16:8)。大司祭將為「阿匝則耳」的一隻公山羊,牽出示眾,然後覆手於山羊頭上,以象徵以民的罪已被公山羊取而代之,然後一人牽這公山羊,進入曠野放逐,任其自生自滅。此牽羊人返來後,應洗滌自己的衣服及身體。

這種禮節的實行在耶穌時代仍存,甚至公元後二世紀的經師們,仍不斷提及它,有明文規定,以資不忘。至於「阿匝則耳」一名,確係何意,則實在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莫衷一是:有人以為原意是「上主是有力的」,今之所有是出於瑪索辣的修改;有人則以為是來自動詞「遠離」,意即「使罪惡遠離的公山羊」。大概正是基於這一動詞,《拉丁通行本》跟隨《希臘譯本》的錯解,而將「阿匝則耳」誤譯為「贖罪的公山羊」。但「阿匝則耳」究竟是何方神聖?古時的猶太人說他是一位墮落,居於曠野的天使,後人加以解釋說:辣法耳天使以鎖鏈將他囚在曠野中,直至世界末日,再將之投入火窯。總之,「阿匝則耳」在猶太文化上,是一個屢見不鮮的名字,教會的學者則主張它是「贖罪的公羊」的抽象名詞。